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纽扣 楹联 剑拔弩张 胆战心惊 攻城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纽扣  楹联   剑拔弩张  胆战心惊 攻城略地

B惆怅   瓦菲   奋笔疾书  举一反三 绿草如荫

C斑斓   作揖  书生意气  陨身不恤  提要钩玄

D落漠   机缘  暗然神伤   天伦之乐   迥乎不同

 

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绿草如茵C项殒身不恤D项落寞、黯然神伤。本考点所考查的内容主要是:①形近字,如“殒身不恤”的“殒”和“陨落”的“陨”②音同音近字,如“绿草如茵”的“茵”误写为“荫”;③音同形近字,如“落寞”的“寞”误写为“漠”。试题备选项中一般涉及对16个字的正确识记。“据义辨形”是辨析汉字字形的最根本的方法。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除了少数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外,绝大多数为形声字。而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即根据其形旁来判断字的意义。反过来,我们可以根据词语中某处语素的意义来判断该语素(汉字)的字形是否正确。例如:同音字(枪)“杆”、(麻)“秆”与(竹)“竿”,“杆”从“木”,指“器物的像棍子的细长部分”;“秆”从“禾”,指“某些植物的茎”;“竿”从“竹”,指“竹竿子或类竹竿的东西”。形近字“赝”(品)与(义愤填膺),“赝”从“贝”,指“伪造的物品”,“膺”从“月”(肉),指胸。因此,在汉字复习时,一定要结合字义理解记忆。平时要注意积累,扩大词汇量,有些字之所以认不准,往往因为对它不熟悉,甚至从来没见过。没有一定数量的字词识记,是不可能形成语文能力的。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xiè     练(gàn)    不及防(cù)    风云(C

B(pǐ)      渍(jìn)    息以待(Bǐng   古未有(gèng)

Cchuāng)  目(chēng) 不安(ní)     高歌( háng

D堂(lóng)    (zǔ)     长歌哭(dàng)  挥斥方(qi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寒色  龙应台

1)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2)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3)家是什么,这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①”早有体会的人?

4)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却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

5)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②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能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的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绸般的栀子花香,就悠悠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6)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7)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8)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9)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10)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11)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12)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13)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14)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15)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永恒。

【注】① 这两句选自李煜词《望江梅》。这首词写于李煜被俘到汴京之后。

便当:可随身携带的盒饭干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寒色》开头引用读者的问题,既是引入话题,也是启发读者思考,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形成一种心的互动。

B.文章第五段与第十二段,作者选择的细节和情境虽然相同,但人物的角色身份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含蓄地表达出流年似水、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悲凉。

C.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而且每一处细节都注满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如三次出现在文中的“栀子花香”,象征着父母与子女之间浓浓的亲情。

D.本文善用对比手法。如父母健在子女绕膝的温馨与父母垂暮儿女离巢时的凄清、夫妻相亲相爱时家的温暖与相离相弃时家的寂寞这两组对比,表现出家的美好而易碎的特点。

E.本文以《寒色》为题,使得全文笼罩上一层浓郁的伤感况味,让读者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对“家”的认识因此也充满悲剧色彩。

(2)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所揭示的“家”的内涵。

(3)文章三次出现“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请简述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发人深省,意蕴十分丰富,请结合文意并联系实际加以探究。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4)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 。(《论语》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书给事尚书。       用:因为。

B.其人来谢,安世大     恨:遗憾

C.绝勿复为             通:通报,举荐  

D.是以能其货           殖:增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君不可,尚谁可者    ②因人之力敝之

B.①尝有所荐,人来谢    ②吾还也         

C.①子延寿求出补吏      ②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D.①安世笃行,光亲重之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B.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张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忧,向皇帝极力推辞。

C.张安世身兼选贤拔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不让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荐举的结果。

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官,便请求将儿子调离京城做北地太守。

4.翻译下面两句话。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