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两首诗选择了            等相同的意象,描写了            的自然景象。(4分)

答:                              ,                                      

2.两首诗都是边塞战争题材的诗歌,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悲风、寒水、战马、黄尘(1分,答对2个得1分);秋风凛冽、河水寒冷、黄沙飞舞的苦寒萧索、苍凉辽阔。(2分) 2.杨诗以战争悲壮场面铺垫,引出“寸心明白日”,表现出征人光明的内心世界和满怀豪情、立志杀敌爱国的思想感情。(2分)王诗在状写塞外苦寒的基础上,追思昔日长城一战,巧用对比,表现出诗人反战的思想感情。(2分) 【解析】 1.对比两诗意象,都有风、水、马和黄沙。这些事物都是边塞所具有的东西,所以两诗都为边塞诗,在寒秋这特定的环境中,我们感受到了苍凉、萧索。 2.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表明征人的豪情。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战争的厌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提示填写下列空白,每空1分。

1.作者认为三种“态度”对人生都有价值,“           ­”当以善为最高目的,“           ”以真为最高目的,“            ”则以美为最高目的。

2.         年,第一部电影在        放映。          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电影之父”。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每小题1分。

1.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倚南窗以寄傲,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鹤汀凫渚,____________;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____________。

臣无祖母,____________;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4.故曰:至人          ,             ,       。(庄子《逍遥游》)

 

查看答案

下面是歌曲《苏武牧羊》中的一段歌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为苏武设计一段心灵独白,字数在60~90之间。(5分)

歌词: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心灵独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各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竹修:修长

B.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信:确实

C.修短随化,终于尽期:至,到

D.虽世事异殊:特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会会稽山阴之兰亭海运则将徙南冥

B.每览昔人兴感由内无应门五尺

C.亦足畅叙幽情不物喜,不以已悲

D.列坐次吾还也

3.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段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与会的人物,也写了兰亭优雅的环境和活动情况。

B.第三段写了喜欢“静”和喜欢“躁”的人,他们在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由此引发作者的感慨。

C.东晋许多名士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对他们 “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作者有深深的共鸣,表示认同,所以悲痛。

D.作为文集的“序”,作者在结尾不忘提及结集的目的,记载与会之人并收录他们赋的诗,目的是让后世读者有感于他们的情致。

4.翻译句子(10分)

(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6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小题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内需推动的,而不是像一些美国官员所说的那么依赖出口。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和中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刚刚公布的这份研究报告与之前有关中国经济的许多说法恰恰相反。

报告负责人、经济学家艾伯特·凯德尔指出,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年均10%的惊人增长“主要是由内需推动的”。“随着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转让,贸易和国外投资无疑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与其它东亚国家的经济不同,中国的发展速度周期并不受美国经济增长和衰退的影响——而且情况恰恰相反。”他说,中国最近的通胀是“国内城乡结构问题的产物,而不是与贸易顺差或外汇储备有关的过度货币增长有关”。

而与此同时,华盛顿方面对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却是一片抗议之声,他们声称中国人为压低货币价值,为的是在出口方面占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增长。美国官员说,中国应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这样有助于缓解对出口的依赖,因为正是其对出口的依赖造成了全球贸易不平衡。

但凯德尔的报告说,中国的增长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内需推动的。他说:“美国政府的分析家应该纠正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普遍错误认识,即中国的增长依赖出口,因此也就依赖汇率——而情况并不是这样。”“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行为和长期发展的贸易和外交上的思维应有所改变,有必要把这个结论考虑进去。”

凯德尔说,鉴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出口导向型,美国就应该着力改进影响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国内因素,而不是指责中国造成了不平衡。“当然,这并不是说成功的出口增长不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要由内需推动的发展战略中,出口显然是许多关键组成部分中的一个。”

去年,凯德尔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经济的发展规模比大多数人估计的要差40%。世界银行在去年12月份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1.下列不符合凯德尔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观点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发展速度周期不像东亚其他国家一样受美国经济的影响。

B.成功的出口增长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诸多关键因素中的一个。

C.中国最近的通货膨胀是国内城乡结构问题的产物,而不是与贸易顺差或外汇储备有关的过度货币增长有关。

D.中国经济10%的快速增长完全是由内需推动的,而不是由出口推动的。

2.下列是美国政府关于中国经济的观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为压低货币价值,目的是想在出口方面占优势,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B.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亚洲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周期受美国经济增长和衰退的影响。

C.中国出口的增长造成了全球贸易的不平衡,中国应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

D.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出口,因此也就依赖汇率。

3.下列不属于凯德尔给美国政府建议的一项是               (   )

A.美国政府的分析家应该纠正关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依赖出口的普遍错误认识。

B.美国应改变针对中国的贸易行为和长期发展的贸易和外交上的思维。

C.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规模比大多数人估计的要差,没有必要恐惧中国经济的发展。

D.美国应该着力改进影响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国内因素,不要总是将眼光盯着别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