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

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陈情表》用“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4)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5)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诗句是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汴河亭①

许浑②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③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④,迷楼还似景阳楼⑤。

【注】①隋炀帝为东游广陵(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条运河。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②许浑:晚唐诗人,其诗以登临怀古见长。③百二禁兵:指隋炀帝的卫兵。④有道:指唐朝。⑤迷楼:隋炀帝筑。景阳楼:南朝陈后主筑。

(1)这首诗的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精妙。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⑤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④。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①醮:改嫁。 ②烝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造诣。 ④虫流:指死亡。 ⑤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B.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C.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D.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的《陈情表》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

B.三国时期的蜀汉,终于汉怀帝刘禅。蜀国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刘禅却乐而忘本,乐不思蜀。

C.文中所提皋陶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D.古代臣民上书言事分为“上书”、“上疏’和‘上封事”,其区别在于“上书”是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上封事则是向皇帝进谏带有机密性文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

B.“周门人方之游夏” “数使吴,有才辩”“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等表现出李密有才干。

C.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4.请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保护儿童,在对象上不断扩大覆盖范围面固然重要,但建立有效的救助机制,     ,才是治本之策。十多年前,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位中国老人到美国用“刮痧”疗法给孙子治病,却被当地儿童福利机构误认为“虐待儿童”而遭起诉的故事。今天看来,那种“误会”所彰显的“孩子至上”理念和“强制报告”等刚性制度,     。让困境儿童享有一个阳光灿烂的童年,从观念更新到制度创新,从福利保障到社会参与,    

 

查看答案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施耐庵,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描述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和失败的经过,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黄盖等。

B.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的许多作品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C.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D.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生活中    有掌声和欢笑,还有困难和挫折。    不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懂得很多好道理,    未必真有用处,    正像温室里的花卉似的,是经不起日晒雨淋的。

 

A

除了

如果

那么

无论

/

B

/

如果

那么

即使

因为

C

不仅仅

因为

/

无论

因为

D

一定

/

所以

即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