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樗里子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樗里子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将而伐曲沃,尽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秦惠王二十五年,使樗里子为将伐赵,虏赵将军庄豹、拔蔺。明年,助魏章攻楚,败楚将屈丐,取汉中地。秦封樗里子,号为君。

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张仪、魏章,而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秦使甘茂攻韩,宜阳。使樗里子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王怒,周,以其重秦客。游腾为周说楚王曰:“知伯之伐仇犹,遗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齐桓公伐蔡,号曰诛楚,其实袭蔡。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仇犹、蔡观,故使长戟居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楚王乃悦。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胡衍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卫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于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里子曰:“奈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君。”樗里子曰:“善。”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愿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于卫君,使子为南面。”故胡衍受金于蒲以自贵于卫。于是遂解蒲而去。还击皮氏,皮氏未降,又去。

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室于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选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1.下列横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使甘茂攻韩,宜阳            拔:攻占

B楚王怒,周,以其重秦客        让:责备

C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卫君        德:使……感激

D樗里子知蒲之矣                病:生病

2.下列加横线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使樗里子车百乘入周           樊将军穷困来归

B广车                        厚,君之薄也

C胡衍蒲谓樗里子曰             大王为此计者

D周以仇犹、蔡观               用亡郑以陪邻

3.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樗里子“以骨肉重”(樗里子因为是秦惠王的兄弟,受到国家的重视)的一项是(   )

①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    ②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

③樗里子又益尊重              ④于是遂解蒲而去

⑤葬于渭南章台之东            ⑥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樗里子战功卓著,一生打仗无数,伐曲沃,取城入秦,伐赵国,俘虏赵将庄豹。秦武王时,樗里子率战车抵达周朝都城,周王派士兵列队迎接他,意思很是恭敬。

B楚王对周王派士兵列队恭敬地迎接樗里子的军队很是愤怒。后来游腾告诉楚王周表面是护卫樗里子,实际上是把他看管起来,楚王才转而高兴。

C樗里子攻打蒲城时,胡衍用此消彼长的道理游说樗里子,告诉他如果消灭蒲城就会增强魏国的实力,而无形中也就削弱了秦国的力量,并用秦王必将处罚他进行威慑,最终让他取消攻打的计划。

D樗里子为秦惠王的兄弟,故不但生前受到朝廷重用,死后也受到敬重,秦昭王特意将宫殿建筑在他的坟墓周边。

5.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

(2)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于卫君,使子为南面。

 

