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杨 绛 杨绛先生102岁了。 一百多年过去了,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杨 绛

杨绛先生102岁了。

一百多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1911年,杨绛生于无锡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原名杨季康,小时候,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来啃,读书迅速成为她最大的爱好。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说完父女会心对笑。

1935年钱钟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却出奇地笨手笨脚,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1937年,上海沦陷,第二年,两人携女回国。钱钟书从昆明回上海后想写《围城》,杨绛甘做“灶下婢”,辅佐夫君全力搞创作。杨绛在清华没能拿到硕士学位,后陪钱钟书西方游学,也未攻读任何学位,但她一路旁听,一路自修,坐拥书城,遍读乔叟以降的英国文学,还不时和丈夫展开读书竞赛。闲时,尝试写了部四幕剧《称心如意》,不料一鸣惊人,她所署的笔名“杨绛”也就此叫开。此后,杨绛又接连创作了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讽刺幽默,流畅俏皮,颇有英式戏剧的风格。1945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说:“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1958年,47岁的杨绛,利用大会小会间隙,开始自学西班牙语,决心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译稿历经 “九死一生”,终得出版。1978年10月,邓小平将其翻译的《堂吉诃德》作为国礼赠送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专门奖给75岁的杨绛一枚“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的杰出贡献。

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都成了“牛鬼神蛇”,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阴阳头”。她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倒也无人打扰。

1969年,他们被下放至干校,安排杨绛种菜,这年她已年近六十了。杨绛白天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而与杨绛一同下放的同伴回忆,“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在此期间,钱钟书仍写出了宏大精深的《管锥篇》,而杨绛也完成了译著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从干校回来八年后,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名字仿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胡乔木很喜欢,曾对它下了十六字考语:“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赞赏杨绛文字朴实简白,笔调冷峻,无一句呼天抢地的控诉,无一句阴郁深重的怨恨,就这么淡淡地道来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女儿钱瑗一语道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写于1980年的《洗澡》,是杨绛迄今为止惟一一部长篇小说。这部18万字的小说被施蛰存誉为“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从1994年开始,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而时隔四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走到人生的边上,她愈战愈勇,唯愿“死者如生,生者无愧”——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也被杨绛接手过来,陆续整理得井井有条:2003年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外文笔记,2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也将面世。这位百岁老人的意志和精力,让所有人惊叹!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杨绛与钱钟书一样,出了名的不喜过生日,九十岁寿辰时,她就为逃避打扰,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她早就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杨绛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喜欢读书,性格沉稳而刚强,在小说、戏剧、散文、翻译几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文学神话。

B《干校六记》写一个时代的荒谬与残酷,胡乔木的评价和钱瑗“芳香沁人”的说法截然相反,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因为惧怕造反派的迫害,杨绛把社科院污垢重重的女厕所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因此争取到了造反派的同情。

D杨绛翻译《堂吉诃德》长达20多年,期间历尽劫难最终收获成功,证明了逆境成才,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E本文撷取杨绛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宠辱不惊、淡泊豁达、坚强从容的个性和潜心学问、与世无争、关爱亲人的事迹。在展现人性美好的同时也暗含对丑恶与野蛮的批判。

2.在人品方面,杨绛一生有哪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请分条陈述。

3.杨绛一生“好读书”体现在哪里?

4.作者说,100多岁的杨绛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AE 2.答案要点:①作为妻子,在工作、生活上全力支持丈夫,甘做“灶下婢”,辅佐钱钟书完成杰作,尽到了贤妻的责任。②在重大的磨难面前,乐观豁达,坚强自尊,以柔弱之躯展示了人性的高贵与美好。③晚年,面对女儿和丈夫的离世,内心罕见地沉稳和强大,以百岁高龄,勤耕不辍,仍然有重要著作问世。④在如今喧嚣躁动的时代淡泊宁静、不慕名利,将大笔的稿费和版税捐赠母校。(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①小时候,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来啃,读书迅速成为她最大的爱好。②陪钱钟书游学西方,她坐拥书城,遍读乔叟以降的英国文学,还不时和丈夫展开读书竞赛。③利用大会小会间隙,开始自学西班牙语。④文革期间,社科院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还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⑤在干校时期,杨绛白天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答出1点得2分,答出2-3点得4分,答出4-5点得6分) 4.①这句话是对杨绛一生的崇高评价。杨绛的一生,不论是作为女儿、妻子、母亲还是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每一个角色都堪称完美,足以垂范后世。②当今时代喧嚣躁动,人很容易失去平衡、失去自我,而杨先生百年如一日淡泊宁静、坚守心灵一方净土,不受各种诱惑,在贫瘠的土壤上开出丰硕的花朵,令人肃然起敬,高山仰止。③杨绛在她的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活出了精彩,尤其是在蒙受灾难时,也没有失去内心的追求,乐观豁达的气质,坚定从容的风范,一如既往的快乐,人性的高贵、力量、美好在她身上一览无余。④在期颐之年,仍然大有作为,让人不禁为生命的无限潜能而惊叹,从而对自己的生命充满期许,所以产生“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的憧憬。(每点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三方面都有所涉及,注意分析。B项“胡乔木的评价和钱瑗“芳香沁人”的说法截然相反”错,两人说法异曲同工。C项“惧怕造反派的迫害,因此争取到了造反派的同情”错。D项“证明了逆境成才”错,蒙难之前已经是人才。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整体概括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注意关注文中的段首句和段尾句,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答题时分出层次,主要的语句有:“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尝试写了部四幕剧《称心如意》此后,杨绛又接连创作了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讽刺幽默,流畅俏皮,颇有英式戏剧的风格,决心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都成了‘牛鬼神蛇’,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倒也无人打扰”“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上面是主要事件,对事件要进行分类,主要是对待家人,自己的成就,和后期的贡献几方面作答。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专题性的信息筛选题目,主要是“好读书”,在文中找到相关的事件作答即可。主要的事件在文中和容易找到。解答此题,需要从原文中筛选有关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如小时候与父亲的对话,清华大学的苦读、文革期间就读女厕等等皆是,需要学生细心查找。不可遗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首先理解这句话是对杨绛先生一生的深刻写照。然后从文中找出表现杨绛这种心态的内容,最后联系现实谈出自己的理解。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本题适用于第一种,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注意列举原文事件的基础上,适当的总结、概括“希望”在哪?“好”有体现在哪?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2苏轼的《赤壁赋》中“                             ”两句,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来慨叹生命短促、外物永恒。

