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例戏剧片段,回答小题(10分)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

阅读下例戏剧片段,回答小题(10分)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 拉 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在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 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她对丈夫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对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拘束,我也不受你的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

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吗?

娜 拉 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生人?

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在一块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1.剧中娜拉说“改变到咱们在一块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娜拉所说的“真正像夫妻”指的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生人”指的是谁?对比二者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指的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 2.“你的泥娃娃”指娜拉;“生人”指海尔茂。前者是因为娜拉在丈夫眼中没有独立人格,只是一个玩物;后者因为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缺乏沟通,形同路人。 【解析】 1.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海乐茂太专制,太压抑那拉,让她很郁闷,所以她渴望平等。 2.结合上下文和本题的说明,可以发现“你的泥娃娃”和“生人”分别指的是娜拉与海尔茂,娜拉这样称呼的含义也不难理解了。(6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两首诗选择了            等相同的意象,描写了            的自然景象。(4分)

答:                              ,                                      

2.两首诗都是边塞战争题材的诗歌,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答: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写下列空白,每空1分。

1.作者认为三种“态度”对人生都有价值,“           ­”当以善为最高目的,“           ”以真为最高目的,“            ”则以美为最高目的。

2.         年,第一部电影在        放映。          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电影之父”。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每小题1分。

1.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倚南窗以寄傲,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鹤汀凫渚,____________;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____________。

臣无祖母,____________;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4.故曰:至人          ,             ,       。(庄子《逍遥游》)

 

查看答案

下面是歌曲《苏武牧羊》中的一段歌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为苏武设计一段心灵独白,字数在60~90之间。(5分)

歌词: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心灵独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各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竹修:修长

B.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信:确实

C.修短随化,终于尽期:至,到

D.虽世事异殊:特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会会稽山阴之兰亭海运则将徙南冥

B.每览昔人兴感由内无应门五尺

C.亦足畅叙幽情不物喜,不以已悲

D.列坐次吾还也

3.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段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与会的人物,也写了兰亭优雅的环境和活动情况。

B.第三段写了喜欢“静”和喜欢“躁”的人,他们在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由此引发作者的感慨。

C.东晋许多名士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对他们 “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作者有深深的共鸣,表示认同,所以悲痛。

D.作为文集的“序”,作者在结尾不忘提及结集的目的,记载与会之人并收录他们赋的诗,目的是让后世读者有感于他们的情致。

4.翻译句子(10分)

(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6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