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小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景物: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手法:①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请)杜鹃啼血是以动衬静,春草茂盛,充满生机是乐景写哀请;②融情与景,杨花飘零,杜鹃哀鸣,这些手法的运用抒发了诗人国破家亡后的沉痛心情和对故国的思念。③视觉听觉结合,春草茂盛,杨花飘零,是眼中所见;杜鹃哀鸣是耳中所闻。 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看看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意象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第一问比较简单,可将诗歌中的自然事物的词语摘抄作为答案。第二问,可根据写景的常见手法,结合着具体诗句及关键词分析其表达效果。例如,“满袖杨花听杜鹃”可从以乐景衬哀情或动静结合或反衬的角度分析其表达的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还可从视觉和听觉结合的角度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表达技巧】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古代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复杂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此外,还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衬托(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欲扬先抑、欲扬先抑。)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即是否同意“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观点的选择,结合着诗歌注释及关键词分析“闲”字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心境。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本题可抓住关键词“杜鹃”“寂寞”及作者的生活的时代背景可得出作者的凄凉、孤寂及亡国之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帝问:“汝蹇叔后乎?”瑢顿首不敢对。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手书赐之。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帝与太子俱爱重之。七年,帝巡北京,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称曰“蹇、夏”。

义视原吉尤重厚,然过于周慎。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何过虑?”义曰:“恐卤莽为后忧耳。”帝两是之。杨荣尝毁义。帝不直荣。义顿首言:“荣无他。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帝笑曰:“吾固弗信也。宣宗即位,委寄益重。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遗诏从俭约,以问义、原吉。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

英宗即位,斋宿得疾。遣医往视,问所欲言。对曰:“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遂卒,年七十三。赠太师,谥忠定。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士奇常言:“张咏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

《明史·列传三十七》,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义/且:暂且。

B.能委曲导意/委曲:婉转地

C世宗营永陵/迨:等到。

D.杨荣尝/毁:毁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手书赐/帝两是

B.更名“义”/恐卤莽后忧

C.时旧臣见亲用/即左右有馋荣

D.帝太子俱爱童之/户部尚书夏原吉义齐名

3.用“/”给文言文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B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C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D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蹇义由于上奏论事都能合乎皇帝的意旨,加上他的诚实厚道,使得几代皇帝对他都很倚重。

B.蹇义熟悉典制掌故,通晓治国的体要,军国大事都倚仗他办理,甚至皇帝巡视北京,都要蹇义“辅皇太子监国”。

C.在修筑先皇寝陵时,宣宗皇帝询问蹇义、夏原吉,他们赞同皇帝遵从先皇勤俭节约的想法,后来修造皇陵都沿袭节俭的做法。

D.杨士奇拿张咏、傅尧俞、范景仁来比较蹇义,说他同时具备不以身外玩物矫饰自己、待人诚信、没有心机的优秀品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称曰“蹇、夏”。

(2)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何过虑?”义曰:“恐卤莽为后忧耳。”帝两是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米歇尔·福柯说:“我们很可能属于批评的时代。这个时代缺少原始的哲学家。这在任何时候都使我们想起它的统治和命运:一个使我们无法挽回地远离原始语言的时候。”

的确,当我们来这个世界时,世界以及集聚在其中的事物,已被无数次地以不同的方式解说过了,因此是有些迟了。当我们面对世界或其中的某一事物时,我们实际上是面对着关于世界或事物的繁荣茂密的解释和传说,七嘴八舌的语语,甚至作为面对者的我也可能是一堆观念和常用词汇的纠集。我们难得以一颗纯净的心去体会世界中的事物的意趣,获得本初的直觉,而是以一种声音去倾听另一种声音,以一种意见去接纳另一种意见,以一种语言去转换另一种语言,在众说纷纭之中力排众议,寻找某种和解,或标立一种新说。于是,从经验演绎出经验,从知见派生出知见,由著作编造出著作的泡沫学术,便不可避免地成为时尚的潮流。学子们像游鱼一样嬉戏其中,并企图兴风作浪,使之波澜壮阔。学术的创造力被理解为标新立异,解释的目的在于产生新的意义,于是,一再复加的解释便成了不断偏离原始意趣的过程。在解释的解释中,事物不是向我们走来,而是背我们离去。学术使人聪明,又使人茫然;使人多一条神经,又使人少一份真情实感。世界变得陌生。

然而,对于解释的解释也还不见得比对事物本身的解释容易。米歇尔·得·蒙田说:“对于解释的解释比对于事物的解释更难,关于书的书比关于任何其它题材的书更多。我们只是互相撰写评注罢了。”在着个过度诠释的时代,我们读到的差不多是一些注脚的注脚的注脚,而不是传真的本文,而且注脚比本文更加深奥。因此,我们的时代盛产思想家的家、哲学家的家、文学家的家,而缺少本真的思哲和诗人。走进书店和阅览室,那些饶舌的家家们就蜂拥而来,把你团团围住,絮絮叨叨,喋喋不休。也就是在这个时刻,经典的意义再次被揭示出来。

