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我校某班级“爱心义卖”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

下面是我校某班级“爱心义卖”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75个字。

 

 

“爱心义卖活动”全员参与,由班长组织分为六个小组, 每组准备好物品,在游园过程中开展才艺展示和摆摊义卖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时先由下到上,把构思思路看清楚,其框架描绘的是义卖活动由概括到细致的一个分工过程,然后由左往右看,分别对组内的活动和班级活动作了具体安排,结合以上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即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及图文转化的能力。 【技巧点拨】这是描述类图文转换,就是用文字表述其内容,做这种题目时要求全面、完整、重点突出,一般有字数要求;要注意不能遗漏任何信息,也就是要把图表中内容都要说出来,实际上是就是要用文字把图表的信息完整的描述出来,要达到百分之百。要注意描述内容的层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和顺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读薄”偏重于求深度 ,“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 _____①_____。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_____     。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武汉市公交集团汽车公司二车队是一条贯穿珞狮大道走向的路线,途径武昌区、洪山区两大市区,是武汉市公交的骨干线路。

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制定了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并支持公众关于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C.军事情报一直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高度关注的领域,近年来的大量案件也说明在军事领域的反窃密斗争异常强烈。

D.由于商贩们长期在马路边露天烧烤,环卫清洁工只好选择去污力强,但容易烧伤皮肤的火碱溶液来清洗沾满油污的路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央视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犹如空谷足音,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人第一次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国土的战例,让人们对那段中国先烈浴血奋战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B本赛季的全国女排联赛在对抗性和观赏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八强战之后,比赛打得更加难舍难分,这与四位名帅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不无关系。

C3月1日,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被盗,20件珍贵藏品不胫而走。该馆中保存着1860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掠的大量珍贵文物,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D在2015年央视网络春晚上王铮亮演唱了《最远的距离》,他那温暖醇厚又不失清亮的嗓音,让现场每位观众耳濡目染,沉浸其中,让每一个归心似箭的人热泪盈眶。

 

查看答案

下列语段中填入括号内的字音、字形、用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   )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培育良知,(    )人类,这二者对于他来说都是无(    )光荣的。他受到旧时代的咒骂,历尽(  )折;但他又受到未来的祝福,光照万代,他在咒骂与祝福中溘然长逝。

A.殒     教育         挫cuō

B.陨   教育        挫cuò

C.陨   教化       挫cuò

D.陨     教化         挫cu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赵新

这是一条烧得很热的土炕。

炕头儿上睡着父亲,后炕里睡着县长,吴有睡在他们中间,吴有是桃树湾村的村主任。这天下午县长来到村里,搞农业结构调整调查,因和父亲谈得投机,就和父亲交了朋友,晚上索性连县城也不回了,坚决要和父亲住在一起,以便把还没念叨完的事情接着念叨下去。这样吴有就叫娘和媳妇睡在一起,自己陪了领导和父亲睡。

吴有很激动,很兴奋。他先是端茶倒水递火点烟耐心地听父亲和县长说庄稼话桑麻,然后在炕上铺好被褥放好枕头端来尿盆。等伺候两个人睡下以后,夜已经深了,因怕闹出什么响动打扰县长休息,他连衣服都没脱就悄悄钻进了被窝。

秋天的夜,月色朦胧,气爽风柔,更有那瓜果甜香丝丝缕缕从门缝里飘进来,让人感到生活是这般美好。吴有先是靠近父亲这边睡,但从父亲头上散发出来的浓浓的汗息一阵强似一阵,一阵比一阵猛烈,呛鼻子呛眼睛还似乎呛耳朵,熏得他用被子捂住脑袋还是受不了;    

吴有只好往县长那边挪,这一挪就妙了:从县长头上散发出来的芬芳的皂香醒脾醒胃,清心爽神,令人舒畅愉悦。

吴有不能再朝后炕里挪了,再挪就挨着县长,就碍县长的事了!要是自己的手脚碰了县长而且把县长碰醒了,那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他这个村主任还称职吗?

