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高考成绩下来后,小蔡同学的成绩刚够本省二本段...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高考成绩下来后,小蔡同学的成绩刚够本省二本段,她犹豫不决:上二本,就得到偏远地方,将来就业就可能留在那里;要上高职专科,一辈子可能就是蓝领,难以出人头地;如果复读,又担心明年上不了一本,白白耽误一年。

假如你是小蔡的同学,请帮她做出选择,明确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给小蔡的一封信 小蔡:你好! 得知你高考的分数,我很理解你的犹豫与顾虑。作为同窗三年的好友,我想跟你说说我的看法。 上二本,嫌地区偏远;上专科,忧地位低下;复课,怕白费时光。可是,人生哪有十全十美?人生何处不是有舍有得?凭着我对你的了解,你是个要强之人,勤奋刻苦,不言放弃,今年的成绩绝对不是你的最强实力。相信我,再战一年,卧薪尝胆,谱写新篇! 当今社会,高学历代表高智商,高水平。它会让你站在更高的平台,更好地绽放人生的风采。我们都希望能考上一本,实现人生理想,在高端的学府里汲取知识的雨露,从而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你如果委屈自己去一个偏远地区,就算上了二本,不快乐地学习,岂不后悔?如果用本科分数上个专科学校,又不甘心。 与其在进门之后后悔,不如果断地在门前驻足。因为你清楚,这两扇门内没有你想要的风景。而复读,则会让你积蓄力量,打开另一扇门,而门后的风景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 复读就是积蓄力量,定会让你厚积薄发。回顾历史,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灭吴国;刘邦忍辱负重,奋勇抗争创立大汉。再看今天,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两次落榜,却信念不倒,最终考取北大。估了630多分的大庆考生李洋决心复读,只为上清华。宁可复读一年,走个理想大学,也不能轻率选择,给最美好的青春留下遗憾,给大学毕业就业留下麻烦,给生命价值的实现埋下隐患! 复读一年,因为害怕失去,你定会格外珍惜,百般努力;复读一年,因为没有退路,你必定破釜沉舟,全力以赴;复读一年,因为学识更多,你必定不断超越,厚积薄发。我知道你一定会为了心中的理想大学,夙兴夜寐,焚膏继晷。 有父母做强大的后盾,有朋友给大力的支持,有自己刻苦不懈的努力,再战一年,怎能不如愿以偿?不要叹息人生不顺,不要抱怨复读太苦,不要担忧未来不定,轻松上阵,定能名题金榜! 小蔡,你听到自己心底的呼唤了吗?那闪光的名牌大学正向你微笑,那美好的前途正向你招手。男子汉,应当机立断!男子汉,要敢于再战! 祝:得偿所愿! 你的同学:** 【解析】 试题分析:立意提示:①上二本:“好儿女志在四方”,自己的人生选择也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肩负起青年人的责任;②上高职:要有正确的名利观,能有一技之长,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成功;③复读:厚积才能薄发,人应该对自己有信心。(要求:鼓励为主,语言得体,切合材料,自圆其说。对于妄议高考乃至教育本身,空谈理想、坚强、主见者,一律以不及格论处。) 补充说明: 本题贴近生活,对于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本题审题难度不大,人人有话可说。根据题目要求,必须注意“你是小蔡的同学”“帮她做出选择,明确你的态度”这两点提示。写作时一定要把自己定位为小蔡的同学,切不可把自己当作小蔡或者老师、家长等。在阐述自己的看法时,一定要针对三种情况明确态度,给小蔡明确的建议,不可模棱两可,最后让小蔡自己做出选择。 考生可以针对三种观点逐一进行分析,可以支持或否定,必须阐明道理。但又不可枯燥地分析,而应利用事例、引用、对比等方法使得文章生动起来。 第一种观点:上二本,就得到偏远地方,将来就业就可能留在那里。 支持上二本者可以强调学历的重要性,偏远地方更能锻炼人,激发人的才智与激情。反对上二本者则可以谈将就的二本,不符合心中所愿,不如不上。 第二种观点:上高职专科,一辈子可能就是蓝领,难以出人头地。 支持上专科者可以说:一技之长远比一个学历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努力,蓝领中也可以出精英。反对上专科者则可以说:当今社会学历就是一个人能力的标志,考上本二不容易,不可以屈身降低要求。本科和专科在社会上的起始平台是不同的,会影响未来的人生之路。 第三种观点:如果复读,又担心明年上不了一本,白白耽误一年。 支持复读者可以说:既然眼前的大学不尽如人意,为何不复读一年?复读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证明自己,让自己以更强的实力去考取更好的大学。反对复读者可以说:应该珍惜自己眼前上大学的机会,下一年高考的改革及自己的成绩均不可预知,还是早毕业早就业为好。 本题非常适合用第二人称对话体。考生只要明确了自己的态度,就可以和小蔡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他做出选择。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我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志中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如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或许,               。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

①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  ②只有雪野的空旷      ③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 

④才能凸显生命的充实        ⑤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  ⑥只有雪天的凄冷

⑦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A①⑦③②④⑥⑤   B③①⑦②④⑥⑤  C①⑦③⑥⑤②④   D③①⑦⑥⑤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上,全球网络界的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B.第十四届中运会将在湛江举行,有关部门表示要精心施工、科学规划,为运动员提供设备一流的场馆和舒适的配套环境。

C从民族层面来说,中国年反映的尽管是中国人民一直抱有的强烈的大团圆意愿,还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那种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D.我国即将出台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和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使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灿鸿”过后,杭州西湖迎来纯净的落日和透明的夜晚,苏堤、白堤,保俶塔、雷峰塔,沐浴在瑰丽的黄昏和迷离的夜色中。“人间天堂”果然          

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才能成为           的人民公仆。

安徽宁国籍小伙官东此次当选“中国好人”,        。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中,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无私无畏让出自己的装备,把生还的机会给予遇难者。

A.名副其实   实至名归   名不虚传     B.名不虚传   名副其实   实至名归

C.名不虚传   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     D.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掌眼

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而,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

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的名人字画不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时,都要请金辨芝去搂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高兴,去大相国寺后头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副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巧冯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俩人就到了骑河镇。

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副《古道青藤图》:“辨芝兄,您给搭个眼儿。”

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烟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

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

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呼噜呼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

“二……二百块钢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始发喘。

“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

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

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

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打开封。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查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

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

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

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依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

“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

“我如果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

“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

“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忽然说。

“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

“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在作疼的眼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

“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得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

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

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

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两段介绍了陈四仙、金辨芝的职业、爱好、两人的关系,暗示了时代背景,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B陈四仙“顿时呼吸粗了起来”“嗓子里嘶嘶开始发喘”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刻画出他担心所买的画是赝品的心理活动。

C陈四仙“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是他的肺痨犯了,既与上文呼应,又照应了下文陈四仙吐血和金辨芝说出实情等情节,金辨芝说出实情,体现了他善良的性格。

D金辨芝为了不让《古道青藤图》的真迹落入日本人手中,趁人不备用银针刺瞎了双眼,就可以不为日本人办事,既保住了《古道青藤图》,又保住了陈四仙的性命。

E小说叙述采用了顺叙的方法,时间跨度长,这样更容易表现陈四仙与金辨芝的友情,突出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对友情的歌颂。

2.小说中的金辨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小说结尾陈四仙落泪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分析。

4.小说以“掌眼”为题,有何妙处?请从多角度加以探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