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卡布奇诺”、“罗托鲁拉小镇”、“普罗旺斯...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卡布奇诺”、“罗托鲁拉小镇”、“普罗旺斯”、“BOHO天明园”、“广汇•PAMA”这样的洋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就在我们身边。当前我国城市的新兴建筑,特别偏爱“洋名称”,而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为此,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地名洋化现象的泛滥给与了批评。网友们也议论纷纷,有人说:“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记载着古代的地理人文,是祖先留给我的宝贵财宝,是我们的根,绝不能被洋化。”有人说:“放着本国、本民族的名称不用,乱用一些外国的名字,这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说:“这不算什么,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何必抱残守缺。”也有人说……

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旧称仍堪千吟,故土不宜洋名 国家发展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中,还映射在日常生活里。纵使是在国内城市,也能实现“一日穿行于罗托鲁拉小镇,漫步在普罗旺斯,游走于卡布奇诺”的幻想。 对于故土冠以洋名泛滥的现象,我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这不是一次旧酒换新瓶的简单调换,而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攻守战。一个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标号,一种地域特色的凝结,在一截岁月的见证下凝固成一份记忆的符号。它目睹了这片地域的兴衰成败,参与了周遭人们的喜怒哀乐,在日转星移中坚守着这份沉重。它不再是一个为划分区域而标定的符号,而成为了一个地域的文化积淀。 然而,当凭着“与时俱进,国际接轨”的底气撕开这个城市的血肉,大张旗鼓地贴上了洋名标签时,直接粗暴的无知糟蹋了文化的传承、地域的记忆,人们的情感时,一切还显得那么合乎情理,无关紧要吗? 或许有人以“抱残守缺”为说辞指责我们态度保守,但你们认为的“残缺”从未发生在我们的文化里,那是你们“崇洋媚外”的思想,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臆想。真实的“残缺”根固在你们的卑屈里。至于态度的保守,那更近于对文化底蕴的坚定,我们支持国际交流文化交融,但绝不会妄自菲薄地动摇传统的根基。那是千载岁月留给我们的遗礼,可堪千次地吟唱。 再论洋名的泛滥,大抵是出于人们的急功近利。向往普罗旺斯的浪漫,却无法复制那一片花海,便自以为是地取巧,直接套用地名,妄图以此提升格调品味。殊不知,这是消费情调的土方子,没有架构出预料的浪漫,徒添几分滑稽效果。再者洋名里蕴含的外邦文化诚然会让人感叹,但是缺少了那份感同身受的文化共识,它便无力引起情感的共鸣。感叹只会挑起一时的猎奇,终逃不过冗长的时间。没有传统的支撑,它只会被消磨成尘埃,灰飞烟灭于某日。 故此,洋名的横行霸道应该适可而止了。我们也应该把欣赏投注在旧地名中,挖掘出隐匿于记忆中的美丽,感悟文化的洗礼,千万次轻吟那个名字,不再是饶舌矫情的洋名。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有明显的立意倾向,但又留给考生一定的自主空间。根据“新兴建筑偏爱洋名”“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及多家权威媒体的批评可知,主流意识对“地名洋化”持否定态度。如果命题仅止于此,那么此试题恐怕立意单一,且强迫考生必须达成“统一共识”,因而束缚了考生健康、合理、多角度的思考。况且对“地名洋化”都持否定意见也未必符合生活实际。基于此,笔者以网友的议论辅之全之,这些议论是从不同角度对“地名洋化”的不同解读,有其合理性。这样,试题就为考生提供了适度的自主权和广阔的写作空间。即可赞同主流意识,也可独出机杼,自圆其说。 为任务驱动作文,应围绕“地名洋化”问题展开分析论证 (一)不赞同地名洋化 1.地名洋化对传统文化构成着巨大的威胁。 2.地名洋化冲击传统,隔绝记忆,可导致文化的断层。 3.失去自我,丧失民族特色。 4.淆乱文化特色,扭曲价值取向,可能造成民族传统文化被侵略。 5.制造生活混乱,不利民生。 (二)地名洋化应适当(有条件地赞同地名洋化) 1.重要地名不能洋化,无关紧要的地名洋化无妨。 2.拿出自信,适度吸收,化洋为中。 3.洋化也要规范,不能唯洋是从。 4.洋化可以,但要提防文化侵略。 (三)赞同地名洋化 1.洋为中用,“拿来”无妨。 2.打开心结,地名洋化正可丰富中华文化。 3.与世界接轨,中外相融,中外共荣。 4.开阔视野,为世界一体化做准备。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为加强“任务驱动型”作文训练,基于半押题性质,考虑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以及有识之士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担忧,设计了此题。笔者自觉此题有如下几方面优点:1.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发挥并传递正能量。2.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3.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4.写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可使考生有话可说。5.带有争议性、多解性,可使不同层次的考生说不同的话,做到见仁见智6.写作范围宽窄适中,宕得开,收得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我校某班级“爱心义卖”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75个字。

 

 

查看答案

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A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讨厌的呢?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内情的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给他送行)

C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D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请用秦国的都城咸阳为赵王祝寿)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词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单于其节             B.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非能               D.鱼虾而友麋鹿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查看答案

下列“其”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臣左手把其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