3《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                            

4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意①

 

山行曳杖水舟,走遍茫茫禹画州②。

蝴蝶梦③魂常是客,芭蕉④身世不禁秋。

早因食少妨高卧,晚忆茶甘作远游。

龙焙⑤一尝端可去,无心更为荔枝留。

【注】①作者在建安任“茶史”一说任“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时写下此诗。②禹画州:指九州中国。③蝴蝶梦:庄周梦蝶,表示人生变幻莫测。④笆蕉:常常象征愁苦。⑤龙焙:名茶,福建盛产茶。端:确实。

1.本诗运用了对比和衬托手法,请简要分析。

2.如何理解诗题“客意”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先秦和秦汉文学中常出现,如关中山东等。这里“分别指哪那道关和哪座山    

A山海关和泰山             B雁门关和太行山

C玉门关和贺兰山            D函谷关和崤山

 

查看答案

《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是参加了     

A乡试    B会试      C院试      D殿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陶璜,字世英,丹阳秣陵人也,仕吴历显位。孙皓时,交阯太守孙谞贪暴,为百姓所患。南中监军霍弋又遣杨稷与毛炅、董元等自蜀出交阯,破吴军于古城,斩大都督修则、交州刺史刘俊。吴遣虞汜为监军,薛珝为威南将军、大都督,璜为苍梧太守,距稷,战于分水。璜败,退保合浦,亡其二将。珝怒谓璜曰:“若自表讨贼,而丧二帅,其责安在?”璜曰:“下官不得行意,诸军不相顺,故致败耳。”珝怒,欲引军还。璜夜以数百兵袭董元,获其宝物,船载而归,珝乃谢之,以璜领交州,为前部督。璜从海道出于不意,径至交阯,元距之。 退 元有勇将解系同在城内,璜诱其弟象,使为书与系,又使象乘璜轺车,鼓吹导从而行。元等曰:“象尚若此,系必去志。”乃就杀之。珝、璜遂陷交阯。吴因用璜为交州刺史。初,霍弋之遣稷、炅等,与之誓曰:“若贼围城未百日而降者,家属诛;若过百日救兵不至,吾受其罪。”稷等守未百日,粮尽,乞降,璜不许,给其粮使守。诸将并谏,璜曰:“霍弋已死,不能救稷等必矣,可须其日满,然后受降,使彼得无罪,我受有义,内训百姓,外怀邻国,不亦可乎!”稷等期讫粮尽,救兵不至,乃纳之。皓既降晋,手书遣璜息融璜归顺。璜流涕数日,遣使送印绶诣洛阳。帝诏复其本职,封宛陵侯,改为冠军将军。在南三十年,威恩著于殊俗。及卒,举州号哭,如丧慈亲。

节选自《晋书·陶璜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将战璜∕疑断墙内有伏兵∕列长戟于其后∕兵才接∕元伪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长戟逆之∕大破元等∕

B诸将将战∕璜疑断墙内有伏兵∕列长戟于其后∕兵才接∕元伪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长戟逆之∕大破元等∕

C诸将将战璜∕疑断墙内有伏兵∕列长戟于其后∕兵才接∕元伪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长戟∕逆之∕大破元等∕

D诸将将战∕璜疑断墙内有伏兵∕/列长戟于其后∕兵才接∕元伪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长戟∕逆之∕大破元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军指监督军队的官员,一般为临时差遣,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

B表示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自表”指自己上表呈请。

C敕是自上命下之词,特指古代帝王的诏书,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D洛阳是西晋都城,因地处洛河之南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璜自表讨贼,出师不利。晋军出兵交趾,在古城打败吴军,陶璜与虞汜、薛珝等领兵抵抗,因为内部不团结,致使陶璜首战损兵折将。

B陶璜善用谋略,屡破敌军。他率兵夜袭董元,缴获珍宝;识破伏兵,打败董元;用离间计,致使董元杀掉部将解系,终于攻陷交趾。

C陶璜心存仁义,收降杨稷。杨稷军队粮草耗尽,请求投降,陶璜出于多方考虑,提供粮食让他们坚守满一百天后,才接受他们投降。

D陶璜被迫归晋,仍获重用。孙皓降晋,亲笔写信给陶璜,让他归顺,陶璜痛哭流泪,无奈归附;晋帝因孙皓保荐,恢复陶璜官职,予以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彼得无罪,我受有义,内训百姓,外怀邻国,不亦可乎!

2在南三十年,威恩著于殊俗。及卒,举州号哭,如丧慈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