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尽头

B.于是焉河伯始其面目   旋:转

C.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   少:不满

D.吾非至于之子门则   殆:危险

2.下列关于选文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C 2.C 3.(1)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的道理多了,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2)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少,认为……少。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的说法不正确,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野语、百、以为、殆。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万章上》)

1.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行与事之而已矣            示:显示

B.谆谆然之乎                  命:命令

C.天子位焉                    践:登上

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  受:接受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万章认为,按照一般传统的理解,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上天,所谓君权神授。

B.事实上,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君权天授”,与其说是“天”的一方面,不如说是 “民”更为贴切。这就是他主张的“以民为本”思想的体现。

C.孟子认为,天并不说话,只是拿行动和事件显示把天下给了某人(君主)罢了。

D.舜躲避尧的儿子到南河以南的地方,是为了使尧的儿子能够继承天下。

3.与"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B.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C.此之谓也

D.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其何以行之哉?”

(2子曰:“饭疏食饮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子曰:“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4)子曰:“弟子入则孝,          ,谨而信,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风乎舞雩,咏而归。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儒家之传统经典包括:《易》、《书》、《诗》、《礼》、《乐》、《论语》,称六经或六艺。

B.孟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学者。他的思想有三个鲜明的要点:一是主张性说;二是宣扬民本思想;三是提倡仁政。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老子》又称《道德经》。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另一个巨擘,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春秋晚期。

D.孟子、荀子、墨子他们都继承了儒家学派的传统,是战国时期很重要的思想家。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成语的出处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安时处顺   ②循循善诱 ③目无全牛  ④独善其身 ⑤安贫乐道

一箪一瓢  鹏程万里 ⑧地利人和 ⑨见义勇为 ⑩任重道远

A⑤⑥⑩④⑧⑨①②③⑦   

B.①③⑧②④⑥⑤⑦⑨⑩

C①③④②⑤⑨⑥⑦⑧⑩

D.②⑤⑥⑨⑩④⑧①③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改革后的考试评价,要依据每个学生三年的期末考试为基础,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高考成绩,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对公平的评价。

B.尼泊尔灾难管理高级官员丹格尔称,目前救援行动仍在进行中,在很多地方,倒塌的建筑物里可能有被困的人员,这将会增加遇难的人数。

C.无论张大千怎么模仿石涛,都会或多或少带有一两分自己的味道,这种味道仅从局部观察是很难体会到的,必须从大局品味 ,即“远观其气”。

D.全家老小参与腐败——父子上阵、夫妻串通、兄弟勾结,接连发生的“家族式腐败”说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是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