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1)有一天与朋友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1)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2)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3)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4)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5)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6)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7)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8)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9)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10)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11)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12)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文章开篇从“没打过人”写起,且反复强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1)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

(2)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啐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3.本文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真诚的内心独白,读完全文,请你也站在孩子的角度,写一段对自己母亲的内心独白。

 

1.这样写,一是引出下文;(2分)二是与打过孩子形成对比反衬,表明打孩子是出于无奈,出于爱。(2分) 2.(1)殴打是母亲在所有方法和努力都宣告失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最后的手段。(2分)(2)对于不懂事犯了错误的孩子,责罚是不可少的。责罚可以让他永远记住自己的错误,铭记一些道理与教训,而这种责罚别人是不能替代的。(2分) 3.打,是为了孩子少犯错误,健康成长;不打,是怕伤害孩子,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方式不同,目的一样,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2分)谈自己的亲身体会。(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理解类试题,并且题干中说这样写的作用,考生要注意一般作用类试题都从结构、内容、主旨、形象等几方面进行答题,所以本题可得出答案:这样写,一是引出下文;二是与打过孩子形成对比反衬,表明打孩子是出于无奈,出于爱。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是理解和概括文章中的句子含义题型,考生要注意句子含义题不要光停留在表面去解释句子,要结合文本向深层次挖掘句子蕴含的深层含义。根据句子和文章的理解可以得出以下理【解析】 (1)殴打是母亲在所有方法和努力都宣告失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最后的手段。(2)对于不懂事犯了错误的孩子,责罚是不可少的。责罚可以让他永远记住自己的错误,铭记一些道理与教训,而这种责罚别人是不能替代的。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深层解读的一道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章的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给母亲说上一段话。本题不光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还考查了对表达能力的考量,所以考生要认真组织语言。根据理解和思考可得出:打,是为了孩子少犯错误,健康成长;不打,是怕伤害孩子,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方式不同,目的一样,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谈自己的亲身体会。最好是能说说你被打的经历和受教育的启示。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                      的表现技巧。

2.说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两句诗的含意。

 

查看答案

续写两个句子,使之组成排比句。

母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                            ,在这个不尽完美的世界里,母亲用博大无私的爱,为我们演绎了一篇篇完美的传奇。

 

查看答案

开学伊始,龙湾中学各社团都通过纳新注入了新鲜血液,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在横线上写上相应序号)戏剧社           文学社            摄影小组

 

查看答案

填在空格处正确的一项

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华如水静流,中国人是多情的、善感的。虽然我们不都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就让我们从寻找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始,从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起程,沿着诗歌的通幽曲径,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

①总会有那样一个节点,我们品味人生,心绪万千

②成年跌宕时,我们谁不曾在诗酒中流连

③我们谁不曾登高看水阔山长?我们谁不曾渴望逃离喧嚣,寻访静谧的田园

④我们谁没有经过春来秋往的涤荡?我们谁没有经历日月交叠的轮转

⑤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我们想寻找真实的自己

⑥少年飞扬时,我们谁不曾向往长剑狂歌的豪侠倜傥

A.⑥②④③⑤①  B.⑥③②④①⑤  C.④②⑥③⑤①  D.④③⑥②①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梅暗香浮动,幽幽地飘香在千年的古诗里。“           ”,我感受到你的独领风骚;“           ”,我体会到你的坚贞不渝;“           ”,我感悟到宋人的辩证思维。

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