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 这几天,院士李小文颇有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

这几天,院士李小文颇有些苦恼。被强推到聚光灯下的不自在,源自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4月18日,这张照片被贴到人人网上,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

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网友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李小文传奇的经历一层层被剥开,网络上充满了排山倒海的惊叹之声。有网友说,照片里的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低调、沉默,却有着惊人的天分和盖世神功。而在照片的“背后”,熟悉李小文的人却觉得莫名其妙,作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在学术界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技术宅”和“优质叔”。,

“扫地僧”的修为

貌不惊人,盖世神功。这是网友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学院里一名老教师即将退休,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在学生王易的印象里,每次见到李老师,脚上都是一双布鞋,甚至裤腿也会挽起来,和网上流传的照片几乎一模一样。她纳闷,为什么这一次老师会出名,“这些都是我们见惯了的”。

“扫地僧”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学术上的修炼和勤勉。2005年,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

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当时有个口号是“要把北师大办成国际一流大学”,他问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开会,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后来,李小文接连承担两个大的国家项目,作为其中的首席科学家,忙到2011年,累得生病住进了医院。对于这次住院,谢云觉得是李小文太不关心自己。他的两个女儿在国外读书,妻子也在国外,独自在家,没有严格的作’息规律,一天到晚吃点米粥、咸菜就行。在谢云印象里,李小文此前还住过一次院,医生诊断结果是营养不良,“这个年代了,院士还能得营养不良?”

爱打赌的教书匠

李小文做的是遥感基础研究。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黛皤文教授肴证硷,李小文是这一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除了很多被广泛引用的研忽论变~彝瞪文薨rK ,d噌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i有教毒攀蓼‘f史翼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学生胡荣海说,李小文在讲解遥感知识时,特别擅长比喻,遥感观测力学中有“尺度”效应,李小文是这样解释的:观测就和看美女一样,太远了什么都看不清,太近了看到她的毛孔又不美了,只有不远不近时,才是最美的。

他善于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遥感的大气纠正,他引用“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的诗:“夕阳方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他从来不反对学生的意见,哪怕是特别幼稚的想法,他也会让学生试一试,而打赌更能坚定学生尝试的决心。

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赌。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

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他举了一个例子,“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反而成了自己(彩卷)的掘墓人。这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柯达吃了亏,那是自己转轨太慢。”

    (节选自《新京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的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强烈反差,他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技术宅”和“优质叔”。

B.李小文接连承担了两个大的国家项目常常要忙到半夜,没有严格的作息规律,饮食上也不注意,累得生病住进了医院。

C.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第一次见到李小文时,感觉到他特别土,他的装束就像一位来推销的农民。

D.在李小文的心目中,“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超越自己,做“自己的掘墓人”,他认为,如若说自己被学生超越,那恰恰是老师“转轨太慢”。

E.李小文在讲解遥感观测力学中有“尺度”效应时,将观测与看美女相比,认为只有不远不近,才能产生朦胧之美,达到最好的效果。

2.有的网友为什么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请简要说明理由。

3.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李小文在教学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

4.这篇传记的题目是“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特立独行”的看法。

 

