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而来自...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而来自他人的一句普普通通的喝彩,也将给我们的生活注入鲜活的美丽,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请以"喝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喝彩 生活中,我们总习惯于为别人喝彩,可有谁为自己鼓掌、喝彩?今天我想为自己鼓掌、喝彩! ――题记 妈妈曾经告诉过我,十个月大的我就会走路,而别的小孩都到了一周岁以后才会走路。我想这一点不就显示了我的不平凡?上幼儿园之前,我就已经能背一百多首儿歌,能认几百个字,能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起码这些能不让我为自己喝彩吗? 再拿一件具体的事来说吧。 那一年,特流行摸奖,妈妈、伯母带着我和堂姐也去凑热闹,可到了县城摸奖地时,我与她们走分了。我在人群里到处找她们,但一切都是徒劳,我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一看广场上人山人海,心中就更急了。要知道我长这么大从没来过县城呀!可我越急就越找不着他们,我都想掉“金豆豆”了。正在我觉得很无助的时候,我猛的觉得自己应该将心静下来,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于是我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在人海里找了一会儿,还没有找到她们。这下我不急了,开始动我那顶刮刮的脑袋瓜子,说我聪明,一点也不假,我确实挺聪明的,不一会儿就想到了办法。 不是吗?他们肯定也在找我,而且这里有广播站,我去广播站叫阿姨给我广播一下不就行了吗? 于是我在人群中挤来挤去,逐步向广播站靠近。到了广播站,我向阿姨说明了情况。阿姨夸我真聪明,马上为我广播了。 真得感谢我那聪明的脑袋,不一会儿,我便与妈妈她们汇合了。 上了中学我很贪玩,比男孩还贪玩。有人说我是假小子,一天到晚打打闹闹,没有一个时辰肯闲着,不是用昆虫钓蚂蚁就是疯疯癫癫在球场打排球,可逢到考试我只要认真那么几天,我的成绩绝不比别人差!你说我聪明吗?我该不该为自己喝彩? 为自己喝彩,使自己自信,为自己喝彩,使生命充满阳光。朋友,为你自己喝彩吧。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紧扣材料中的“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给我们的生活注入鲜活的美丽”“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组织材料行文。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命题作文审题七法:(一)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如果题目中有代词,则指出具体指代的内容、对象。)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如“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取其一点入题。(二)明确重心法(审题眼)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如:“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三)探究寓意法。(比喻象征联想法)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这一类作文,命意的关键在于抓住命题中的核心词素,把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再把具体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话题从小处着手,小话题从大处引申。(四)追问法“追问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追问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五)化意为象法(化虚为实)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六)一分为二法“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遇到“中性题目”时,要注意正反思维、辩证思维)(七)巧用材料法有的材料(提示语),蕴含着跟题目有关的丰富的信息。审题时就是充分探究材料,分清层次与角度,结合追问法、添枝加叶法等,明确写作的内容和范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事实上,辞章问题 是个形式问题, 不只是单纯的技巧, 同作者的思想作风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丰富多彩,往往就是思想丰富多彩的反映。一个思想僵化、粗枝大叶的人,很难写得出生动活泼、严密周到的文章来。 ,不从训练自己的思想着手加强辞章修养,将很难有大的效果。反过来说,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严格的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使文章形式做到准确而优美,那 会有助于我们的头脑日趋精密和活泼。

 

A

即使

/

而且

那么

因为

/

B

由于

/

所以

一旦

C

虽然

而是

因此

如果

D

/

当然

进而

/

如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D.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有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

②秋天是一幅美丽天成的画卷,湖水碧蓝,沙滩幽静,瓜果飘香,芦花飞扬,置身美景,同学们秋毫无犯

③那风华正茂的童年时代的生活多么让人难忘,谁的记忆中没有重新升起的朝阳,浸着月光的泉水和滚滚而来的春雷?

④一位优秀的作家必须经过惨淡经营的构思过程和反复地修改才能把一部好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⑤李有为很无奈,就在座上对别人发起议论,但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⑥“凑够一撮人,不管红绿灯,赶紧闯过去,”这种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部分人有三人成虎、法不责众的心理。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刘心武

街角新开了个精品店,敞开的门面里花花绿绿,银光闪闪。风吹过,挂在柜台上的风铃发出阵阵叮咚的响声。

其实那店里卖的东西也并非都那么精。比如,就有一只比五岁的儿童还粗壮的玩具大猩猩,被当做商店的招幌,天天挂在外面。那大猩猩用褐色的粗呢料缝制,眼睛鼻子嘴巴脚爪镶着些黑色的人造革,造型略微夸张而颇滑稽。

