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以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文化。然而,近代尤其是“五四”以来,诸多学者认为儒家奉行人治,与现代法治的精神是对立的,实行法治必须摒弃儒家思想,不少人一提及古代的法律文化,即认为其与封建皇权专制相关联,对今天的法治建设并无益处。

诚然,法治的概念是一个外来词,中国虽然有法制,但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也主要是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从而也被纳入大陆法体制之中。我们在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过程中,面临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是应当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是应当全盘照搬外国的法治经验?这是我们的法治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

人类社会的法治文明发展史表明,尽管一个国家的法律观念和制度最初可能是外来的,但成功的法治文化必须是本土的。法治文明既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成果,又要尊重和挖掘本土资源。正如沃顿所指出的:“每一民族均有她自己的法律,如同其语言,烙有其特定的民族精神的印记。正是在民族的共同意识里,实在法①获得了自己的生存之处,并以激励一个民族所有成员的共同精神为导向,逶迤前行。”千百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我们在法治建设中,应当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我们的法治文化,否则,法治就会像浮萍一样没有根基,难以真正形成法治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法治建设也是如此,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我们说在法治建设中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就意味着既要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也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出发,法治的大树必须植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

诚然,儒家文化中确实有不少思想与现代法治理念是不相符的。例如,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这种无讼思想其实过度强调道德教化,忽略司法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显然不符合现代法治的精神。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主张是能够为现代法治建设所吸收的。近几十年来,与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厉行法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足以说明,我国传统文化是可以和现代法治建设相衔接的。如果简单地将儒家文化归结为人治,并将其与法治相对立,那么我们可能将要在一片荒地上建设法治,此种看法也与法治发展的经验不符。

节选自《王利明:儒家文化对法治的影响》

①实在法:各国或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符合特定国家或民族自身的实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是以儒学为代表的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文化,但这些古代的法制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法治的概念是一个外来词。

B.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主要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因为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我们的法律制度被纳入到了大陆法体制之中。

C.沃顿认为,如同每一民族的语言烙有其特定的民族精神的印记一般,一个民族的法律同样有其民族自身的文化特点。

D.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许多学者认为儒家奉行人治,与现代法治的精神是对立的,作者对此并不赞同。

B.人类社会的法治文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法律观念和制度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本土的,但成功的法治文化必须是本土的。

C.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决定了其发展道路的特色,法治建设也是如此。

D.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将法治的大树植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就能建设好现代法治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法治建设中,既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并去其糟粕,也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成果。

B.在法治建设中,如果不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我们的法治文化,法治就会像浮萍一样没有根基,难以真正形成法治文化。

C.孔子的无讼思想太过强调道德教化,忽略司法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这说明儒家文化和现代法治精神显然是相对立的。

D.与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韩国、新加坡等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法治,这足以说明儒家文化和现代法治并不对立。

 

1.B 2.D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们的法律制度被纳入到了大陆法体制之中”并非“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主要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的原因,而是结果。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因果倒置。 2.“将法治的大树植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只是“建设好现代法治文化”的其中一个条件。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D混淆逻辑范围。 3.孔子无讼思想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并非相对立,不能证明儒家文化重视法治。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C项曲解文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摘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在此之前并不出名,她本人是各“三无”科学家:无留洋经历、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她所研究的领域也不热门,为中草药。这就使她的获奖具有“爆冷门”的意味

5日晚间,刚刚获奖的女药学家屠呦呦向外界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觉中药的成功范例,此次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此言坦陈其心声。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做,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副节水宣传画,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2个字

真正高尚的事物就像恒星,它们固定在苍穹之上,        ,温暖着、指引着人的心灵。而时尚的东西就像流星,        ,它们只能借助与大气的摩擦发出短暂而耀眼的光亮,然后又很快坠入黑暗。尽管这样,       ,这也许是因为流星与我们的生命更加相似的缘故把。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            ,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

A自身重力使这种包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发生运动

B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

C这种包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别的物体推挤下

D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就会发生运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学期开始,王明下决心,苦学九个月,苦战280天,拼尽全力达到梦想,回馈关爱鼓励自己的家人、师长。

B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发布报告,事故区域周边检测数据显示,空气质量处于二级良,属于正常水平,不会对群众身体产生影响。

C无论你是在超市购物,和到个体摊位买东西,货物清一色都是韩国商品,并且绝无假货,卖假货的一旦被查出来,当事者会被依法治得倾家荡产。

D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2014年在韩国仁川举办的第17届亚洲运动会成为历届亚运会中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