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诗鉴赏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唐代•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

古诗鉴赏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唐代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①丘为:嘉兴人,屡试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天宝初中进士,官至太子右庶子,九十六岁卒。

②黄金尽:《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③祢(mí):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

④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对本诗首联进行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①点题:“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柳条春”暗含送别之意,点题中的送归。②情感内涵丰富:“怜”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意思相近即可) 2.①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 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颔联表现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②尾联表达了诗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的自责。同时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愤慨。(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诗的开头由一"怜"字引出,"不得意"点明"落第"。"况复"二字递进一层,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神。"柳条青"三字并暗隐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际,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这一联诗中既有丘为又有诗人自己,其后两联专写丘为。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这首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或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王维与丘为兴味相投,交谊颇深,曾与他有诗唱和。作此诗时王维正在京城做官,对丘为落第表示同情和惋惜,并对自己虽为京官,但无力帮助丘为深表歉意。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翻译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查看答案

默写

(1)                  ,时矫首而遐观。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4)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                    。”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而莫之夭阏者     D.乐夫天命复奚疑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我腾跃而上,不过仞而下     ②彼于致福者,未数然也

B.①穷之北,有冥海者           ②涂有饿莩而不知

C.①而后乃今将图                ②且适冥也

D.①小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②则明而行无过矣

 

查看答案

比较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奉宣室何年    ②处涸辙犹欢   ③臣死不避   ④穷益坚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