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

(3)《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评分建议:共8分。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看清题目要求,认真作答,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要特别注意如下字词:“作客”、“盈”“砺”。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

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

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1.“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具体指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

宇文测,字澄镜,太祖之族子也。高祖中山、曾祖豆颓、祖骐驎、父永,仕魏,位并显达。

测性沉密,少笃学,每旬月不窥户牖。起家奉朝请、殿中侍御史,累迁司徒右长史、安东将军。尚宣武女阳平公主,拜驸马都尉。及魏孝武疑齐神武有异图,诏测诣太祖言,令密为之备。太祖见之甚欢。使还,封广川县,邑五百户。寻从孝武西迁,进爵为

太祖为丞相,以测为右长史,军国政事,多委任之。又令测详定宗室昭穆远近,附于属籍。通直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大统四年,侍中、长史。六年,坐事免。寻除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行汾州事。测政存简惠,颇得民和。地接东魏,数相钞窃,或有获其为寇者,多缚送之。测皆命解缚,置之宾馆,然后引与相见,如客礼焉。仍设酒肴宴劳,放还其国,并给粮饩,卫送出境。自是东魏人大惭,乃不为寇。汾、晋之间,各安其业。两界之民,遂通庆吊,不复为仇雠矣。时论称之,方于羊叔子。或有告测与外境交通,怀贰心者。太祖怒曰:“测为我安边,吾知其无贰志,何为间我骨肉,生此贝锦!”乃命斩之。仍许测以便宜从事。

八年,金紫光禄大夫,行绥州事。每岁河冰合后突厥即来寇掠先是常预遣居民入城堡以避之测至皆令安堵如旧。乃于要路数百处并多积柴,仍远斥候,知其动静。是年十二月,突厥从连谷入寇,去界数十里。测命积柴之处,一时纵火。突厥谓有大军至,惧而遁走,自相蹂践,委弃杂畜及辎重不可胜数。测徐率所部收之,分给百姓。自是突厥不敢复至。测因请置戍兵以备之。十年,征拜太子少保。十二年十月,卒于位,时年五十八。太祖伤悼,亲临恸焉。仍令水池公护监护丧事。赠本官,曰靖。

测性仁恕,好施与,衣食之外,家无蓄积。在洛阳之日,曾被窃盗,所失物,即其妻阳平公主之衣服也。州县擒盗,并物俱获。测恐此盗坐之以死,乃不认焉。遂遇赦得免。盗既感恩,因请为测左右。及测从魏孝武西迁,事极狼狈,此人亦从测入关,竟无异志。子该嗣。历官内外,位至上开府仪同三司、临淄县公。测弟深一代良臣

史臣曰:宇文测昆季,政绩谋猷,咸有可述,其当时之良臣欤。(原文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岁河冰合后/突厥即来寇掠/先是/常预遣居民入城堡/以避之测至/皆令安堵如旧

B.每岁河冰合后/突厥即来寇掠先/是常预/遣居民入城堡以避之/测至/皆令安堵如旧

C.每岁河冰合后/突厥即来寇掠/先是/常预遣居民入城堡以避之/测至/皆令安堵如旧

D.每岁河冰合后/突厥即来寇掠/先是常预/遣居民入城堡/以避之测至/皆令安堵如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驸马都尉,官职名,掌管副车之马。我国东汉以后称帝王女婿为“驸马”,即因驸马都尉而得名。

B.除、拜、加、转,表示古代官吏的授职或调动的情况;伯、公,指的是爵位,从等级看,公高于伯。

C.突厥,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也是世界历史上古老的民族之一。

D.谥,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身份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称号,叫谥号,即用一两个带歌颂褒扬性质的字对死者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测出身官宦,家世显赫。从高祖宇文中山到父亲宇文永,都任职北魏,地位显达;他本人是皇族子孙、宣武女婿,一生任职众多;弟弟宇文深,一代良臣;儿子宇文该继承爵禄,历任官职,地位尊崇。

B.宇文测性格沉稳,施政仁厚。他年少读书时礼相待,使东魏人大受感动,从此以后两界百姓,安居乐业。

C.宇文测戍边有方,足智多谋。在绥州时,面对突厥的入侵,他命令事先在重要道路上堆积柴草的地方同时点火,使敌人误以为大军到来而溃逃,己方收获无数。此后,他请求朝廷加强防备常常十天整月地目不窥园;在汾州任职时,对前来侵掠的东魏人,他像对待客人一样以礼相待。

D.宇文测为人宽厚,颇得人心。在洛阳的时候,他宽容了偷他妻子衣服的盗贼,使这个盗贼受到感化,在西迁入关,事情极其窘迫的情况下,这个盗贼伴随在他身边,一直忠心耿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测为我安边,吾知其无贰志,何为间我骨肉,生此贝锦!

