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 何谓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天下之,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

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谓之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

    何谓瓦解?曰: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有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

近者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诚以天下为,则汤、武之名不难侔,而成、康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南面负扆摄袂而揖王公,此天子之所服也。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释】

吴、楚、齐、赵之兵:指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国之乱。

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时天下安定,百姓富足。

负扆(yǐ):背对屏风。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                      患: 忧患

B.俗已乱而政不修                修:修理

C.虽有布衣穷处之士              布衣:平民百姓

D.诚以天下为                  务:职责

2.下列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

B.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

C.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

D.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丞相,是封建社会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B.皇帝的称号有:庙号、年号、谥号等。

C.先秦时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者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

D.布衣即平民,古代富人穿丝,平民穿麻布,所以称“布衣”,布衣之交指的是显贵者与显贵者之间交往的友谊。

4.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B 2.A 3.D 4. (1)天下的忧患,在于土崩而不在于瓦解,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2)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解析】 试题分析: 1.文言实词可以根据语境作出判断,B项中的“修”应是“整治,管理”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理解该段的大致意思,根据文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题目中所给的一段的意思为:什么叫土崩呢?秦朝末年就是这样。陈涉没有诸侯的尊贵地位,也没有分封的国土,自己不是王公大人名门望族的后代,也没有乡里人对他的称赞,没有孔子、曾子、墨子的贤能,也没有陶朱、猗顿的富有。 其中标志词应抓住:“是也”和一些名词,如“陈涉”“陶朱”“猗顿”等。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D项“布衣之交”指的是平民与平民之间,平民与显贵者之间的交往。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4.4】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作为得分点。(1)句得分点为“土”、“瓦”、“一”、句意;(2)句得分点为“施”、“势”、“异”、判断句、句式。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天下的忧患,在于土崩而不在于瓦解,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什么叫土崩呢?秦朝末年就是这样。陈涉没有诸侯的尊贵地位,也没有分封的国土,自己不是王公大人名门望族的后代,也没有乡里人对他的称赞,没有孔子、曾子、墨子的贤能,也没有陶朱、猗顿的富有。但是,他从贫穷的民间起兵,挥舞着戟矛,赤臂大喊,天下人闻风响应,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由于百姓贫困国君却不知体恤,下民怨恨而在上位的人却并不了解,世俗已经败坏而国家政治却没有加以整治,这三项,陈涉把它们作为 凭借,这就叫做土崩。所以说天下的忧患在于土崩。 什么叫瓦解呢?吴、楚、齐、赵的叛乱就是这样。吴、楚、齐、赵等七国图谋犯上作乱,他们都自称万乘之君,拥有披甲的将士几十万,他们的威严足以使封国的百姓畏服,他们的财物足以使封国的士大夫和庶民受到奖励,但是他们却不能向西夺取很少的土地,而他们自己却在中原被擒,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是他们的权势比平民百姓轻,不是他们的军事实力比陈涉弱。(因为)在这时,先帝的恩泽还未衰退,安于乡土乐于时俗的百姓很多,所以诸侯没有得到境外的援助,这就叫做瓦解。所以说国家的忧患不在于瓦解。 由此看来,天下如果有土崩的形势,即使是处于穷困境地的平民百姓,(只要他们中)有人领头(发难),就会使国家危急,陈涉就是这样,更何况三晋的国君还有活着的呢?天下虽然没有安定太平,但如果没有土崩的形势,即使有强劲的诸侯之军(起兵),也不会很快地使自己被捉,吴、楚、齐、赵等七国就是这样,更何况是群臣百姓犯上作乱呢?土崩瓦解这两种情况,是(关乎)国家安危的明显要旨,(这也是)贤明的君主要留心并深知的。 近年来关东地区粮食歉收,年景还未恢复,百姓大多生活贫困,又加上边境的战事,按常理来看,老百姓将有不安于所居的。不安于所居就容易流动,容易流动就会造成土崩的形势。所以,贤明的君主(必须)能够独自观察各种变化的原因,明察安危的关键,在朝廷上治理政事,把还没有形成的祸患消除。这样做的关键,就是想方设法使国家不出现土崩的形势罢了。如果能把治理国家当作自己的根本职责,那么就不难与商汤和周武王齐名了,周成王和周康王时的习俗就能够再现。(天下不会土崩、瓦解的)两种形势形成了,然后就可以处于安富尊荣的实际(境地),在当世传扬美名,扩大声誉,使天下的人亲近,使四方边远的人服从,遗留下的恩德将盛传几代,面朝南方,背靠屏风,整理衣袖,向王公大人们作揖行礼,这是天子所应该做的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汲取营养,先后融合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强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来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鲁迅在谈到文学创作的规律时曾说:“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其实,吸取外来成分以使自身获得新的生机,并不限于文学领域,而是整个文化发展史的通则。

