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跳蚤市集”兴起的原因。 几乎每个周末,各类跳蚤市集都会出...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跳蚤市集”兴起的原因。

几乎每个周末,各类跳蚤市集都会出现在沪上的各个角落。市集上的物品琳琅满目,对于生活并不富裕的都市蚁族而言,充满便宜二手用品的跳蚤市集简直就是天堂。跳蚤市集之所以走红,还远不在于其售卖的商品本身,而在于其传递的生活方式:珍惜旧物的“二手精神”,以及对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珍视。中国其实早有集市的传统,跳蚤集市再度兴起背后体现了身处“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的现代都市人,对于交流以及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所产生的亲切氛围的渴望。另外,“二手文化”蕴含的环保理念是抵御消费至上主义的一剂良药。跳蚤市集本身是一种物尽其用的反消费主义。

 

可以让经济并不宽裕的年轻人买到相对便宜实惠的二手用品;传递一种珍惜旧物的“二手精神”;宣扬物尽其用的节约思想和环保理念;体现了都市人渴望交流的强烈愿望。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应该把握所给语段,从中提取出相关信息,然后重新整合整理答案即可,本题中应提取出“对于生活并不富裕的都市蚁族而言,充满便宜二手用品的跳蚤市集简直就是天堂”“其传递的生活方式:珍惜旧物的‘二手精神’,以及对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珍视”“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所产生的亲切氛围的渴望”“ ‘二手文化’蕴含的环保理念是抵御消费至上主义的一剂良药”等信息。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①情景一:在某访谈节目中,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去世时,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的一位学生去看望五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李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改为               改为                  改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特立独行潘光旦

潘光旦这个人,在冰心眼里,“是男子中理智、感情保持得最平衡的一个”;梁实秋也很欣赏他,说他“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学贯中西,头脑清晰,有独立见解,国文根底好”;入室弟子费孝通对恩师更是叹服:“他的性格是俗言所谓牛皮筋,是屈不折,拉不断,柔中之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他们的话,无论是点还是面,都令人信服。总的来说,潘光旦一生涉猎广博,在社会思想史、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诸多领域都颇有造诣,是上个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一位光彩照人的泰斗。

潘光旦性格活跃,喜好运动。早年在清华学校念书时,迷上了跳高。一次跳高时,他纵身越过横竿,由于右脚用力过猛,着地后挫伤了膝盖。虽然极度疼痛,他却全然没有放在心上,结果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伤处感染了结核杆菌,不锯掉右腿就会危及生命,最后只好截肢。潘光旦在家休养了整整一年,也挺过了人生最昏暗的日子。之后,他从未将自己和“残废”二字联系在一起。他勉励自己说:“正常人能做的,我都能做。”

起初,潘光旦装过假腿,但麻烦太多,就干脆架拐代步。虽是独腿,但潘光旦不自卑、不气馁。相反,他坚持不懈地练习架拐走路,到后来行动敏捷,如常人一般。周末郊游散步,几乎从不缺席。此外,他还经常和朋友一起进行野外调查。在一张校友调查表的“爱好”栏里,他填的是旅行。

④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留学时,潘光旦拄着拐杖去上课。回国后潘光旦主要从事教学工作。这一时期,潘光旦还经常拄着单拐打篮球,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令众师生感佩不已。潘光旦一度将自己的书房定名为“胜残补阙斋”。顾名思义,“胜残”就是要战胜残疾,“补阙”就是要弥补缺陷。好友闻一多特意为他篆刻了一方“胜残补阙斋藏”的印章,以示道义上的支持和才智上的赞许。事实证明,潘光旦说到也做到了。

潘光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家,除了天资出众、勤奋过人之外,与他实事求是、独树一帜的治学态度也是密不可分的。潘光旦通读史籍,博览方志,写出了《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一文,初步确认土家族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为了检验结论,潘光旦找机会去了两湖,在凤凰、恩施等地实地调查。土家人居住的地区到处是崇山峻岭,在崎岖山路中跋涉,对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来说都非常艰苦,潘光旦却毫无怨言。他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拄着拐杖,历时65天,走访了18个县市,行程14万公里,作了几十次个人访谈,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中央有关部门根据潘光旦的报告,正式确认土家族是一个单一民族。

