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之陶。以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朱公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选自《史记·货殖列传》,有删改)

【注】①二者形:懂得了这两点。 ②食:通“蚀”,腐烂、腐蚀。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向是(    

A旱则资舟,水则车。      资:蓄积

B国富,厚战士。          赂:赠与钱物

C齐为鸱夷子皮。          适:到

D子孙修业而之。          息:停止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间行以去,陶。

A十年,国富。

B如姬资三年

C优孟曰:“若无远有所”。

D,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②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③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4.请简要概括范蠡将治国的思想用于治家的具体做法。

 

1.D 2.C 3.①(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②要想成就这件事,涂漆倒是容易的,但是难办的是要找一所大房子。③公子以仁义行世,不以地位高低待人,即使对士大夫之中那些没有贤德,没有仁孝的人也谦恭以礼相待,从没有让门客士大夫们因为自己的富贵而骄纵。 4.①利用陶地的地理优势进行商业交易;②治理产业,囤积居奇;③散财行仁德之事;④把握时机,选择贤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实词。D项,息:滋生,生长。(①<名>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庄子·逍遥遊》:“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②<动>呼吸;喘气。《柳毅传》:“当闭目,数息可达矣。”③<动>叹息;叹气。《愚公移山》:“北山愚公长息曰。”④<动>休息。《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⑤<动>止息;停止。《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⑥<动>平息。《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⑦<动>通“熄”,熄灭。《曲突徙薪》:“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⑧<动>增长。《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⑨<动>繁殖;繁育。《赵威后问齐使》:“是助王息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⑩<名>子女,特称儿子。《陈情表》:“门衰祚薄,晚有儿息。”⑾<名>利息。《原君》:“此我产业之花息也。”【息男】亲生儿子。【息女】亲生女。)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平时注重积累。如D选项,译为“停止”时,不合语境。 2.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虚词的运用。C项, 动词,到、往。B项,两个“于”均作“在”讲。A项与B项,“之” 代词。D项,“之”助词,用在句末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其次,辨明词性。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词、副词、助词。再次,对比古今。有的沿用下来,有的用法变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后,注意特殊虚词。兼词、虚词连用,如“何以”“孰与”等。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反”1分,“出”1分,句意2分。(2)“就”1分,“顾”1分,句意1分。(3)“下”1分,“不肖”1分,“以”1分。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4.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内容的概括。题干中要求概括“范蠡将治国的思想用于治家的具体做法”,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如该题中考核“具体做法”。 【参考译文】 从前,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于是任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粮食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至于积贮货物,应当务求完好牢靠,没有滞留的货币资金。买卖货物,凡属容易腐败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勾践照计然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买兵士,使兵士们冲锋陷阵,不顾箭射石击,就像口渴时求得饮水那样,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继而耀武扬威于中原,号称“五霸”之一。 范蠡既已协助越王洗雪了会稽被困之耻,便长叹道:“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实现了雪耻的愿望。既然施用于治国很有效,我要把它用于治家。”于是,他便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换姓,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了陶邑。(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买卖货物的道路通畅,做生意可以得到财富。于是自称陶朱公。又约定好父子都要耕种畜牧,买进卖出时都等待时机,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利润。过了不久,家资又积累到万万。天下人都称道陶朱公。 朱公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与时逐利,而不责求他人。所以,善于经营致富的人,要能择用贤人并把握时机。十九年期间,他三次赚得千金之财,两次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的兄弟。这就是所谓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范蠡后来年老力衰而听凭子孙,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有所发展,终致有了巨万家财。所以,后世谈论富翁时,都称颂陶朱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B甚矣吾不知人也!

C.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D.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A.始皇尝议欲大苑囿

B.公子从车骑,虚左

C.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D倚柱而笑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B.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C不过二斗径醉矣

D.田光坐定,左右无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信由此日夜怨望

C.铜历为棺赍以姜枣

D.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