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贾曾,河南洛阳人也。父言忠,乾封中为侍御史。时朝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贾曾,河南洛阳人也。父言忠,乾封中为侍御史。时朝廷有事辽东,言忠奉使往支军粮。及还,高宗问以军事,言忠画其山川地势,及陈辽东可平之状,高宗大悦。又问诸将优劣,言忠曰:“李绩先朝旧臣,圣鉴所悉。庞同善虽非斗将,而持军严整,薛仁贵勇冠三军,名可振敌。高侃俭素自处,忠果有谋。契苾何力沉毅持重,有统御之才,然颇有忌前之癖。诸将夙夜小心,忘身忧国,莫过于李绩者。”高宗深然之。累转吏部员外郎。坐事左迁邵州司马,卒。

曾少知名。景云中,为吏部员外郎。玄宗在东宫,盛择宫僚,拜曾为太子舍人。时太子频遣使访召女乐,命宫臣就率更署阅乐,多奏女妓。曾启谏曰:

臣闻作乐崇德,以感人神,《韶》、《夏》有容,《咸》、《英》有节,妇人媟黩(xiè dǔ),无豫其间。昔鲁用孔子,几至于霸,齐人惧之,馈以女乐,鲁君既受,孔子所以行。戎有由余,兵强国富,秦人反间,遗之女妓,戎王耽悦,由余乃奔。良以妇人为乐,蛊惑丧志,上行下效,淫俗将成,败国乱人,实由兹起。

伏惟殿下神武命代,文思登庸,宇内颙颙,瞻仰德化。而渴贤之美,未被于民心;好妓之声,或闻于人听。伏愿下教令,发德音,屏倡优,敦《雅》、《颂》,率更女乐,并令禁断,诸使采召,一切皆停。则朝野内外,皆知殿下放郑远佞,辉光日新,凡在含生,孰不欣戴。

太子手令答曰:“比尝闻公正直信亦不虚寡人近日颇寻典籍至于政化偏所留心女乐之徒亦拟禁断公之所言雅符本意”俄特授曾中书舍人。曾以父名忠,固辞。乃拜谏议大夫、知制诰。

开元初,复拜中书舍人,曾又固辞,议者以为中书是曹司名,又与曾父音同字别,于礼无嫌,曾乃就职。与苏晋同掌制诰,皆以词学见知,时人称为苏贾。曾后坐事,贬洋州刺史。开元六年,玄宗念旧,特恩甄叙,继历庆、郑等州刺吏,入拜光禄少卿,迁礼部侍郎。十五年卒。

——《旧唐书•文苑中•贾曾传》

1.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尝闻/公正直信/亦不虚/寡人近日颇寻典籍/至于政化偏所/留心女乐之徒/亦拟禁断公之/所言雅符本意/

B比尝闻公正直/信亦不虚寡人/近日颇寻典籍/至于政化偏所/留心女乐之徒/亦拟禁断公之/所言雅符本意/

C比尝闻/公正直信/亦不虚寡人/近日颇寻典籍/至于政化/偏所留心女乐之徒/亦拟禁断/公之所言/雅符本意/

D比尝闻公正直/信亦不虚/寡人近日颇寻典籍/至于政化/偏所留心/女乐之徒/亦拟禁断/公之所言/雅符本意/

2.下列对原文加点字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借指太子本人,太子就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位的人。历历代都是以长子做太子。

B.倡,古代称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汉•司马迁任安书》之先,非有剖符丹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戏弄倡优所蓄,流之所轻也。”《琵琶》中的琵琶女属于这类人。

C郑,《论语卫灵公》“乐则《《舞放郑声,远佞人,郑淫,佞人殆”。后郑”弃绝淫靡音。

D籍,指法典籍等重要文献是历史上重要的文献名录之总称,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代表性典籍。《资治通鉴史学典籍,《经注》地学典籍。

