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民”政治的当代意义 姜志勇 “民”是国家构成的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民”政治的当代意义

姜志勇

“民”是国家构成的基本元素,也是政治制度建立的基础,一般来说,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不同的“民”之理论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之中设计的哲学王统治的国家是建立在把“民”分为普通人、兵士和卫国者三个阶级且只有卫国者才能有政治权力的理论预设之上的,雅典城邦制度中“民”分为公民、自由人和奴隶且只有公民才是城邦的主人,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更为值得思考的是,“民”之理论的变化也是政治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和动力,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天赋人权、人是具有天赋权力的人等现代“民”之理论的形成,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变迁的重要特点也体现出“民”之理论的不断衍变,产生了包括国民、公民、新民、人民等表述“民”之不同内涵的词语,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家们都把“民”之理论的重新诠释和解读放在建构新的政治制度的突出位置。

儒家“生民”政治对于“民”的理解是“民”生于“天”,“君”立于“民”,“君”为民“用”,“君”“民”平等,但它又不同于自由主义对“民”的理解。自由主义理解的“民”是政治上平等、具有不可侵犯的天赋权利的“民”(公民)。“生民”对“民”的理解除了考虑政治上的平等之外,还关注经济问题。在西方契约论中,政治上平等的人不论穷富都一致欣然签订财产权不可侵犯的契约,而在“生民”政治中,国家诞生时就具有保障弱势群体生存的重要职责。在这个意义上,“生民”相较“公民”来说其涵义更丰富,在“生民”的理论基础上会更容易建立福利制度。“生民”政治的涵义包含“生民之道”,儒家的“生民之道”在关注弱势群体生活上类似西方的福利政策,都要求通过政府干预来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福利政策面临保守主义的激烈批评,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认为“福利计划会减少自由,一个社会把平等放在自由之上,其结果是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诺齐克(Robert Nozick)认为,“国家在最初产生时,所履行的保护功能是唯一能被证明其合理性的功能,任何扩大政府职能的企图都会侵犯个人权利。”保守主义者对福利政策的批评主要是其对自由的侵犯,这种自由是拥有财产的权利和自由,因为保障穷人的福利必然要向富人征税,而这是启蒙时期的契约论所没有规定的,无论是霍布斯(Thomas Hobbes)、洛克(John Locke)还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其契约论都是平等的人签订契约,这些平等的人是政治上平等的,没有考虑经济上的不平等。这就为今天福利政策的提出留下了理论上的难题。加之福利政策的实施在现实中所造成的一些问题,例如新的特权阶层的出现、财政负担加重、增强人们对政府的依赖等,使得保守主义者拥有更多批判的理由。相对于西方的契约论,“生民”政治的理论预设了“生民之道”,保障民生是政府的天生职责,也是“生民”政治自身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实施“生民之道”不需要像新自由主义者那样去寻找理论支持。当然,相对于“公民”在理论研究上的深刻及现实涵义拓展方面的丰富,关于“生民”的研究要粗糙的多,但这不能掩盖“生民”这种“民”观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即使在和“公民”理论比较时也依然存在。

以上对“生民”理论的分析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生民”因其具有独特政治涵义而在后来的历史中逐渐被遗忘,因为这种“民”是和大一统的国家专制制度不相应的,但在21世纪的当代,封建专制制度早已被革除,维护民权、实行民主、保障民生成为时代要求的情况下,重新重视、研究“生民”政治,是否能对中国今后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有所启发、助益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且从以上分析来看,“生民”因其是中国儒家本有的概念,对它的研究也能为民主与儒家思想的相接、相通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切入点。

(选自《被遗忘的政治理想——儒家“生民”政治思想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是以“民”为基本元素构成的,国家的不同政治制度都是以不同的关于“民”的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B.“民”之理论的变化可以带来政治制度的变迁,现代“民”之理论的形成就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C.自由主义对“民”的理解只考虑政治上的平等,“生民”对“民”的理解除了考虑政治上的平等外,还关注经济问题。

D.保守主义者批判福利政策的理由是其实施造成了诸如新的特权阶层的出现、财政负担加重、人们对政府的依赖增强等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柏拉图认为“民”分为普通人、兵士和卫国者三个阶级,且只有卫国者才能有政治权力,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哲学王统治的国家。

B.中国近现代“民”之理论的不断衍变,产生了包括国民、公民、新民、人民等表述“民”之不同内涵的词语,这在政治制度变迁中都有体现。

C.在“生民”政治中,国家不但要求政治上平等的人不论穷富都要承认财产权不可侵犯,而且在其诞生时就具有保障弱势群体生存的重要职责。

D.启蒙时期的契约论都只考到人在政治上的平等,并没有考虑到现实中人在经济上的不平等,这就给保守主义者反对福利政策提供了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生民”政治作为一种政治思想,认为“民”生于“天”,其内涵包括君民同源、君民平等、施政为民等方面的内容,这与西方自由思想高度一致。

B.基于对“民”之理论与政治制度的密切关系的认识,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家们都把“民”之理论的重新诠释和解读放在建构新的政治制度的突出位置。

C.因为“生民”政治的理论本身就认为保障民生是政府的天职,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立福利制度,不需要像新自由主义者那样去寻找理论支持。

D.为促进我国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在维护民权、实行民主、保障民生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我们应大力加强 “生民”政治的研究。

 

1.D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2.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在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的双重驱动下,我们的传统制造企业革新成果已经初显,海尔已转型为“创新平台”,华为、中兴的PCT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特高压交流电压已成国际标准,高速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的新型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提高较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移动通讯产业链条和通信网络已经建起,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有四家为中国企业,生物医药企业的基因测序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都说明,                                             ,因此,我们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转型。

A.中国经济并非转型意志还不够,而是转型能力不足。

B.中国经济并非转型能力不足,而是转型意志还不够。

C.中国经济不但转型能力不足,而且转型意志还不够。

D.中国经济不但转型意志还不够,而且转型能力不足。

 

查看答案

下列加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成为最后加入世贸组织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除入世谈判一波三折外,还与俄国内在入世问题上态度摇摆有关,国内支持者和反对者阵营平分秋色。

B.面对全行业固网业务的颓势和移动业务的瘸腿,英国电信凭借富有远见的战略眼光和扎实的执行力,走出了日薄西山的困境。

C.武侠的没落已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尽管网络小说层出不穷,但大多滥竽充数,令人不忍卒读,缺乏武侠小说必要的传统文化底蕴,却想要超越前辈,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D.道德水平的滑坡日益制约着中国的发展,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尚未太晚。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次招商引资会上,张县长代表全县巧言令色地介绍了本县的投资环境,不少投资商与之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D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以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头发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材料二: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小说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而这部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读了这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依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结构基本对,意蕴丰富,有文采。

诗歌是什么?是一首永恒的歌。是草堂茅屋里的一声长叹,是               ,是雨打黄昏的一片哀愁。

诗歌是什么?是一段深深的情。是柳梢月见证的爱情,是                   ,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