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日,测“颜龄”游戏刷爆了朋友圈__?专家解释说,相关网站事先收集了大量人脸特征的数据,根据数据规律,建成了年龄模型。当你上传一张照片后,__,从而猜出你的年龄。__。因为人体皮肤随着岁月的流逝会变得松弛,深浅不一,嘴角及鼻翼的法令纹尤为明显。

 

①“颜龄”是怎么测(猜)出来的②网站将照片和模型对比③猜年龄最重要的依据是脸部皮肤(法令纹)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所给语段包含的意思——测“颜龄”。补写时应理解整段文意,结合前后句意揣摩。第一处,从后的标点符号分析,为问句,而前句主语为测“颜龄”游戏,主要与测“颜龄”相关;第二处,根据前句宾语“年龄模型”可判断;第三处,从后句的解释说明中的主语“人体皮肤”“法令纹”,可分析该句是结论句。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第一处,从后的标点符号分析,为问句,而前句主语为测“颜龄”游戏,主要与测“颜龄”相关;第二处,根据前句宾语“年龄模型”可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餐桌上、排队时、会议及课堂的间隙,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A.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集中了他们所有的注意力

B.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使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了

C.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

D.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集中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代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唯有杜甫一人。                                      。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守不渝的创作主题。

①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之中

②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③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④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自命

⑤从而打动与感染众多的读者

⑥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

A.④②①⑥③⑤

B④③⑤②①⑥

C⑥③⑤④②

D.⑥④②③⑤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近几个月国际原油价格大跌,给美国的页岩油气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最后导致美国石油工人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B.海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专门组织召开座谈会,谋划今年海南房地产业发展大计。 几个房地产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对海南房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有信心。

C.2014年2月20日,咸宁市人民检察院对刘汉、刘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提起公诉,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决定于同年2月21日立案受理。

D.2014年1月底,美国第7舰队司令罗伯特·托马斯公开宣称,欢迎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巡逻区域扩展至南海。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魂断蓝桥》中,罗伊和马拉在前往教堂结婚的路上,才互相问了名字。一切貌似那么      ,但却是那么合情合理。

②据韩联社报道,27日,韩国国防部发言人金珉爽称,朝鲜否认22日晚向韩国巡逻舰附近发射炮弹的说法         

③有人把香灰说得像仙丹一样,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实在是    

A.荒诞不经    荒诞无稽    荒谬绝伦

B.荒诞无稽    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C.荒谬绝伦    荒诞无稽     荒诞不经

D.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荒诞无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陈焕镛——生物学界的“周作人”

智效民

陈焕镛是中国植物调查采集的创始人之一。他1890年出生在香港一个官宦人家。陈焕镛14岁那年随父亲的一位朋友去美国读书。大学期间,他了解到中国珍稀植物的标本大多保存在欧美等国,以至于要研究中国植物就必须远渡重洋到外国去寻找资料。为此,他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就立刻回到中国,投身于植物和昆虫的采集调查工作。

回国以后,陈焕镛首先去海南岛五指山采集标本。五指山虽然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却是一个人迹罕至、瘴气弥漫的地方。当时的海南岛对于科学界来说还是一个 “未开垦的处女地”,因此陈焕镛被誉为第一个到海南岛工作的科学家。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他曾经摔伤手腕并感染了恶性疟疾。最后,他因为遍体鳞伤,不得不被人用担架抬了回来。

康复之后,陈焕镛把他在海南岛采集到的标本包装好,暂存在上海招商局轮船公司的仓库里,准备运往波士顿做进一步整理研究。不幸的是,由于这个仓库失火,他在海南岛采集的标本也被烧毁。因此他原计划在中国工作一年后返回波士顿的想法随之取消。

1920年以后,陈焕镛先后在金陵大学和东南大学执教,于是他把在海南岛采集的标本复份运到南京,保存在东南大学生物系的标本室内。不料该标本室所在的大楼在1923年意外失火,致使这些标本化为灰烬。至此,陈焕镛在海南岛辛辛苦苦采集到的标本全部被大火吞没。