经典是长长的注脚前面的原文,反复解释着的文本;经典是原始思悟者对事物的直觉把握,是世界最早照进人类心灵的光;经典是天机的一次泄露,是天地与人类秘密的同时敞开之后默契的进入;经典是生命的又一次发源,是赤子对母亲的拥抱,是人与世界血缘关系的一次回流;经典是一种发明,尽管世界与人类的事实已经存在很久,经典的作者总是第一次抵达,尽管语言的体系已足够完备,经典的作者还能回到与事物相对无语时,他们和上帝一起造物;经典出自经典作者与自身无法避开的遭遇,出自他们命运的必然,出自他们虔诚的情感和天真的操守,出自他们的困顿、苦恼和疑惑,出自他们的关怀,出自他们性命的亲证,出自他们温暖的血流。这大概就是经典的意义所在。正是这种意义使他们超越了某一时代,某一区域的时态,进入永恒。经典似酒,藏得越久就越醇厚;不像茶,人走了就凉。经典可以埋入土里,千百年后挖掘出来是新的。经典读了一千遍还像是第一遍,能给你带来新鲜的灵感。经典可以不休止地诠解,但所有的诠解都意犹未尽。

经验的初始和性命的亲证是经典的土壤,也正是经典作品的纯粹地道之处。因此,对于人类而言,经典都是处女作,不论它是哪一个时代的作品粗俗浅薄,不是因为经验不够丰富,而恰恰是经验过于泛滥;品格不高,并非缘于技巧不练,而恰恰是套路太过于娴熟了。几乎可以断言,没有一个人可以凭借间接的经验即知识和技巧伎俩成为经典作家的。真正的大师得传于天地,这正是在文化积淀如此深厚的今日,经典作家如此稀罕的原因。

世界已经存在很久,人类的历史也十分漫长,是否所有的事情都已被经验?是否所有的话语都已曾说过?是否所有的经典都已被写作出来?非也。即使是一棵树,它的存在也可以无数次地发现。

但是,人们不是任何时候都在呼唤经典的,并不是因为经典太难于进入,而是因为人太难于进入。人的心灵很容易接受成见和日常用语而被其堵塞。于是经典成为一种豪华的装饰品。

这就是经典在今日的命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存在太久,人类的历史又漫长,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接触这个世界时,世界本身和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已被解释了无数次了。

B.对世界和事物的解释是纷繁多杂的,一个新解释的出现总是力排众议,或是寻找众多解释的,某种和解,或是标立另一种新说

C.当我们面对世界中的各种事物时,实际上面对的是关于这一事物的各种解释,因此我们不可能直接体会事物的意趣,从而获得本初的直觉。

D.学术中追求的标新立异,是在解释的解释中产生新的意义,这只会偏离事物的原始意趣,让事物背离我们而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泡沫学术,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对于解释的解释比事物的解释多,关于书的书比关于事物本身的书多,这都只是在互相撰写评注罢了。

B.我们已不可能读到对事物本身解释的传真的文本,读到的都是解释的解释,而这些解释的解释比事物本身更深奥,让人茫然。

C.我们这个时代缺少本真的思哲和诗人,围绕在我们周围的大多是些饶舌的家家们,这让我们不可避免的远离了原始的本真。

D.经典是原始思悟者用他们虔诚的情感和天真的操守对事物的直觉把握,它带给人的灵感总是新鲜的,人们可以一遍遍的读,一代代的读,每次都会有新发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作家间接经验过于丰富乃至泛滥,技巧套路过于娴熟,这都是其在文化积淀如此深厚的今日没能成就经典作品的主要原因。

B.经典在当今很难入人心,是因为成见和日常用语已堵塞了人们的心灵,人们只是把经典作为一种豪华的装饰品而已。

C.单凭知识和技巧成就经典作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经典作品是纯粹的、地道的,是需要经验的初始和性命的亲证的。

D.经典可以超越时空,进入永恒,可以被反复地解释、无休止地注脚,但所有的解释和注脚都不能将经典诠释殆尽。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网络空间自我规范的速度远远落在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后面,这导致网络空间缺乏清晰、刚性、公共认同的底线意识,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的界限上一直很模糊。

B.我们在写作时常常需要把自己的观点在显著的位置表达出来,这样,文章的观点才会鲜明,读者才容易抓住文章的主题。

C.面对世界经济一直萎靡不振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果断采取多种策略增长,从而保证了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文中有升的态度。

D.醉驾司机文化程度与守法自觉性、安全意识不成正比。来自武汉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醉驾司机主要是高学历者、中等收入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国企人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或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鉴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B.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祛除灾难。

C.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患,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D.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  甲  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  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①,男男女女都踏月  丙  看灯,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人们每每______独具匠心/标新立异地制成各样的冰灯,______________(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煞是好看。在旧社会里,过年时与迷信分不开的。②,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须先去供佛,而后人们再享用。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财神,吃元宝汤(混沌),现在大家都迷信了,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的儿童只快活地过年,而不受那迷信的__________(熏染/熏陶),也许,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可是多么清醒健康呢。以前, 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地过年。

1.加序号处字形和加横线字的注意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悬灯结采    (zhì)腊八粥    (hún dùn)    庇佑(pì)

B.悬灯结彩    (chì)腊八粥    (hún tūn)    庇佑(bì)

C.悬灯结采    (chì)蜡八粥    (hún dūn)    庇佑(pì)

D.悬灯结彩    炽(zhì)腊八粥    (hún dūn)    庇佑(bì)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出心裁   巧夺天工  熏陶                 B标新立异   玲珑剔透  熏染

C独出心裁   玲珑剔透  熏陶                 D标新立异  巧夺天工  熏陶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真确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