生活中的潘光旦具备“温、良、恭、俭、让”等诸多传统美德,但他不会畏首畏尾,不会明哲保身,不会趋利避害。该讲的话他敢讲,想做的事他就做,他的分寸感与世俗的分寸感并不是针针吻合。甚至可以说,潘光旦是个性情中人。1921年,清华辛酉级和壬戌级学生支持京城八校教员索薪,举行“同情罢考”,潘光旦便是一个积极分子。事后,清华校方勒令罢考学生一律上交“悔过书”,别人屈服了,潘光旦却坚决不写,宁愿为此丧失出国留学的机会。在光华学校教书时,潘光旦的同事罗隆基因在校外发表言论过多,学校当局要撤去罗的职务。潘光旦对此极为不满,强烈抗议光华大学校长的擅权恣肆,并愤然辞去了文学院院长的职务。

在国民党最腐败的时代,潘光旦也严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他爱校如家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光旦,想让两个儿子到清华旁听。潘光旦婉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14年后,潘光旦又接到同类托请。时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沈钧儒,转托高教会对清华指令办理其孙旁听事宜,潘光旦认为这是“违例之举”,“于法绝对不妥”,并细数种种“不利”。其实,当时潘光旦已经不负责清华教务,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维护清华的制度,并且说服当事人,也不顾虑因此开罪于人。

潘光旦的嘴上常叼一支竹根大烟斗,斗腹上的铭文是:“形似龙,气如虹;德能容,智于通。”这十二字,是潘光旦的自勉,也是他为人的传神写照!

(选自《学习博览》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材料开篇用冰心、梁实秋、费孝通等人的评价语言,一方面表现了潘光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语言高度概括出潘光旦的品格特征。

B潘光旦是一位特别爱运动的人,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迷上了跳高,后因此事而截肢,但他仍坚持运动,比如留学回国当教师后经常拄着单拐打篮球。

C潘光旦通读史籍,博览方志,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写出了《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一文,初步确认土家族是一个单一的民族。

D潘光旦没有把自己看成残疾人,也没有因为自己截肢而自卑、气馁,他努力练习架拐走路,与正常人一起散步,最终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喜爱旅游的人。

E材料以潘光旦竹烟斗上的铭文“形似龙,气如虹;德能容,智于通”为结尾,不仅有用竹的高洁来赞扬潘光旦的味道,而且很形象地表达了潘光旦一生的品格追求。

2.作者在传记中介绍潘光旦锯掉右腿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材料是怎样表现潘光旦不畏首畏尾坚持原则的试结合材料概括

4.潘光旦是文化界的一位泰斗,材料却用大量的笔墨写潘光旦的残疾和做事的不畏首畏尾,而对潘光旦的学术研究却写得很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查看答案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所蕴含的道理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2)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概括了曹操在赤壁大战前自信豪迈的英雄气概。

(3)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及国中皆畏惮焉。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亡度。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拟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则诵《》《》,立则习礼容,宜有益。”王许之。会昭帝,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郡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鉏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数年,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上甚重之,以官寿卒。

选自《汉书·龚遂传》,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B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C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D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即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的君王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B《诗》《书》即《诗经》和《尚书》,是孔子晚年整理的、被儒家奉为经典并用作教学的“六经”中的两种,其余四种为《礼》《乐》《易》《春秋》。

C古人对死有不同的称呼,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曰“死”。因此文中对昭帝的死曰“崩”。

D潢池即积水塘。“弄兵潢池”指在积水塘里玩弄兵器,这是旧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形容起义者无能,也指发动兵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龚遂为人忠厚刚毅,有节操,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官至昌邑王的郎中令。在朝堂内外他敢于直言,

以至昌邑王和国人都畏惧他。

B龚遂具有一定的政治远见,声名远播,汉宣帝一见龚遂就非常赏识他。他虽然身材矮小,但才思敏

捷,与皇帝对答如流,皇帝很高兴,赏赐黄金、加官晋爵。

C昌邑王刘贺曾长期和养马驾车、宰杀牲畜的奴仆一起饮酒作乐,并且赏赐无度。为此,龚遂哭着爬

行去见昌邑王,并用胶西王无道而亡的事去规劝。

D龚遂理政才能突出,在担任渤海太守时,罢免追捕盗贼的官吏,安抚百姓,以身作则,改变当地的

奢侈之风,使百姓安居乐业。

4.文言文翻译

(1)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及国中皆畏惮焉。

(2)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