吴有稳住了身子,一边闻那清心爽肺绵绵不绝的皂香,一边倾听外面的天籁之音:院里有露珠落地,那晶莹的露珠落在铺了水泥的院子里,声音清脆圆润,明快爽朗,珠落玉盘一样好听。

突然,父亲打起了呼噜。父亲的呼噜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后来就居高不下,一味地凶猛激烈,波澜壮阔!吴有已经有十年不和父亲在一条炕上睡觉了,想不到这土里刨食吃的老汉竟然这样雄姿勃发,惊天动地, 或嘈嘈杂杂,如人喊马叫;或哗啦哗啦,如暴雨来临;或浪涛涌动,如洪水漫卷;或霹雳电闪,如地裂天崩!

吴有决定推醒父亲:一是他受不了这种噪音的煎熬,二是怕父亲的呼噜把县长吵醒了。

吴有悄悄地挪到炕头儿,正要伸手推醒父亲的时候,县长那里也打起了呼噜!但是奇了,县长的呼噜一如那缕妙不可言的皂香,打得舒缓悠扬,余音绕梁,听起来如小河流水,春雨飘洒,燕语呢喃,微风送爽。而且县长的呼噜打得很有节奏,起伏有致,强弱匀称,一会儿缥缥缈缈声若琴弦,一会儿丝丝缕缕恰如游云,简直是天上的一支乐曲!

吴有感叹不已,吴有突发奇想:自己是高中毕业,在学校学习时就有很高的音乐天赋,那首广为传唱深受欢迎的校歌就是自己谱写的曲子,现在何不把县长的呼噜之声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作为一首轻音乐奉献给社会?即使不能广为传唱,自己还可以哼唱,哼唱久了,熟能生巧,说不定以后自己打呼噜时也能打出县长的味道和水平来!

吴有悄悄地下了炕,悄悄地拿来笔和纸,悄悄地伏在桌子上,悄悄地摁亮了手电筒。在完整地反复地记录和核对了县长的艺术之声后,他也草草地记录了父亲的呼噜之声。他把两首曲子进行对照,父亲的和县长的果然不能同日而语,远不在一个档次!

第二天吴有兴致勃勃地来到县文化馆,把头天晚上记录好的两首曲子给老师。他读高中时李老师教他音乐,老师艺术造诣很深,写过很多有名的歌曲,是省内的音乐权威。

老师先看父亲的呼噜之声。老师看了两遍,默唱了两遍,又小声唱了两遍,又大声唱了两遍。老师前所未有地激动起来,简直是手舞足蹈,欣喜若狂!老师大喊大叫地说:好,好,好!这首曲子气魄宏大,旋律高昂,有耕种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有春风秋雨,有酷暑寒霜,有雷有闪有情有爱,有百鸟争鸣稻谷飘香……吴有,了不得了不得,这是一首雄壮的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田园进行曲》,我马上给你推荐出去,让大家欣赏!

吴有说:老师,请您再看看那一首!

老师拿出县长的艺术之声老师只哼了一遍,就皱了眉头。

李老师说:吴有,这不是歌曲,这是一个人在打呼噜!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故事发生在一条烧得很热的土炕上,县长和“父亲”同睡一炕,表明县长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小说歌颂了这种亲民作风。

B.小说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父亲的汗臭、呼噜的刺耳和县长身上的皂香、呼噜的舒缓悠扬对比,吴有和李老师对呼噜的不同理解形成对比。

C.作者通过吴有的感受描写父亲的呼噜声,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突出了其雄姿勃发、气势惊人的特点,为后文李老师的评价作了铺垫。

D.小说描写细腻,对乡村夜晚景色的描写,对呼噜声的描写,还有吴有的心理描写,都是如此,虽然弱化了情节,但让小说拥有乡土诗意。

E.小说通过吴有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叙述语言的清新明丽和诗意化,说明吴有是一个蓬勃向上、热爱乡村生活、具有诗意情怀的村干部。

2.小说中的吴有的父亲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划线句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以“呼噜”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