3.下列对原文的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曾的父亲贾言忠,奉命为战事给付军粮,回来后,皇帝询问战事细情,言忠把那里的山川地形都画了出来,说到了辽东可平定情况,皇帝很高兴:言忠对各个大臣的分析评价客观中肯,高宗非常同意他的分析。

B.玄宗做太子的时候,喜欢歌舞伎,命大臣每天去检查音乐,多进献乐女,贾曾多次上书劝止,引经据典,言好舞乐的处,辞意中,玄宗接受劝谏。

C.贾曾在劝谏玄宗时,以鲁国西戎为例,说明君王耽于女乐,小则贤臣背离,重则危及国家存亡。以妇人为乐,能引起国乱民情况发生。

D贾曾两次被授做中书舍人官职,皆因犯父而推辞,第二次推辞时,大家认为官职名与他父亲名音同字不同,于礼没什么妨碍他才就任。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鲁用孔子,几至于霸,齐人惧之,馈以女乐,鲁君既受,孔子所以行。

(2)与苏晋同掌制诰,皆以词学见知,时人称为苏贾。曾后坐事,贬洋州刺史。

 

1.D 2.A 3.B 4. (1)当初,鲁国用孔子,几乎达到称霸天下(的程度),齐人害怕这种情况,把女乐送给鲁国国君,鲁国国君已经接受,这是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 (2)与苏晋共同执掌起草诏书,都以辞章学识被人了解(称赞),当时人称为“苏贾”。贾曾后因事获罪,被贬为洋州刺史。 【解析】 试题分析: 1.比尝闻公正直,信亦不虚,寡人近日颇寻典籍,至于政化,偏所留心,女乐之徒,亦拟禁断。公之所言,雅符本意。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信”“寡人”分别做后句的主语,“至于政化”“偏所留心”“女乐之徒”“亦拟禁断”结构的对仗。 2.清朝好几代不是,也不是“长子”应是“嫡长子”。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清朝好几代不是,也不是“长子”应是“嫡长子”。 3.“每天”“多次”文中无据。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B“每天”“多次”文中无据。 4.重点词语:“霸”“馈”“所以”“掌制诰”“见知”“坐事”。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谨”“申”“不然”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1)中的介宾短语后置句和(2)中的被动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贾曾,为河南郡洛阳县人,父亲贾言忠,乾封年间为侍御史。当时朝廷在辽东有战事,言忠奉命前往给付军粮。待他回到朝廷时,高宗问他战地军事情况,言忠把那里的山川地势情势图画了出来,及至陈述了辽东可以评定的事态之后,高宗十分高兴。又问到众将领的好坏优劣,言忠说:“李责力是先朝旧臣,圣上十分熟悉了解。庞同善虽然并非勇将,而主持军队严厉整肃。薛仁贵勇冠三军,名声可以震慑敌人。高侃俭朴自处,忠诚果敢而有谋略,樊绊何力深沉刚毅而持重,有统军御敌之才,然而有妒忌他人才能声望超过自己的毛病。众将领日夜小心在意,忧国忘身,而没有人能够超过李责力。”高宗很同意他的分析。后转任吏部员外郎。困事获罪被贬为邵州司马,后去世。 贾曾年轻时即知名。景云年间,为吏部员外郎,玄宗还在东宫做太子时,广为选择东宫僚属,授贾曾官职太子舍人。当时太子频繁地派人探访召请歌舞伎,命宫中大臣到率更署检视音乐(审查音乐技艺),多上奏进奉女歌舞艺人。贾曾曾上书进行劝谏。“我听说制作音乐,用来歌颂功德,用来感动人神。舜乐和禹乐。(亦泛指优雅的古乐)欣悦,欢喜、和容。尧乐《威池》与帝乐《六英》有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女子轻慢,不要参入其中,当初,鲁国国君作用孔子,几乎达到称霸天下(的程度),齐人害怕这种情况,把女乐送给鲁国国君,鲁国国君已经接受,这是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西戎有个由余,他使西戎国兵强国盛,秦人使用反间计,把女乐送给西戎王,戎王沉溺于女乐,欢快高兴,由余因此出逃。确实是以女子为演奏音乐,使人心智迷惑,丧失远大追求,上位实行下民仿效,奢靡风气将要形成,是国家破败,使人离乱,确实由这个引起。 殿下您是神武英明,命代(命世:称著名于当世。多用以称誉有治国之才者)。文学思谋出众,荣登帝位(登 ,指选拔任用、登帝位和科举考试应考中选的意思),全天下都期盼仰慕,仰望德教,可是渴求贤才的美好德行,没有遍及民心,喜好女乐的乐声,或许被人听闻。恳请陛下,演奏颂德的音乐,除去这些歌舞艺人,诚心诚意清听雅颂全部换掉女乐,并下令禁止阻断。各个选用的使臣,一切活动都停止,那么朝内朝外都知道殿下弃绝淫靡之音,远离奸佞小人, 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所有的生命,谁不欣悦拥戴。 太子亲笔回复道:“近曾听说贾公正直,这的确不虚佞,我近来翻阅了一些典籍,至于政治教化的事。格外留心,歌舞伎艺之人,也准备禁绝,贾公所说的话,很符合我的愿旨。”不久特地授给贾曾中书舍人的官职。贾曾国父亲名字有忠字,坚辞这一官职,便拜官谏议大夫、知制诰。 开元初年,又授官中书舍人,贾曾仍坚持推辞,大家认为中书是官署的名称,又与贾曾父亲的名字音同字不同,于礼没有什么妨碍,贾曾这才就职。与苏晋共同执掌起草书,都以辞章学识见称。当时人称为“苏贾”。贾曾后因事获罪,被贬为泽州剌史,开元二年(718),玄宗因念旧情,特地恩准对他甄别而加以作用,相继任庆州、郑州等州剌史,入朝拜官光禄少卿,迁任礼部侍郎。开元十五年(727)去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士人情怀及其文化内涵