1.B,3分; D,2分 2.①穿着朴素,生活洒脱。在教授谢云眼中,李小文“穿着白衬衫黑裤子”“脚上是一双布鞋”;而在学生王易印象中,他脚上总是一双布鞋,“甚至裤腿也会挽起来”。②学术造诣深厚。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接连承担两个大的国家项目,是其中的首席科学家。③在学术上的修炼和勤勉为人称道。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总是工作到半夜,直至累得生病住进了医院。 3.①教育思想方面坚持“有教无类”,他的快乐来自学生,强调“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②讲授遥感知识和理论时擅长运用比喻和古诗词。讲授遥感知识时,将观测比作看美女;谈到遥感优势,信手拈来苏东坡的诗词。③喜欢与学生打赌。他认为与学生打赌更能坚定学生尝试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超越老师的欲望。 4.①低调做人,默默做事。李小文着装任性,不拘一格,有着魏晋名士风度,这样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默默地做着他所喜爱的事业,执着而又坚韧。②专心实务,不慕虚名。李小文低调做学问,不慕名与利,傲骨一生,清廉一世。③勤奋执着,刻苦钻研。为研究遥感应用技术,他常常是工作到深夜,直至累病入院。④教法独到,创意巧妙,李小文讲授遥感知识通俗风趣,通过打赌的方式让学生有更高的突破。(每点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合度。A项,“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有误,原文表述为“李小文在学术界早就是……”,扩大了范围;C项,“他的装束就像一位来推销的农民”与原文不符,这是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时“门卫”对他的看法;E项,“产生朦胧之美”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比如本文的标题是《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既告诉传主,又告诉传主的特点——特立独行。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认真审题,是选正确还是不正确的;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比如选项A就是扩大了范围,文中是说“在学术界”,而选项却说“人尽皆知”。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有的网友为什么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请简要说明理由”,题干中的信息有“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应先到文中找到这个句子,然后在周围确定答题的区域。考生可以找到文中的小标题“‘扫地僧’的修为”,可以确定答案应在这一部分,比如“貌不惊人,盖世神功。这是网友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扫地僧’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学术上的修炼和勤勉”,找到这些概括性的句子,即可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回答这类题,一是要注意审题,审出答题的区域,这就要抓住题干中的提示性信息,比如本题中的“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这是提示答题的区域,可以到文中找到题干中的引文,借助引文的位置确定答案的区域,比如本题就可以借助“扫地僧”找到设题的区域,因为文中有小标题“‘扫地僧’的修为”;把握了这些内容再来寻找答题的区域就容易多了。确定答题区域,仔细分析该答题区域,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即可。从文本的第二部分“‘扫地僧’的修为”寻找答案。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李小文在教学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注意审题,考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应学会“切割”题干,比如“哪些”给出组织答案的要求——分条(分点),“教学方面”“独特之处”给出答题的方向和筛选的依据。然后借助切割的内容到文中寻找答题的区域,考生可以找到文章的第三部分,因为这部分的小标题是“爱打赌的教书匠”,自然应是讲教学方面的特点;考生要紧紧抓住这篇传记的第三部分“爱打赌的教书匠”,在原文原句基础上整合出答案。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回答这类题,考生应有文本意识:题目都源于原文,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还要有问题意识:阅读主观题就是要求考生就提出的问题作答,考生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要有得分点意识:阅读简答题的一个答案有多个得分点,而得分点是同赋分紧密联系的。题目的分值,是答题得分点数的重要提示,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关键词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一,考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要点。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考生要学会从文中寻找,并利用其提示作用提炼出答案。比如本题,到文中找到“教学方面”的内容,可以找到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的小标题就提示这部分是讲述教学方面的内容。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篇传记的题目是‘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特立独行”的看法”,首先应理解“特立独行”的意思,然后再结合人物的行为分析。“特立独行”是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结合文本,答出自己的看法。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1、要对人物事迹进行概括;2、分析人物精神形成的原因;3、自己受人物怎样的启迪;4、对人生的看法的个性化解读;5、人物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等。比如本题就可以联系李小文的言行举止及做事对人的态度来分析“特立独行”这一词语的内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以物是人非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是“                    ”。

(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诗句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赏析作者在颔联中表现音乐带给听者感受的主要艺术手法?

2.比较颈联“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与《春江花月夜》中的“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说说二者感情相同之处,并请结合诗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蒋贵,字大富,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从大军征交阯及沙漠,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一日十数战,大败之。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明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捷闻,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将军印,代政镇守。

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阿台寇甘、凉,边将告急。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而庄浪乃晞所统,责晞委罪。置贵不问。

明年春,谍报敌驻贺兰山后。诏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迤西,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塞会剿。贵至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引还。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言状,尚书王骥出理边务,斩敬,责贵立功。贵感奋,会朵儿只伯惧罪,连遣使入贡,敌势稍弱。贵帅轻骑败之于狼山,追抵石城。已,闻朵儿只伯依阿台于兀鲁乃地,贵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往袭。副将李安沮之,贵拔剑厉声叱安曰:“敢阻军者死!”遂出镇夷。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惊马,马尽佚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会任礼亦追敌至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

十四年正月,贵卒,年七十。赠泾国公,谥武勇。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B.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C.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D.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贵出身低微,作战勇猛。他以燕山卫一名士兵的身份随从成组起兵,因为作战勇猛,不断累积军功,从昌国卫指挥同知一路升官,曾经升至总兵。

B.蒋贵身处高位,心系士兵。因为所管辖的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请增加军士的月粮。英宗很生气,于是他被召回担任右都督。

C.蒋贵身经百战,深受朝廷信赖。阿台侵犯庄浪时,侍郎徐晞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而弹劾了蒋贵,但是朝廷明察秋毫,追究了徐晞,并没有问责蒋贵。

D.蒋贵智勇双全,立功边塞。在征讨阿台时,他不仅分兵为两翼,而且还派一百名骑兵登上高处布为疑兵迷惑敌人,迫使敌人远遁,从而平定西部边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2)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惊马,马尽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跪拜:从表达礼敬到自示卑贱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跪礼的涵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嬗变。唐宋之前,中国是没有椅子的,只有一种叫做“胡床”的坐具,是贵族才使用的奢侈品。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我们现在熟悉的高型坐具,如交椅、靠背椅、高凳等,都是在宋代才开始普及开来的。唐代时虽然已出现椅子,但应用不广,只限于贵族与士大夫家庭。

