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又称为“长短句”或“曲子词”。一般认为...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又称为“长短句”或“曲子词”。一般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B.徐志摩,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象征派”代表诗人。著作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名作有《再别康桥》。

C.《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D.《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编者是西汉末年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B项徐志摩,“象征派”代表诗人错误。是新月派现代诗人。此类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但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称呼属于常见的。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徐志摩是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象征派诗人的代表是穆木天,波德莱尔,戴望舒等!诗人徐志摩的笔名。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 南湖、诗哲。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落叶》《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各方面最新的资讯。

B.狗不理包子,不仅对天津人不感到陌生,对外地人更是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C汉字由于有独特的形体结构,因此除了记录字的音和义以外,还保存着造字时的文化信息,其中不乏当时的思想意识或观念。

D.作对联需要对每个字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但是好的对联却又要求不见斧凿之痕,宛若天成。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分析人士认为日韩两国就竹岛韩国称独岛及附近海域归属问题发生的      ,很难在短时间内轻易化解但有望通过商讨解决。

②北京2008年奥运“福娃”刚刚面世就成了市场追逐的热点。而福娃图案文字的知识产权归属国家奥组委,但据电视报道,在北京雅秀市场已见到未经      生产的福娃商品。

③在教师评价标准上,      要看学生考试分数      不能只看学生考试分数要防止“名师出高分”“高分出名师”的片面评价现象的发生。

A争端    受权    虽然/但是 

B.争议    受权    /

C争端    授权    /     

D.争议    授权    虽然/但是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沧茫     斑斓     融汇贯通     风云变幻

B崛强     寥落     明辨是非     一愁莫展

C乾坤     凋谢     纲举目张     不事雕琢

D惆怅     烦燥     望文生意     流不息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cuì)火    pǐ)    kuò)     (ɡě)争流

B.忸niè)    jìnɡ)    目(chēn   挥斥方qiú)

C.彳chù)   xínɡ)    chénɡ)现    (è)飞舟

Dwǔ)视   shuì)   (ɡāo      kànɡ)高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卡布奇诺”、“罗托鲁拉小镇”、“普罗旺斯”、“BOHO天明园”、“广汇•PAMA”这样的洋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就在我们身边。当前我国城市的新兴建筑,特别偏爱“洋名称”,而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为此,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地名洋化现象的泛滥给与了批评。网友们也议论纷纷,有人说:“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记载着古代的地理人文,是祖先留给我的宝贵财宝,是我们的根,绝不能被洋化。”有人说:“放着本国、本民族的名称不用,乱用一些外国的名字,这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说:“这不算什么,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何必抱残守缺。”也有人说……

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