士人是存续于东方民族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深刻影响东方人类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数千年的一个社会阶层。中国古代的士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具有传统文化情结和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介于统治者与平民之间的一种社会力量,“有统御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一方面,他们是两千多年来各个朝代国家和地方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进步和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另方面,他们是民族历史文化重要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盛行于中国社会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要筛选、要提炼的,就是这个群体中的精英。

中国士人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高尚的人文情结,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升华的同时,也在激励和塑造着新的士人群体自身诞生成长,使这种特色独具的价值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地得到延伸,文化道德观念不断地得到完善。儒家道德文化理念奠定了中国士人文化的丰富内涵,士人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历史事件中适时地、恰如其分地、淋漓尽致地弘扬了这种文化传统,渲染了这种文化气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价值认知体系。其内涵以及表现方式总是不能脱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使命感、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和忧国忧民、忍辱负重、不计得失、为民请命的品格等这些传统的道德追求。

太史公在《报任安书》中将士人品德归纳为:智、仁、义、耻、德五个方面。一是善于加强自我修养,智慧聚于一身的人;二是乐于助人,以仁爱为出发点的人;三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当取予、以义为据的人;四是懂得耻辱,勇于奉献的人;五是品行端正的人。称之为士人五品。这便是中国士人情怀具体的道德人格内涵和显著的思想文化特征。太史公所言“善于加强自我修养,智慧聚于一身的人”,与君子理论强调的个人道德修养,如出一辙。孔子所认为的君子,其本意就是有道德的人,在孔子的设计中,君子不是先天造就的,而是成为君子的人经过后天的努力实现的,其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加强自我修养和智慧聚于一身”。君子理论认为: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司马迁所强调的“乐于助人,以仁爱为出发点的人”,也正是这种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当取予、以义为据的人”。君子理论认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也就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所强调的“懂得耻辱,勇于奉献的人”。在儒家看来,时政黑暗、社会无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政者的人格卑污。所以,孔子提出了道德性的君子论,以救时弊。士人道德所强调的品行端正的人,也正是君子理论所期望的有道之士,都是在加强自身修养。“吾日三省吾身”“言必信,行必果”。并由此改善政治、治理国家。只要这样的士君子与朝廷共同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望风而靡随之而动,天下由此而治。

