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的作文。 文艺影片《百鸟朝凤》上映期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的作文。

文艺影片《百鸟朝凤》上映期间因为排片量少导致票房低迷,随后因为著名制片人方励跪求排片,《百鸟朝凤》一跃成为热门话题,电影票房也出现大逆转,截至5月26日已拿下了6966万的票房,甚至逆袭了多部新上映的电影。方励跪求排片也引发热议,有人认为此举丢文化人尊严,这一跪不高明;也有人认为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一跪很伟大。

对方励此举你有什么看法?请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这一跪,太随意 一百年前,一群知识精英,为求“民主尊严”,挺起脊梁、争相舍命,推翻了奴役了国人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一百年后,同样是一群知识精英,为了“维护健康”放下尊严,屈身下拜,跪停了一座污染环境的小钢厂。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尚求“站着死”,民主社会的教授们奈何“跪着活”?从跪下到站起再到跪下,一百年的民主进程,让我们情何以堪? 在教授下跪事件中,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污染环境的工厂和傲慢无礼的官员,仿佛教授们的下跪都是这群人给逼的,是值得同情的无奈之举。殊不知,唯有心存奴性的人,才会在逼迫面前选择“下跪”!同样是面临环境问题,厦门人用“散步”请走了二甲苯工厂、南京人用“绿丝带”留住了梧桐树。由此可见,“下跪”并非是维权的唯一途径,如此简单的道理,难道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教授会不懂么?难道他们不曾听过“男儿膝下有黄金”、“威武不能屈”的古训么? 回顾过往的新闻,“下跪”之举屡见报端。有民工讨薪下跪、有钉子户抗拆下跪,各地政府门前也偶有下跪上访的群众。倘若鲁迅泉下有知,定会气得从坟里跳出来,大呼“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所谓“维权”,无非是想让自己的权益得到尊重,而想获得尊重的前提,是要先学会尊重自己!自残尊严的维权,不仅可悲而且可怕!因为当你下跪的那刻,就等于默认了自己“奴才”的身份,一切的权益都要跪着向“主子”讨赏,民主社会里宪法赋予你的平等权利就这样被活生生地抛弃了。而一旦这样的跪求成功了,势必引发更多人的效仿,当人人都抛弃平等,而习惯于用跪求来乞讨权益,高呼“奴才谢主荣恩”的日子怕就要卷土重来了! 令人遗憾的是,还有一部分人赞许甚至是鼓励“下跪”维权。诸如“只要心存正义,下跪也有尊严”、“为广大师生的健康放下最后的尊严下跪,值得尊重”之类的言论不绝于耳。如此“只要本意是好的,做什么都是好”的逻辑,实在是太过感性!依着这样,我们是否也可打着“缩短贫富差距、保障社会稳定”的理由,四处“劫富济贫”呢?即便被抓,也可以大喊“只要心存正义,抢劫也是行善”。其间的荒谬不攻自破。 最为重要的是,相比普通人来说,教授们的行为则更有“榜样的力量”,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授们应该做的是教学生们如何在困难面前站起来,而不是跪下去!下跪是认错是道歉,追求合法权益有什么错?用得着跪么?下跪是感恩是敬畏,民主社会公民的权益是法律赋予的,我们当感恩敬畏的是法律而不是官员、更不是强权,凭什么跪?正如电影《让子弹飞》里的那句话“皇帝都没了,还跪什么”?除非我们的心里还有个“奴才”情结。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给话题,让学生从中找出立意。对于这类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怎么确定文章的立意。立意解读:这是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求。方励这一跪恰好再次提醒了一些人,艺术片的生存空间到底在哪里?艺术院线又因何缺席?艺术电影的发展,电影市场多样化的终极追求,从根本上都不仅仅是电影产业和市场依靠自身的新陈代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更何况一次打情感牌的下跪。而下跪本身却是丢了文化人尊严的事,连带了中国电影本身就应当具备的骄傲都扔到了一边,实在不是高明的做法。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校校标,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海洋中的微藻对有毒物质具有强大的吸收、吸附和降解作用。有趣的是,利用死藻体吸附重金属离子比活藻体更为简便、经济和高效。这主要是因为,利用活藻体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时,需要供给它们一定的养分,而这些养分有可能导致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增加,也增大了金属回收的难度。                   ,吸附能力明显增加,更适于作为工业重金属废水的高效“清洁剂”。