1925年,东南大学发生“易长风波”,致使许多教授纷纷离去。1926年,陈焕镛向校方告假一年,返回香港度假。第二年,他接受中山大学聘请,担任了该校植物学教授。随后,他创办了农林植物研究所,下设标本室、图书馆和植物园等机构,并与国外同行建立了标本交换关系。紧接着,他把采集标本的范围从广东扩展到广西、四川、湖北、贵州等地。

进入上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陈焕镛领导的华南植物研究所也发现了许多新的物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并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打断了这一进程。由于战争来得过于突然,所以北平的静生生物所、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等机构,都因为缺乏准备,致使许多标本资料不是落入敌手,就是被战火焚毁。陈焕镛得知这一情况后,在日军进攻广州之前,就把农林植物研究所的标本和图书分批运往九龙,保存在陈氏家族的一个仓库里面。

迁港之后,农林植物研究所在陈焕镛的领导下,获得“国际声誉日隆”的美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被日军占领,因有人举报农林植物研究所是“重庆敌产”,遂遭日军搜查,致使所内15万号珍贵的植物标本、4000余部中外图书和许多仪器陷于险境。因此,如何才能保护这批珍贵的科研资料,乃是陈焕镛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在这时,汪伪政权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林汝珩来访,表示只要陈焕镛将农林植物研究所搬回广州,就可以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为此,陈焕镛召开全所会议,决定迁回广州。对于这件事,陈焕镛的同事何椿年在1952年的交代材料中说,当时陈所长表示:“目前只有先将本所物品设法脱离日寇掌握,将其运回中国大陆的任何地方,才有归还祖国的希望。他本人愿将名誉生命孤注一掷,做最后挣扎。所中同仁,有愿留者则听之,但须准备杀头处分;不愿留者,设法筹集川资,送返内地。”抗战胜利后,陈焕镛因为附逆受到法律追究。这种情况与周作人有点类似,当年周作人留在北平,也承担了保护北大财产的任务。不同的是,周作人被判处多年监禁,而陈焕镛却获得“不予起诉”的结论。这是否反映了大家对文人和科学家的不同要求?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选自2014年6月18日《齐鲁晚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陈焕镛(1890.06.06- -1971.01.18),著名植物学家,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祖籍广东新会,1890年6月6日生于香港。191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森林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71年1月18日逝世。

②1946年6月17日,检察官以汉奸罪对周作人提起公诉。周作人说他参加伪组织的动机完全在于维护教育,抵抗奴化;说他在任伪职期间,忍辱冒死,虚与委蛇,保全了北大等校的图书仪器,使北大文化机关各种设备有增无减。周作人的辩护律师力陈其冤,改判其有期徒刑十年。

(摘自王吴军《周作人:隐居与附逆中的纠结者》)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为使自己研究中国植物不需远渡重洋到外国去寻找资料,陈焕镛从哈佛大学毕业后立刻回国,投身于植物和昆虫的采集调查工作。

B.作为官宦子弟的陈焕镛,为采集标本在海南岛得病受伤;但世事难料,所采集到的标本在先后发生的两次火灾中全部被大火吞没。

C.在抗战爆发之后,陈焕镛就把农林植物研究所的标本和图书分批运往香港,使它们不被战火焚毁,不致落入敌手。这表明陈焕镛有先见之明。

D.日军占领香港后,陈焕镛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困守香港,标本很可能会被日寇掠夺;返回广州,标本虽能保存,自己却会背上汉奸的罪名。

E.因为周作人是文人而陈焕镛是科学家,所以他们虽同因附逆受到法律追究,但最终周作人被判多年监禁,而陈焕镛却“不予起诉”。

2.作为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陈焕镛有哪些突出的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作者为什么把陈焕镛视为“生物学界的‘周作人’”?结合材料文章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