由来已久的“与天下同乐,与天下同忧”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士人情怀高远的志向和优良的传统。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士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北宋时期,士大夫范仲淹在他的千古名作《岳阳楼记》里继承了这种“与天下同乐,与天下同忧”的士人情怀。在中华文明的源头,士人情怀既是一种修身的气节,也是一种齐家的坐标,又是一种治国的境界,更是一种平天下向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人是介于统治者与贫民之间的一种社会力量,是两千多年来各个朝代国家和地方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

B中国古代的士人,相当于今天的具有传统文化情节和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是人类进步和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是民族历史文化重要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C士人情怀是高尚的人文情结,中国士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基础是儒家道德文化理念,士人情怀的内涵以及表现方式体现在对一些传统道德的追求上。

D太史公在《报任安书》归纳的士人品德的五个方面被称之为士人五品,这五品是中国士人情怀具体的道德人格内涵和显著的思想文化特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士人情怀,特色独具的价值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低得到延伸,文化道德观念不断得到完善,在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汇中,不断得到体现,被继承,被弘扬。

B社会责任感与民族使命感、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和忧国忧民、忍辱负重、不计得失、为民请命的品格等等,其实就是中国士人阶层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道德追求。

C因为自己独特的社会价值认知体系、士人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历史事件中适时适地、恰如其分地、淋漓尽致地弘扬了儒家的文化传统。

D孔子、司马迁的共同之处是都认为士人应该是有道德的人,并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孔子的设计中,后天的努力可以让人成为君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人关注社会、政治与民众,他们既可以管理民众,也可执械保家卫国,通过这些来检验自身的道德行为,他们的人生理想就是依照一个既定的不可改变的传统模式来规划自己的一生。

B君子理论所期望的有道之士,“日三省吾身”“言必信,行必果”,只要这样的士人君子与朝廷共同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望风而靡,随之而动,天下由此而治。

C以天下为己任,这种中国士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士大夫范仲淹的千古名作《岳阳楼记》得以继承。“与天下同乐,与天下同忧”,影响至今。

D传统价值观所提倡的好学审势、诚信厚仁、持节重义、改过知耻、奉公正直、是士人五品智、仁、义、耻、德五个方面的表现,与民族传统价值观“仁、义、礼、智、信”的核心内容是一脉相承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鬼谷子》里说:“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围棋大师吴清源说:“搏二兔不得一兔。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

中国人之聪明

林语堂

聪明系与糊涂相对而言。郑板桥曰“难得糊涂”,“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俗语曰“聪明反为聪明误”,亦同此意。陈眉公曰“惟有知足人,鼾鼾睡到晓,惟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亦绝顶聪明语也。故在中国,聪明与糊涂复合为一,而聪明之用处,除装糊涂外,别无足取。

聪明糊涂合一之论,极聪明之论也。仅见之吾国,而未见之西方。此种崇拜糊涂主义,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猾巨奸之哲学无疑。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只因此一着,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重和让不重战争之文明。

此种道理,自亦有其佳处。世上进化,诚不易言。熙熙攘攘,果何为者。何若“退一步想”知足常乐以求一心之安。此种观念贯入常人脑中时,则“和”“让”成为社会之美德。若“有福莫享尽,有势莫使尽”,亦极精微之道也。