梁启超说中外文化每一次大交汇在晋唐间,这是粗略言之。事实上,这次文化交汇,应当追溯到汉代。如果说,秦以前是中国本土文化起源与发展期,那么,从汉代开始,便进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所谓外来文化,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不过,后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要深刻得多。

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佛教哲学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但其思辨之繁富与巧密超过中国传统儒学心及魏晋时期浒的玄学。因此,佛教的系统传入,对中国哲学以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了巨大的启迪作用。当然,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并非不加改造地照搬,而是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轲、庄周等人的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相继崛起于隋唐时期的禅宗、天台宗、化严宗、净土宗,便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宋、明时期,新新儒学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使之与易、老、庄三玄相糅合。如程颢、程颐宣扬的“理”,即来自佛教的“真如佛性”,不过赋予了更多的封建伦理道德意蕴。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也有若干内容采自佛教禅宗和华严宗的思辨。传统儒学与外来佛学相摩 相荡,终于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这是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的转化的一个范例。这一范例形象地提示了文化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文化交流,决非单向的文化移植,而是一个文化综合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均发生变迁,从中产生出具备双方文化要素的新的文化组合。在改造了的儒学与发行了的佛学相糅合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宁明理学,正是这样一个新的文化组合。

中国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而且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又延伸出其他文化系统。8世纪至10世纪,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3世纪回教入侵,印度佛教文化遭到毁灭。然而,正是在七八世纪,佛教在中国长足发展。大量的佛教译着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日本曾出版《大正藏》,意在网罗中外所有佛教著作。这部巨型书籍有23900多卷,其中大部分为中国学都所译或所著。这一“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强劲生命力。

(节选自《中国文化概论》)

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能够在内部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

B中国文化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通过吸取外来文化,从而使自身获得新的生机。

C中国文化能够使外来文化系统从中汲取营养,因此,外来文化的发展一定离不开中国文化。

D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综合创新的过程。

2.下列是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外来文化中,不管是西域文化还是南亚次大陆文化,它们都对中国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B 明理学的产生过程表明,只要主体文化或客体文化任意一者发生变迁,就能为新的文化组合的出现提供基础。

C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不加以待地照搬,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轲、庄周等人的思想融入佛教后,就便得佛学本土化。

D禅宗、天召宗、华严宗、净土宗相继崛起于唐、宋以后,它们成了中国化的佛学宗派。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闫立本、李思训等画家吸收佛用金银加强色彩效果的手法,金碧山水画。这一过程也是不同文化融合创新的体现。

B中国文化系统吸收并发行了印度的佛教哲学,让遭到毁灭的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延续并且发展壮大,这就是文化流动“输入——输出”的体现。

C整个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同文化只有不断地交流融合,才能有所创新。

D任何一种文化系统,当其能接受、吸收、发行别系文化,并且能将其营养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时,才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人们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明媚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请以“明媚的角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哪五个方面来介绍“H7N9型禽流感”的?请用五个短语简要概括。不超过20字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经调查,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被该病毒感染者均在早期出现发热、咳嗽、少痰、肌肉酸痛等症状;后期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度以上死亡率较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均未发现流感样症状。

 

查看答案

根据画线语句的内容和形式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句子要求前后内容对照句式基本整齐。

你如果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                                                _;你如果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细雨探花瑶

