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元旦一场以“欢乐海口”为主题的跨年演唱会在万绿园举行,超过5万人观看演出,现场秩序井然,晚会过后现场没有留下一星半点垃圾。“我郑重承诺: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的海口人。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留下欢乐,把垃圾带走……”晚会现场,全场观众宣誓。当天,演唱会现场主办方发放了5000多个环保袋,以实际行动号召大家爱护环境卫生,争做文明市民。历时3个半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观众都自觉将纸巾、饮料盒、荧光棒等垃圾随手带走,场内始终保持清洁。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将垃圾带走,将文明留下 歌曲《歌声与微笑》中唱道:“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而时至今日,我只想说一句:“请把你的垃圾带入垃圾桶,请把你的文明留下。”中国素来就是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如今,一些国人的文明修养却总是停滞不前,更有倒退之意。 前些日子就是国庆长假,很多人都会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去各种风景区游玩。然而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让人心寒的报道:国庆长假,各地的旅游景点人山人海,风景秀丽的峨眉山景区亦是如此。随着人群的增加,垃圾自然也就难以减少,景区中惟一的一位清洁工有时甚至要下到岩壁,只为拾起那些被游客丢弃的垃圾,让游客能饱览干净、整洁的峨眉盛景。尽管如此,当他阻拦游客将垃圾扔下悬崖之时,游客却对他说了一句:“我不扔垃圾,你就没工作!”如此令人感到悲哀的话。 将垃圾带走,将文明留下,如此简单的一件事情我们轻易就能做到,但做到它又是如此的艰难。“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的这句话从小就在我们的耳边贯彻,但为何话语总无法落实到实际之中呢?一句“我不扔垃圾,你就没工作”寒了多少清洁工人们的心哪。这看似有理的诡辩,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成为了那些缺乏文明素质,随手乱扔垃圾的人的借口。当垃圾接触到地面的那一刻,我们的文明也就这样被你硬生生的给丢弃了。 日本,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深深痛恨的国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人的文明素质真是高得可怕。在94年的广岛亚运会结束退场后,日本人的观众席上出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一幕:全场没有一丁点儿垃圾,干干净净的,就像刚打扫过一般。但转身望望我们中国人的观众席:纸屑、包装袋、饮料瓶……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日本纵然可恨,但我们自身的文明素质与他们那鲜明的对比之下,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文明出行,不乱扔垃圾真的就这么难吗? 2016年元旦一场以“欢乐海口”为主题的跨年演唱会在万绿园举行,超过5万人观看演出,现场秩序井然,晚会过后现场没有留下一星半点垃圾。“我郑重承诺: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的海口人。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留下欢乐,把垃圾带走……”晚会现场,全场观众宣誓。 如果每个人都将自己所产生的垃圾从公共场所带走,或是扔入一旁的垃圾桶,仅仅这样一个小小的文明举动就能换来一个城市的整洁,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为什么我们还不愿意去做呢?细节决定关键,环境好了,每个人的文明素质都提高了,这国家还能不强大吗? 让我们记住孔子的那句:“不学礼,无以立”,记住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让我们做一个文明的人,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新闻材料作文,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2016年元旦一场以‘欢乐海口’为主题的跨年演唱会在万绿园举行,超过5万人观看演出,现场秩序井然,晚会过后现场没有留下一星半点垃圾。”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也可以从主办方“发放了5000多个环保袋,以实际行动号召大家爱护环境卫生,争做文明市民”角度行文。在写法上,一般可写成评述性文章即评论(有别于感想引申类文章),而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写法上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材料中关键句“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的海口人。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留下欢乐,把垃圾带走”。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题可以 “演唱会现场主办方发放了5000多个环保袋,以实际行动号召大家爱护环境卫生,争做文明市民”作为点来行文。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的增长,使人终生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①             。”由此看来,好习惯是前进路上的加油站,坏习惯是②              。习惯支配人生,习惯的好坏决定人生的成败,真可谓③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唐诗之旅》一书中,李元洛先生别具手眼另辟蹊径他的散文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熔于一炉,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合为一事,             ,则必登庐山观其瀑;             ,则必赴巩县谒其墓;             ,则必入沈园勘其景;             ,则必至扬州赏其月;             ,则必往海南儋州拜其庐。现场感能消除层层隔膜,在作者的强力牵引下,读者亦能身临其境,仿佛穿越了横亘千古的时空隧道,与古人作一对一的心灵交流。

①他欲访求杜甫的旧迹

②他欲体验苏东坡的流放生涯

③他欲领悟杜牧的诗意

④他欲解开陆游的心结

⑤他欲追蹑李白的诗踪

A.③⑤④①②    B.⑤④③①②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关部门这几年连续出台不少改革举措,特别是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在法律层面保障了教师的利益、权力、责任。

B.用积极心态看待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变化,采取积极行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中国经济始终沿着增速合理、结构优化的轨道。

C.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目前的成就,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D.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胡歌坐下来看剧本时,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到他表演时,他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台词,完美演绎了“梅长苏”这个角色。

②卢嘉川不说话了,他好像陷入沉思的状态中,正襟危坐,____________________,苦苦地思索着什么,回忆着过去发生的一切。

③那时候,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你____________________几十年,就可把所学的那个专业的门类全部拿下。

A.目不斜视 目不转睛  目不窥园

B.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C.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D.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查看答案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B.《祝福》最初发表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鲁迅先生的代表作还有小说集《呐喊》、晚年编写了《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等。

C.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D.《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