高型坐具的出现,改写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方式。在席地而坐的先秦时代,中国人通行跪拜礼,跪拜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正规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席,跪礼不过是挺直上身,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答谢。这个时候的跪拜礼并没有包含尊卑之意,臣拜君,君也拜臣。跪拜只是相互表达礼敬与尊重。 

秦汉以降,君臣之间方有尊卑之别,体现在礼仪上,臣拜君,君不再回拜,但尚要起身答谢。到椅子出现之后,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改变,跪拜的动作更是带上了强烈的尊卑色彩——从椅子上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 

也因此,除了“天地君师亲”,宋人基本上不用跪礼,迎别待客一般都是用揖逊、叉手之礼。宋朝臣对君,当然也有需要隆重行跪拜礼的时候,但那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场合与仪典上,如每年元旦、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自然是极尽繁文缛节。至于君臣日常见面礼仪,当是揖拜之礼。

从元朝开始,带屈辱、卑贱性质的跪礼才推行开,清廷更是变本加厉,不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众臣也必须跪着听训。至此,跪礼原来所包含的向对方表达礼敬与尊重之意已经淡化,而下跪者自我示卑、示贱之意则日益凸显出来。 

从宋至清,跪礼的变迁,不过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而已。如果比较宋代与清代的精神风貌,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宋代士臣敢振言告诫皇帝:“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至于廷争面折之事,更是不胜枚举。而清代的士大夫已经全无宋人风骨,竟以获得在圣上之前自称“奴才”的待遇为荣。 

士大夫已是如此,草民更不用说了。宋代的平民见官,尽管也讲尊卑有序,但大体上还可以维持尊严,见多识广的京城之民,更是不畏官长,常抓着官府的短处不放,跟官长争长短,也不给官长好面色看,急了就写检举信,或者到京师的直诉法院——登闻鼓院控告。而清代的平民,不但见官得先跪拜叩头,老百姓向衙门呈交诉状禀词,都以“蚁”或“蚁民”自称,官府称呼其治下小民,也直接叫“蚁”。人民在官府面前表现得如此卑贱,只怕是前所未见的。 

古人说,“礼者,时为大”。礼仪的应用,还是以顺应时宜为第一要义。基于此,支持对跪拜礼的恢复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有删改)

1.下列具体语境中的跪拜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覆灭后,文天祥被元人俘至大都,文天祥向蒙元丞相博罗只长揖不跪拜,既表现他不向敌人屈服的民族气节,又体现了中国文化基本的待人礼节。 

B.当前古装戏从春秋剧到清宫戏,朝臣见到天子一律伏在地上叩头三呼万岁,君主高高在上岿然不动,这是违背跪拜礼的传统的。 

C.《红楼梦》中元妃省亲,当元妃凤辇到荣国府门前,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一律跪拜叩头,起身迎元妃入堂后,元妃再请贾母上座,拜见祖母,这是先行君臣之礼,再行家族之礼。 

D.西汉的张禹,曾是汉成帝的授业师,后任宰相,治理出西汉后期少有的中兴盛世。致仕家居后病重,成帝亲自探望,并在张禹床前行跪拜之礼,表现成帝对功臣的体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在先秦时代,跪拜是人际之间通行的礼仪,就是正常的坐姿,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答谢,因此没有尊卑之别。 

B.唐宋之前中国没有椅子,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唐代时虽然已出现椅子,但应用不广,只限于贵族与士大夫家庭。 

C.宋朝君臣之间除了极庄重的场合与仪典,臣子对君王才实行跪拜礼,一般日常见面只是行揖拜之礼。

D.宋朝大臣敢于告诫君王天下非君王一人之天下,敢于当面指责君王过错,而清朝大臣已经由臣变奴,甚至以获得在圣上之前自称“奴才”的待遇为荣。 

3.下列对具体情境中的跪拜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元朝以后直至清朝,跪拜礼由过去表示对对方的礼敬与尊重之意渐渐变成君王现实威严或者臣子自我示卑、示贱之意。 

B.秦汉以后直至唐宋,跪拜礼渐渐由人与人之间正常礼节交往带上了强烈的尊卑色彩,这体现了时代精神的蜕变。

C.宋代百姓在官员面前大体上能保持自身尊严,更是不畏官员,敢于跟官员较长论短,甚至向上一级部门申诉,而清朝百姓见官须跪拜叩头并自称“蚁”或“蚁民”。

D.在跪拜已含有强烈的尊卑含义之后,人们从下跪的动作自然而然地就会联系到“屈辱”“卑贱”,这时候再来提倡回复跪礼,肯定是不合时宜的。 

 

查看答案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