(2)测恐此盗坐之以死,乃不认焉。遂遇赦得免。盗既感恩,因请为测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传奇小说始于唐代,它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典小说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

“小说”一词始见于《庄子》:“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指的是琐碎的言论,内容如何,不得而知。西汉刘歆在《七略》中提及“小说家”的名称,但所之书后世不传。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给“小说家”下了定义:“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文言传说故事或名人轶事的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到了唐代,出现了记述奇闻异事的文言短篇小说,名唐传奇。传奇小说产量丰富,除了《聂隐娘》外,代表作品还有《虬髯客传》《莺莺传》《南柯太守传》《柳毅传》《李娃传》《红线传》《章台柳传》《长恨歌传》《霍小玉传》《梅妃传》《枕中记》等。这些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和典故,常为后世文人所用,宋元明三代不少戏剧故事,都是在唐传奇的基础上继续演绎创作出来的。

传奇小说的主人公不尽是鬼神,而多是人。或是才子佳人,或是英雄侠客,总之,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性格的人。比如《聂隐娘》和《红线传》,主角是参与到地方官吏斗争之中的刺客侠士,反映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各股地方势力之间相互斗争仇杀的社会现实;再如《李娃传》和《霍小玉传》,主角是情路坎坷的世族子弟和妓女,反映了唐代士人以迎娶大家闺秀为荣的等级森严的婚姻状况。大唐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为传奇小说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创作空间,使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浓的现实和时代气息。

虽然传奇小说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但加入了很多纯粹想象的元素。比如《聂隐娘》中描述隐娘与精精儿打斗,说是有红白两面旗帜在床的四周击打旋转,后有一人从空中掉下来。又描述空空儿的神术,说是人不能看见他的变化,鬼不能跟随他的踪影,他能从虎穴进入阴间,能用无形攻击有形。再如《梅妃传》中描述梅妃的魂魄进入唐玄宗的梦境,诉说皇上逃难时,自己死在乱兵手中,有人把她安葬在梅树下,随后玄宗前去挖掘,果然找到尸首。这些记述都超越现实,既惊悚又刺激,要说这些可能没多少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只能说是纯粹瑰丽奇特的想象而已。

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发现《幽怪录》中诸多篇章已经残缺,但编者却认为残缺亦无妨,因为无关风教。明人、清人比较注重道德教化,做文章要有社会意义,即便言及怪力乱神、奇闻异事,也要奖善惩恶,而唐人,是真爱浪漫,爱作不受现实羁绊的无边无际的想象,一面描写现实社会中的人,一面却赋予他们高于现实的特质,不论有无实际意义。

(节选自梁晓菲《从<聂隐娘>看唐传奇》)

1.下列关于原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小说有根本的区别。

B.唐传奇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很多创作素材,宋元明三代不少戏剧故事,都能看到唐传奇的影子。

C.反映了唐代等级森严的婚姻状况这一主题的唐传奇,其主角多是情路坎坷的世族子弟和妓女。

D.因为和道德教化无关,清代编撰《四库全书》时,依旧不介意把一些虽有残缺的唐传奇收录其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中提到的干宝的《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些文言传说故事或名人轶事的小说,只能算作中国古典小说萌芽阶段的作品。

B.文中提到的《红线传》《章台柳传》《长恨歌传》等唐传奇,都是记述奇闻异事的文言短篇小说。

C.唐传奇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浓的现实和时代气息,主要是因为作品中的主人公不仅有鬼神,还有人。

D.唐人真爱浪漫,他们创作的唐传奇既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也加入了很多纯粹想象的元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小说从萌芽到成熟显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发展到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文人的努力功不可没。

B.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水平,对一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有重大影响,唐代的繁荣为中国古典小说在这时期的成熟提供了巨大动力。

C.许多文学作品用超越现实的记述手法,写得惊悚刺激,可能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D.文章应该承载一定的社会意义,即便是写怪力乱神、奇闻异事,也要包孕奖善惩恶的价值取向,这种文学理念一直贯穿中国文学发展的始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以800字的文章。

美国的瓦伦达家族是走钢丝演员世家,这个家族的一位代表曾介绍说,他们在走钢丝时,心静如止水,思维不受任何干扰,只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所以总是能成功。

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大陆女科学家屠呦呦,不善交际,内心安静的她,淡泊名利,只知道老老实实做学问,终于取得了卓越成就。

古语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诸葛亮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请以“静”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必须写成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句描写生命的文字,请续写两句。要求:内容要能上下衔接,每句都要用比喻手法,使三句能构成排比句。

生命是一支箭,你必须知道瞄准什么目标和如何运弓,这样才能把弓拉满,把箭射出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