惟吾恐中国人虽聪明,善装糊涂,而终反为此种聪明所误。中国之积弱,即系聪明太过所致。世上究系糊涂者占便宜,抑系聪明者占便宜,抑系由聪明转入糊涂者占便宜,实未易言。热河之败,败于糊涂也。惟以聪明的糊涂观法,热河之失,何足重轻?此拾得和尚所谓“且过几年,你再看他”之观法。锦州之退,聪明所误也。使糊涂的白种人处于同样境地,虽明知兵力不敌,亦必背城借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日人一战。夫玉碎瓦全,糊涂语也。以张学良之聪明,乃不为之。然则聪明是耶?糊涂是耶?中国人聪明耶?白种人聪明耶?吾诚不敢言。

否所知者,中国人既发明以聪明装糊涂之聪明的用处,乃亦常受此种绝顶聪明之亏。凡事过善于计算个人利害而自保,却难得一糊涂人肯勇敢任事,而国事乃不可为。

在中国多一见识长进人时,便是世上少一做事人时;多一聪明同胞时,便是国事步入黑甜乡时,举国皆鼾鼾睡到晓,憨憨直到老。举国皆认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圣贤,而独无一失计之糊涂汉子。举国皆不吃眼前亏之好汉,而独无一肯吃亏之弱者,是国家之幸乎?是国家之幸乎?

然则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蒂,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呜呼,吾焉得一位糊涂大汉而崇拜之。(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2.文章第段,作者认为“中国人之聪明”能大行其道主要是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全文,简要阐述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聪明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

福贵

余华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我头戴宽边草帽,脚上穿着拖鞋,一条毛巾挂在身后的皮带上,让它像尾巴似的拍打着我的屁股。

我喜欢喝农民那种带有苦味的茶水,他们的茶桶就放在田埂的树下,我毫无顾忌地拿起漆满茶垢的茶碗舀水喝,还把自己的水壶灌满,与田里干活的男人说上几句话。最喜欢的是傍晚来到时,坐在农民的屋前,看着他们将提上的井水泼在地上,压住蒸腾的尘土,夕阳的光芒在树梢上照射下来,拿一把他们递过来的扇子,尝尝他们和盐一样咸的咸菜,看看几个年轻女人,和男人们说着话。我曾经和一位守着瓜田的老人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这是我有生以来瓜吃得最多的一次,当我站起来告辞时,突然发现自己像个孕妇一样步履艰难了。然后我与一位当上了祖母的女人坐在门槛上,她编着草鞋为我唱了一支《十月怀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田里的棉花已被收起,几个包着头巾的女人正将棉秆拔出来,她们不时摔去根须上的泥巴。我摘下草帽,从身后取过毛巾擦起脸上的汗水,身旁是一口在阳光下泛黄的池塘。一声吆喝从远处响亮地传来,我走过去,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正在开导一头老牛。

犁田的老牛或许已经深感疲倦,它低头伫立在那里,后面赤裸着脊背扶犁的老人,对老牛的消极态度似乎不满,我听到他嗓音响亮地对牛说道:“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疲倦的老牛听到老人的吆喝后,仿佛知错般地抬起了头,拉着犁往前走去。

随后,我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日的歌谣,先是口依呀啦呀唱出长长的引子,接着出现两句歌词——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因为路途遥远,不愿去做皇帝的女婿。老人的自鸣得意让我失声而笑。

可能是牛放慢了脚步,老人又吆喝起来:“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老人扶住犁站下来,他将我上下打量一番后问:“你是城里人吧?”“是的。”我点点头。老人得意起来,“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我说:“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老人回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可你刚才叫了几个名字。”

“噢——”老人高兴地笑起来,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当我凑过去时,他欲说又止,他看到牛正抬着头,就训斥它:“你别偷听,把头低下。”牛果然低下了头,这时老人悄声对我说:“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

我看到老人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

(选自《活着》,题目为编者所加,有删改)

1.文章第段叙写“我”与农民交往的情景,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④⑤段中福贵的语言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3.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含意。

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取向。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2)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3)              ,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4)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5)锦瑟无端五十弦,              (李商隐《锦瑟》)

(6)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7)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大道之行,             (《礼记·礼运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