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下列诗文名句。(8选6) (6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

补写下列诗文名句。(8选6) (6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戴望舒《雨巷》) 

(4)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

(6)寻梦?撑一支长篙,                        。(徐志摩《再别康桥》)

(7)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

(8)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五岭逶迤腾细浪 (3)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4)浪遏飞舟 (5)揉碎在浮躁间 (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7)任重而道远 (8)望其旗靡 【解析】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稠”、“ 逶迤”、“颓圮”、“遏”、“浮躁”、“漫溯”、“靡”等。本题是直接填写填写上下句比较简单,考生在复习时要对诗词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切不可只识记名句。另外,答题时要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任选6句,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各题(8分)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15(1)这首词的前四句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场景?(4分)

(2)作者在词的结尾为什么发出“怪人催去早”的感叹?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3)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慎哉!

 

查看答案

用/为下面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并且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限划8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              以乱易整,不武 :替代)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C共其乏困供:供给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B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夜缒而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

D行李之往来                              夫晋,何厌之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9分,每小题3分)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 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 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一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 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D.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

B.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 .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

B.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 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