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要求: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语文素养来自生活 现实生活里,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与语言文字打交道,或表达情感,或交流工作,或提出诉求,等等,从出生之后的咿呀学语,到学校里的语文课,再到进入社会后的语言、文字学习和水平提高,语文让既必不可少又一生受用,谁都不能等闲视之。 语文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语言素养说到底还是来自生活里,为更好地生活而提高,在生活的实践中提高。课堂是我们生活的关键部分,从课本上“依葫芦画瓢”,当然是必须的,校园里朗朗读书声,见证着我们对语文知识的饥渴、熟练掌握语言技巧的执著;但课本知识终究只是基础的,有限的,要真正丰富语文功底,提高语文素养,就不能不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大生活”里汲取更加丰富的营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当然还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首选,甚至可以说是捷径,毕竟,善于学习、接受间接经验,才可以让我们更迅速地适应生活、提升自己。从高尔基“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儿”,我们可以真切地领略到来自生活的比喻何等生动、贴切;从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日得秋霜”,我们可以由衷地感受到生活里语言的精彩、文字的魅力、表达的境界…… 阅读,是学习,是积累,也是模仿,要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语言、个性文字,当然不能总是嚼别人吃过的馒头,而必须自己沉到生活里去,感受、体验、尝试、磨炼,追求自己的原创、个性、风格和高度,否则,就永远只能停留于别人和前人的水平,而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不可能适应发展了的情境,体现生活的多元化和多姿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语文素养,最关键的一点或许就是热爱生活。 语文素养来自生活里,生活永远是语文知识不竭的源泉。爱生活,我们的语文水平才不至于贫乏、干瘪;爱生活,我们的表达和创造欲望才更强烈、多维;爱生活,我们也才会真正体味到语文素养带给我们的种种精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考生要重点从语文素养怎么形成的角度思考和切入。这点看似容易,其实有一定难度,因为学生虽沉浸于“素养”之中,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却并不一定关注和思考过语文素养“怎么来”的问题。不过,题目体现出了很好的人文关怀,提供了核心素养的形成渠道——课堂有效学习、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共三个方面。“比较”三种途径,即是要求,其实更是提醒,最简明的办法是选择其一,直接立意和阐述。但题目中并没有“你赞同哪一种”之类的表述,所以,综合考虑不同途径也是可以的,而且更利于观点的综合性、辩证性,这也更能体现考生思维的全面和逻辑的严密。考生的实力水平在思维方面会极大“暴露”。这一点展开后所发散到的点和面有多种可能,能力强(语文素养高)的考生可深可广,可古今可中外,可现实可未来;还可以专攻某一领域,也可以在不同领域穿插综合。而语文能力相对弱的考生则可能陷入浮光掠影、点到即止,似乎什么都可以说,但又什么都说不清、讲不透。如果抓住题目前面的话,从语文素养的作用角度立意,则不是最好的选择了,甚至有偏离题目要求之嫌。不过,在讨论途径时涉及到其作用,则又另当别论,只是分清主次而已。整体而言,关于语文素养的题目,考生在题目的引导提示下,都能有话说,能够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作文。但要想写精彩,出亮点,得高分,也很不容易。这需要考生关注到学科内与学科外,关注到课堂内与课堂外;这需要考生既要有知识的积淀,还要有思维的深刻;这需要考生既能埋头学书本,又能抬眼看天下。总之,这个作文题目让大多数考生能有话可说,让少数优生能说出精彩。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主要谈论“语文素养”。 本作文最大的特点是“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具体到本题而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对于“语文”的现象,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参考立意:一是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学习生活,如果说2015年的试题指向是社会生活,关注法规与情感,谁最有风采;这个题目的指向就是要让学生要关注自身,而作为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其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题目更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二是关注语文学科本身的学习反思,是一道真正具有浓郁的语文味的题目。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实际,思考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三是指向反思总结。十二年的语文学习经历,平常很多人没有真正深入地反思过自己的语文学习,并且要比较学习的三种途径,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而这样的题目是学生在考场上反思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无疑是会让考生终身难忘的。四是很好地体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特点,要求的任务明确,就是要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阐述三种途径对自己语文学习的影响。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我校16届“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字(含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余额宝是支付宝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用户只要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即进行货币基金购买并获得相应收益,如果                 ,则相当于赎回货币基金,整个过程与支付宝充值、支付一样方便。余额宝一元起购,即使        ,让用户享受到理财的快乐。跟一般“钱生钱”的理财服务相比,余额宝更大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益,而且支持网购消费、支付宝转账等所有的支付宝功能,这意味着资金在余额宝中既时刻保持增值,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 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学习汉语的名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 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 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 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 白字连篇,出尽洋相

A. ①随着     因此       然而     甚至     却是

B. ①因为     就         所以     总要      就会

C. ①因为     更         然而     只要      就会

D. ①随着     更         但       总要     却是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内导演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学习国外拍摄影片的力度也在增大。如何拍出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本土特色的影片,这是摆在中国导演面前共同的难题。

B.由于装备昂贵,冰场数量有限,冰壶运动在中国很难培养广泛而深入的群众基础,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C.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对污染企业及其排污行为监管不力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与过于看重这些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从而忽视环境保护有关。

D.“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完全放开后,广大民众对这项国策很冷静,并没有扎堆生孩子的现象出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各大卫视热播,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赞许和批评的声音不绝如缕

②中央巡视组在各地巡视时发现,许多政府部门人浮于事,一些公务员在完成工作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以为自己很忙。

③乌克兰局势陡然升级,乌克兰的坦克摆出一副武力清剿的样子,而俄罗斯也是枕戈待旦,在俄乌边界俄方一侧部署了4万大军。

④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⑤巴西足球世界杯决赛,在加时赛后半段德国队打进一球领先后,不甘失败的阿根廷队困兽犹斗,全力出击,作殊死一搏。

⑥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人们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不同而大相径庭,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②③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③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