奶奶总带着妮妮路过那个精品店,妮妮的眼睛总往店里头看,奶奶却总没带她进那店里去过。

妮妮四岁多了。妮妮懂事,妮妮知道自己为什么进不成托儿所而只好到奶奶这儿来跟奶奶过。妮妮的爸爸妈妈都是普通的办事员,所以爸爸妈妈工资少而没法子赞助托儿所一匹摇马,所以爸爸妈妈就把她送到奶奶这儿来了。奶奶其实比幼儿园的阿姨还会讲故事,还能教妮妮用碎布头纸盒子塑料瓶自己制作好多玩具。妮妮相信奶奶的话,那家精品店不是小孩子和老头儿老太太买东西的地方。可是路过那家精品店时妮妮总望着那只大猩猩。回到家她就要奶奶给她讲大猩猩的故事。奶奶就编了好多故事讲给她听:包饺子的时候就讲大猩猩贪吃饺子肚子痛住医院的故事;哄妮妮睡觉的时候就讲大猩猩贪玩不睡觉结果掉进井里的故事……末了妮妮总问:“大猩猩不疼吗?”奶奶就总说大猩猩不贪吃不贪玩不会疼。可妮妮在表情上总不大相信。

有一天奶奶突然宣布:“妮妮,奶奶能给你买玩具了,你想买个什么呢?”原来奶奶的退休金每月增加了五块,而且补发了半年的,所以那个月就多出了三十五块来,奶奶愿意都用来给妮妮买玩具。

本来是到百货公司去买,可是路过那个街角时,妮妮像粘在了那儿,拎扯不动了。奶奶想了想,就带她去那店里了。

店里有位描眉的小姐,她见奶奶牵着妮妮进来了,忙满脸堆笑地招呼:“买点好玩儿的吗?我们这儿有好多的玩偶哩!有刚进的蓝精灵,还有椰菜娃娃……”

奶奶就问妮妮:“你喜欢哪一样呢?”

妮妮望望蓝精灵,望望椰菜娃娃,望望沙皮狗和绿鳄鱼,最后却不再在店里望,而是跑到店门外,望着那个大猩猩。

描眉的小姐笑吟吟地跟着妮妮和奶奶,对奶奶说:“原来小妹妹喜欢这个大猩猩,这大猩猩反正也挂旧了,我就贱卖了吧——原价二百,我一百二就卖……买吗?买我就把它放下来……”

妮妮不等奶奶表态便跳着脚拍手嚷:“放下来,放下来!快点儿放下来!”

奶奶慌了:“别呀别呀……”奶奶兜里只有四十块钱,只打算花三十五块钱买玩具,一百二!奶奶想也不敢想!

奶奶牵着妮妮硬把她往回家的路上拉。妮妮不甘心,还拼命扭回头去望那大猩猩。描眉小姐站在大猩猩身旁撇嘴。

妮妮大哭。奶奶急了,绷着脸问:“那大猩猩有什么好?那么贵!你干吗非要那大猩猩?”

妮妮抽抽噎噎地说,说得好认真,说得好吃力。奶奶忽然听明白了。

妮妮是说,那大猩猩的两只胳膊,总那么给捆起来,吊着,大猩猩一定很疼很疼,大猩猩哪天才能不吊着,给放下来呢?咱们买下它,让它跟咱们回家吧!

奶奶听明白了以后,就蹲下来,一把搂住了妮妮,搂得紧紧的,用自己起皱的脸,紧贴着妮妮湿漉漉的小脸蛋。

奶奶带妮妮回到家,用大钥匙打开柜子,用小钥匙打开柜里抽屉,用双手取出个旧的手提包,打开它,从里头取出个手绢包,打开手绢包,从里面数出了好多张大票子……然后奶奶又带着妮妮到了那街角的精品店,用一百二十块钱买下了那个大猩猩,妮妮简直抱不住它,说实在的奶奶抱着也吃力。

奶奶对收了钱还在吃惊的描眉小姐说:“以后,任凭什么样的玩偶,只要是模仿动物的,你就别来源Z-x-x-kCom再把它们捆着吊着,别让它们痛苦!”

描眉小姐开始有点莫名其妙,心想我要不捆着吊着那大猩猩你还舍不得买它哩!可当那一老一小互相帮助着抱走大猩猩以后,她一边抠着指甲上的蔻丹,一边也浮出个淡淡的念头:是呀,捆着吊着,究竟不好看,怎么以前就没感觉出来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一个精品店,突出了它的“有色”和“有声”,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环境。

B.妮妮听奶奶讲大猩猩故事后总要问“大猩猩不疼吗”,又“总不大相信”奶奶的回答,这突出了四岁多的妮妮年幼任性的性格特征。

C.小说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虽然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波澜起伏,但读者却在轻松平静的故事里感受着内心的沉重和不平静。

D.补叙妮妮的爸爸妈妈的生活状况,交代了妮妮“只好到奶奶这儿来”的原因,令读者对低收入人群困窘的生活现状心生感慨,彰显了文章的主题。

E.小说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肯定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灵要纯净善良的意义,使小说主题具有了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并发人深思。

(2)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

(3)文中多次写到玩偶“大猩猩”,有哪些作用?

(4)为什么小说中“描眉的小姐”这一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留给读者的印象却很深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杜牧《赤壁》中“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2王维《使至塞上》中“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4)在《沁园春·长沙》中,诗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5)《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荆轲和筑而歌,曰:“                歌词慷慨悲壮,感染了后世许多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