A死藻体则不存在这个缺陷,而且其细胞壁的破坏使细胞内与金属离子接触面加大

B死藻体细胞壁的破坏使细胞内与金属离子接触面加大,所以不存在活藻体这个缺陷

C这个缺陷不存在于死藻体,因为死藻体细胞壁的破坏使细胞内与金属离子接触面加大

D细胞壁的破坏使死藻体细胞内与金属离子接触面加大,因此这个缺陷不存在于活藻体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海昏侯墓的发掘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的西汉列侯墓园,墓中数量众多的文物可能需要几代人去整理研究。

B机器人“阿尔法狗”在围棋比赛中打败韩国高手,这让很多人担心今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C在万众瞩目的告别赛上,38岁的科比用单场独得60分的神奇表现,为自己的篮球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D喜剧小品风趣幽默、短小精悍,能生动鲜活地反映现实生活,是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公众人物广受关注,其言行对社会起着示范作用,所以更应该             ,努力做道德风尚的引领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能停留在口头宣传上,而应             ,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

③在淮阳东北与日军作战的时候,张将军             ,奋勇杀敌,带领部队挺近敌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A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B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C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D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杨 绛

杨绛先生102岁了。

一百多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1911年,杨绛生于无锡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原名杨季康,小时候,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来啃,读书迅速成为她最大的爱好。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说完父女会心对笑。

1935年钱钟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却出奇地笨手笨脚,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1937年,上海沦陷,第二年,两人携女回国。钱钟书从昆明回上海后想写《围城》,杨绛甘做“灶下婢”,辅佐夫君全力搞创作。杨绛在清华没能拿到硕士学位,后陪钱钟书西方游学,也未攻读任何学位,但她一路旁听,一路自修,坐拥书城,遍读乔叟以降的英国文学,还不时和丈夫展开读书竞赛。闲时,尝试写了部四幕剧《称心如意》,不料一鸣惊人,她所署的笔名“杨绛”也就此叫开。此后,杨绛又接连创作了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讽刺幽默,流畅俏皮,颇有英式戏剧的风格。1945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说:“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1958年,47岁的杨绛,利用大会小会间隙,开始自学西班牙语,决心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译稿历经 “九死一生”,终得出版。1978年10月,邓小平将其翻译的《堂吉诃德》作为国礼赠送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专门奖给75岁的杨绛一枚“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的杰出贡献。

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都成了“牛鬼神蛇”,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阴阳头”。她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倒也无人打扰。

1969年,他们被下放至干校,安排杨绛种菜,这年她已年近六十了。杨绛白天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而与杨绛一同下放的同伴回忆,“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在此期间,钱钟书仍写出了宏大精深的《管锥篇》,而杨绛也完成了译著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从干校回来八年后,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名字仿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胡乔木很喜欢,曾对它下了十六字考语:“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赞赏杨绛文字朴实简白,笔调冷峻,无一句呼天抢地的控诉,无一句阴郁深重的怨恨,就这么淡淡地道来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女儿钱瑗一语道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写于1980年的《洗澡》,是杨绛迄今为止惟一一部长篇小说。这部18万字的小说被施蛰存誉为“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从1994年开始,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而时隔四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走到人生的边上,她愈战愈勇,唯愿“死者如生,生者无愧”——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也被杨绛接手过来,陆续整理得井井有条:2003年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外文笔记,2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也将面世。这位百岁老人的意志和精力,让所有人惊叹!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杨绛与钱钟书一样,出了名的不喜过生日,九十岁寿辰时,她就为逃避打扰,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她早就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杨绛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喜欢读书,性格沉稳而刚强,在小说、戏剧、散文、翻译几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文学神话。

B《干校六记》写一个时代的荒谬与残酷,胡乔木的评价和钱瑗“芳香沁人”的说法截然相反,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因为惧怕造反派的迫害,杨绛把社科院污垢重重的女厕所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因此争取到了造反派的同情。

D杨绛翻译《堂吉诃德》长达20多年,期间历尽劫难最终收获成功,证明了逆境成才,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E本文撷取杨绛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宠辱不惊、淡泊豁达、坚强从容的个性和潜心学问、与世无争、关爱亲人的事迹。在展现人性美好的同时也暗含对丑恶与野蛮的批判。

2.在人品方面,杨绛一生有哪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请分条陈述。

3.杨绛一生“好读书”体现在哪里?

4.作者说,100多岁的杨绛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