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默写填空 (1)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2) ,静躁不同,当其...

默写填空

(1)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2)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3)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5)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6)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贾谊《过秦论》)

(7)                ,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鹤汀凫渚,                。(王勃《滕王阁序》

 

(1)枯松倒挂倚绝壁(2)虽趣舍万殊(3)艰难苦恨繁霜鬓(4)泣孤舟之嫠妇(5)君子生非异也(6)揭竿为旗(7)既自以心为形役(8)穷岛屿之萦回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注意“倚”“趣”“鬓”“嫠”“生”“竿”“屿”“萦”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

淮上喜会梁川故友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 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 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1) 颔联中“浮云”“流水”两词用得极为贴切,请作简要赏析。

(2)诗的标题点明“喜会”,实际上全诗包含了哪几方面的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之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三国志·魏书》卷十二

1.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宾客每不            与:参加

B. 既众庶怨,或流声上闻    望:责怪

C. 芝不其书,一皆如法      报:上告

D. 芝性亮直,不廉隅        矜:夸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鲁阳山遇贼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B. 此孝子也,杀不义    填然鼓     

C. 驰檄济南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D. 芝妻伯父董昭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            ⑥卒于官,家无余财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司马芝避乱荆州,守母遇贼之事,表现了他非凡的品格,为下文写其为官事迹起到有力的铺垫和烘托作用。

B.司马芝任菅长时,派遣郡主簿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服兵役,掾吏认为此事必不成,虽然刘节百般阻挠,但最终王同等人还是服了兵役。

C. 司马芝善于教导下属。他认为君王制定了法令却有人违犯,是君主的不足,官吏触犯法令让君主知道了,就是官吏的灾祸。他的这一观点对下属很有启发。

D.司马芝为人耿直,从不两面三刀。和别人谈话时,只要不同意,就当面指出,回去后也不会有微词。他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之见称。

(2)昭犹惮芝,不为通。

(3)以上语句都包含文言句式,请分别指出以上两句的句式类型。(方法规律总结题)

一是            ,二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

文化与创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经社会变迁,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有气象万千的格局,之所以能维系绵延不绝的血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吐故纳新、完善自我。在历史上,从军事征战到贸易往来,从官方的使节互派到民间的自发沟通,文化交流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彼此理解和接纳的重要内容。就此而言,古老中国的文化更新,正是在一次次文化交流中实现的。毫无疑问,只有在这样开放包容的交流中,我们的文化创新才有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犹如它山之石,本身就充满了新的特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犹如不同色彩的搭配,在纵横交错、明暗强弱的各式组合之中,新的“颜色”就会出现。不同“颜色”的文化,只有相互碰撞、融合,才能迸发新的魅力。当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一样,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这种“多样性”的提倡,不只致力于文化的保护,更是在强调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启发和借鉴。

在多样的世界文化中,我们的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切忌闭门造车。我们历史上的几个文化大繁荣时期,无一不伴随着对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进和吸收,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从历史看,埃及古文明之于希腊,希腊文明之于罗马,印度文明之于中国等,其间的消化吸收,无不证明开放包容的重要意义。就近而言,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曾兴起过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热”。其实质,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提下,中国社会通过引介国外经典作家和作品,大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如今,“文化热”已经散去,但文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却一直在继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的文化创新在吸收之中,当然还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不能邯郸学步。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参照系和资源库,并以此激发我们文化创新的灵感和活力。但不可忘记,世界眼光是要有立足点的,是应以“我”为主的。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吸收什么样的成果,这些都应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种变异在文化创新中也同样存在。如果不注重土壤,只是简单的嫁接,那么所谓文化创新,结出的就只能是苦果了。事实上,任何文化创新都是一种“扬弃”,既要力避无原则的照搬照抄,也要重视自己脚下泥土的芳香。所以,我们的文化创新要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既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又顺应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名片。当今世界,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展开,这为我们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我们应在开放包容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不断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和繁荣。                                    

1.下列关于“文化创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历经社会变迁,至今能有气象万千的格局、维系绵延不绝的血脉,其原因是中华文化能够吐故纳新、完善自我。

B.在多样的世界文化中,文化创新需要开放包容,引进学习,吸收再创造。这一点已经为历史所证明。

C.文化创新固然要注意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但要在坚持自己的特色基础之上,不能邯郸学步。

D.在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的今天,如何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将面临着新的要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提倡文化“多样性”不仅保护文化,更强调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启发和借鉴,所以世界各国都认同文化多样性的概念。

B.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遍布我国历史各个时期,促进了我国文化的繁荣。

C.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让我们民族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参照系。

D.文化创新要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原则,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事征战、贸易往来、使节互派、民间自发沟通,都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

B.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只有相互碰撞、融合,才能迸发新的魅力。

C.上世纪80年代,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大陆无法大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无法兴起声势浩大的“文化热”。

D.文化交流融化过程中也有文化变异,我们不能简单模仿嫁接照搬,否则会迷失自我。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文学经典《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与《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C.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束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

D. 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作品,分成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最精华的部分,是他的感伤诗,这些诗篇广泛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如《观刈麦》《卖炭翁》等。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老师的教育和鼓励,使他信心大增,他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经过大半年的奋战,终于如愿以偿。

B. 当前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监管,完善公务消费,预算编制和审计,绩效考核以及监督问责等制度,切实遏制公款消费的各种违规违纪现象。

C.古人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熟读《愚溪诗序》这篇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溪水题名为“愚溪”。

D. 舞剧《霸王别姬》以项羽、刘邦、虞姬为主线,以《十面埋伏》《鸿门宴》《楚河汉界》《四面楚歌》等家喻户晓的故事作背景,重新谱写了一曲爱情之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