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 岑参 【其五】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  

岑参

【其五】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1.简要分析“万箭千刀一夜杀”一句诗中数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这两首诗描写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万箭千刀一夜杀”,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字,深刻地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万箭千刀”互文见义,写杀戮的激烈状态,“一夜”可见战斗持续时间长是一场恶战 2.第一首,正面描写战争。蕃军从梦中惊醒,已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血流成河。诗人通过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表现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 第二首,侧面描写战争。诗人通过描写战斗结束后的天明时分,战场上失去主人的胡人战马“空鞍”,来暗示昨夜的激烈,含蓄、内敛。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炼字题,主要要分析出表达效果,此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目字,深刻地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链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艺术手法。第一首是正面描写战争,第二首是侧面描写战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此题属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考查,要注意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小题。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李芾,字叔章。初以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以归,余党遂平。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咸淳元年,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德祐元年七月,大元右丞阿里海牙以大兵入潭。芾遣其将于兴帅兵御之于湘阴,兴战死。九月,再调吴继明出御,兵不及出,而大军已围城。芾慷慨登陴,与诸将分地而守,民老弱亦皆出,结保伍助之,不令而集。城中矢尽,有故矢皆羽败,芾命括民间羽扇,羽立具。又苦食无盐,芾取库中积盐席,焚取盐给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

十二月,城围益急。诸将泣请曰:“事急矣,吾属为国死可也,如民何?”芾骂曰:“国家平时所以厚养汝者,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戮汝。”除夕,大兵登城,战少却,旋蚁附而登,衡守尹谷及其家人自焚,芾命酒酹之。因留宾佐会饮,夜传令,犹手书“尽忠”字为号。饮达旦,诸宾佐出。芾坐熊湘阁召帐下沈忠遗之金曰:“吾力竭,分当死,吾家人亦不可辱于俘,汝尽杀之,而后杀我。”忠伏地扣头,辞以不能,芾固命之,忠泣而诺,取酒饮其家人,尽醉,乃遍刃之。芾亦引颈受刃。忠纵火焚其居,还家杀其妻子,复至火所,大恸,举身投地,乃自刎。

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且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复起视事。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及摈斥家无余赀

(选自《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九,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初以补安南司户,祁阳尉                辟:征召

B. 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                  徇:警告

C. 衡守尹谷及其家人自焚,芾命酒          酹:以酒洒地

D. 因留宾佐会饮,夜传令                      因:趁机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及摈斥/家无余赀。

B.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及摈斥/家无余赀。

C.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及摈斥/家无余赀。

D.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及摈斥/家无余赀。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又称“荫庇”,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如成语“封妻荫子”中的“荫”。

B.稽籍出赋指查验户籍来摊派赋税,这样做可以保证人们缴纳赋税的公平性。

C.保伍,是古代的一种户籍制度。古代百姓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故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D.古代将夜间分为“五更”,“五更”也叫“五鼓”,“三鼓”相当于十一时至一时;“五鼓”就是丑时。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芾精明能干。他在赈济灾荒、平定永州之乱时表现出杰出的才能;代理湘潭县县令,摊派赋税时,他不避豪强,使赋税非常均衡。

B.李芾坚决抗敌。元朝大军围城,他积极组织防御抵抗,及时解决军中物资紧缺的问题,并亲自慰劳将士,斩杀招降者示众。

C.李芾义不受辱。除夕之夜,敌军攻破城池,他与宾客和助手一起饮酒后,命令部下杀死自己和家人,以免被俘受辱。

D.李芾勤于政事。他精力过人,从早上开始治理政事直到晚上,都没有丝毫疲倦的神色,经常夜里三鼓才休息,五鼓就又起来工作。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中矢尽,有故矢皆羽败,芾命括民间羽扇,羽立具。

(2)国家平时所以厚养汝者,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戮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时间即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各种“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代替了原著的阅读,大部分的中外名著缩写本随身携带;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须熟诵“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彩;了解明清史实,只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文化快餐现象的?

请以“文化快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上述话题有关,都符合要求。

2文体不限。你可以找其中一种或几种现象发表看法,也可以选取某一生活片断,形象含蓄地表达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3自拟一个有特色的题目。

4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今年9月30日是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各地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效果显著的纪念活动。假如你校也组织以“缅怀烈士、圆‘中国梦’”为主题的宣誓活动,请你写一篇文字不少于150字的宣誓词。

要求:①主题鲜明,将“缅怀烈士”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语言生动、连贯;

②符合宣誓人的身份和宣誓词的文体;

③文字不少于15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康与之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狐兔又重游”中“又”的妙处。

2.请简要分析词的下阕如何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