冯骥才

不管雨里的山路多湿滑老后还是紧抓着我的手往山上拉恨不得一下子把我拉到山顶拉进那个花团锦簇的瑶乡。这个瑶乡有个可以入诗的名字:花瑶。

老后是人们对他的昵称。他本名叫刘启后是一位从摄影行当跨越到民间文化保护领域的殉道者。为了不让被声光化电包围着的现代社会忘掉这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原生态的部落二十多年来他从几百里以外的长沙奔波到这里来来回回已经两百多次了有八九个春节是在瑶寨里度过的家中存折里的钱早叫他折腾光了。也许世人并不知道老后是何许人但居住在这虎形山上的六千多花瑶人却都识得这个背着相机、又矮又壮、满头花发的汉族汉子,而且没人把他当作外乡人。花瑶人还知道他们的“呜哇山歌”和“桃花刺绣”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后是有功之臣,他多年收集到的大量的花瑶民歌和桃花图案派上了大用场!

这时音乐声与歌声随着霏霏细雨忽然从天而降。抬头望去面前屏障似的山坡上参天的古树下站满了头戴火红和金黄相间的圆帽、身穿五彩花裙的花瑶女子。跟着是山歌、拦门酒、又硬又香的腊肉混在一大片笑脸中间热烘烘冲了上来。而此刻老后已经不在前边拉我而是跑到我身后推我他不替我挡酒挡肉,反倒帮着那些花瑶女子拿酒灌我。

在村口一个头缠花格布的老人倚树而立这棵树至少得三个人手拉手才能抱过来。树干雄劲挺直树冠如巨伞树皮经雨一浇黑亮似钢。站在树前的老人显然是在迎候我们。老后对我说:“这老爷子是老村长。大炼钢铁时上边要到这儿来伐古树。老村长就召集全寨山民每棵树前站一个人。老村长喊道:‘要砍树就先砍我!’这样成百上千年的古树便被保了下来。”如今这些拔地百尺的大树愈发葱茏和雄劲好似守护着瑶乡。

待入村中渐渐天晚该吃瑶家饭了。花瑶姑娘又来唱着歌劝酒劝吃了。她们的歌真是太好听了。听了这么好听的歌,不叫你喝酒你自己也会喝。老后更是这欢乐的激情的参与者。他又唱歌又喝酒又吃肉。一时他酒兴高涨,就差跳到桌上去了。

然而真正的高潮还是在饭后。天黑下来小雨住了。在古树下边那块空地——实际是山间一块高高的平台上燃起篝火载歌载舞这便是花瑶对来客表达热情的古老的仪式了。

亲耳听到了他们来自远古的呜哇山歌了亲眼瞧见他们鸟飞蝶舞般的咚咚舞、“桃花裙”和“米酒甜”了还有那天籁般的八音锣鼓。只有在这大山空阔的深谷里,在回荡着竹林气息的湿漉漉的山里,在山民有血有肉的生活中,才领略到他们文化真正的“原生态”。其他都是一种商业表演和文化作秀。人们在秋收后跳起庆丰收的舞蹈时心中按捺不住的喜悦心情和驱邪的愿望是舞蹈的灵魂;如果把这些搬到大都市的舞台上原发的舞蹈灵魂没了一切的动作和表情都不过是作“丰收秀”而已都只是自己在模仿自己。

今天有两拨人也是第一次来到花瑶的寨子里。他们不是客人而是隆回一带草根的“文化人”。一拨人是几个来演“七江炭花舞”的老人。还有一拨人是梅山教的巫师他们只表演一些武术和硬软气功,就已显出个个身手不凡,称得上民间的奇人或异人。

花瑶的篝火晚会在深夜结束。

如果每一种遗产都有一个“老后”这样的人守着那该多好!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删改

1.在第四段中作者写村口一棵古老的大树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第七段中的画线部分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

3.老后和作者是挚友为什么进瑶乡时老后不帮作者反倒帮着那些花瑶女子?

4.文章结尾说:“如果每一种遗产都有一个‘老后’这样的人守着那该多好!”请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所包含的丰富意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