1.D 2.C 3.A 4.D 5.(1)再说,周王怎能不担忧周朝的天下呢?恐怕一旦亡国会给大王您带来麻烦。” (2)于是献上三百斤黄金 ,又说:“秦国军队如果真的撤退了,请允许我向卫国国君禀告您的功劳,让您享受国君一样的待遇。” 【解析】 1. 试题分析:“病”的正确理解是“困厄的处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C项两句中“为”都是介词,替给;A项前句是“率领”;后句是“因为”;B项前句是代词,他;后句是助词,取独;D项前句是代词,这件事/;后句是代词,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④“于是遂解蒲而去”是樗里子作战的方略;⑤“葬于渭南章台之东 ”是介绍樗里子的墓地; ⑥“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写樗里子有远见。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D不是秦昭王,其他天子也不是特意将宫殿建在他坟墓周边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涉及的考点有“且夫”发语词,况且;“岂……哉”固定句式,“怎么能……呢”;“忧大王”的“忧”,使动用法。“因”于是,趁机;“言于卫君”介词结构后置;“南面”指国君。这里指享受国君一样的待遇。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翻译】樗里子,名叫疾,是秦惠王的弟弟,与惠王同父异母。他的母亲是韩国女子。樗里子待人接物能说会道,足智多谋,所以秦人都称他是个“智囊”人物 秦惠王八年(前330),樗里子封为右更爵位,秦王派他带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他把那里的人全部赶走,占领了城邑,曲沃周围的土地便并入了秦国。秦惠王二十五年(前313),秦王任命樗里子为将军攻打赵国,俘虏了赵国将军庄豹,拿下了蔺邑。第二年,又协助魏章攻打楚国,战败楚将屈丐,夺取了汉中地区。秦王赐封樗里子,封号是严君。 秦惠王死后,太子武王即位,驱逐了张仪和魏章,任命樗里子和甘茂为左右丞相。秦王派甘茂进攻韩国,一举拿下宜阳,同时派樗里子率领百辆战车进抵周朝都城。周王派士兵列队迎接他,看那意思很是恭敬。楚王得知后怒不可遏,就责备周王,因为周王不应当这么敬重秦国的不速之客。对此,游腾替周王劝说楚王道:“先前知伯攻打仇犹时,用赠送大车的办法,趁机让军队跟在后面,结果仇犹灭亡了。为什么?就是没有防备的缘故啊。齐桓公攻打蔡国时,声称是诛罚楚国,其实是偷袭蔡国。现在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派樗里子带着百辆战车进入周都,居心叵测,周王是以仇犹、蔡国的教训来看待这件事的,所以派手持长戟的兵卒位于前面,让佩带强弓的军士列在后面,表面说是护卫樗里子,实际上是把他看管起来,以 防不测。再说,周王怎能不担忧周朝的天下呢?恐怕一旦亡国会给大王您带来麻烦。”楚王听后才高兴起来。 秦武王死后,昭王即位,樗里子更加受到尊重了。 昭王元年(前306年),樗里子率兵攻打蒲城。蒲城的长官十分恐惧,便请求胡衍出主意。胡衍便出面替蒲城长官对樗里子说:“您攻打蒲城,是为了秦国呢,还是为了魏国?如果是为了魏国,那当然好了;如果是为了秦国,那就不算有利了。因为卫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 就是由于有蒲城存在。现在您攻打它迫使它投入魏国怀抱,整个卫国就会屈服并依附魏国。魏国丧失了西河之外的城邑却没有办法夺回来,原因就是兵力薄弱啊。现在攻打蒲城使卫国并入魏国,魏国必定强大起来。魏国强大之日,也就是贵国所占城邑的危险之时。况且,秦王要察看您的此次行动,若有害于秦国而让魏国得利,秦王定要加罪于您。”听了这番话,樗里子若有所思地说:“怎么办才好呢?”胡衍顺势便说:“您放弃蒲城不要进攻,我试着替您到蒲城说说这个意思,让卫国国君不忘您给予他的恩德。”樗里子说:“好吧。”胡衍进入蒲城后,就对那个长官说:“樗里子已经掌握蒲城困厄的处境了,他声言一定拿下蒲城。不过,我胡衍能让他放弃蒲城,不再进攻。”蒲城长官十分恐惧,听了胡衍的话,像是见到了救星,拜了又拜连声说:“求您施恩救助。”于是献上黄金三百斤,又表示说:“秦国军队真的撤退了,请让我一定把您的功劳报告给卫国国君,让您享受国君一样的待遇。”因此,胡衍从蒲城得到重金而使自己在卫国成了显贵。这时,樗里子已解围撤离了蒲城,回兵去攻打魏国城邑皮氏,皮氏没投降,便又撤离了。 昭王七年,樗里子死去,葬在渭水南边章台之东。他临终前曾预言说:“一百年之后,这里会有天子的宫殿夹着我的坟墓。”樗里子嬴疾的家在昭王庙西边渭水之南的阴乡樗里,因此人们俗称他为樗里子。到了汉朝兴起,所建长乐宫就在他坟墓的东边,而未央宫则在他坟墓的西边,武库正对着他的坟墓,果如所言。秦国人有句谚语说:“力气大要算任鄙,智谋多要算樗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摹写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书者,如也。”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摹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人写的字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D东汉书法家张芝学习草书之法时,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这种“一笔飞白”之法与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相符。

 

查看答案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客有吹洞箫者                  B.渺渺兮予怀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查看答案

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还也                      既其出,则咎欲出者

B.今项庄拔剑舞                险以远则至

C.唐浮图慧褒始舍其址         徘徊斗牛之间

D.卒莫消长也                 劳苦功高如此

 

查看答案

下列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女也不                    过错

B大礼不小让     计较         或取怀抱                  代词,它

C又欲其西封     扩张         方其破荆州,江陵           攻占

D愿大王假借之   稍,略微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景象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铁生、余秋雨、张承志都是当代作家,代表作品分别是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金牧场》、散文《霜冷长河》。

B.林语堂书斋的对联“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可以很好地概括他作为文化使者的重要特点。林语堂的代表作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小说《京华烟云》,传记《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

C.闻一多是诗人和文史学者。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诗集有《红烛》和《死水》。

D.艾青,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诗坛。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