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22分) 病 人  董 黛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22分)

病 人

                                董 黛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                                                 (选自《北京晚报》)

1.开头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2.小说总共写了“她”做的4件事,请根据文意概括,并写出这4件事的共同点。 (6分)

3.小说的标题是“病人”,从全文看,①到底谁是病人?②得的是什么病?③以“病人”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6分)

4.这是一篇优秀的小小说,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其艺术特色,80字左右。(6分)

 

1.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②烘托人物的外在美和典雅的气质。 2.①电梯超载,“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②农民大伯不明白什么是“双层停”,她走出电梯送大伯。③电梯里有人对要去的地方不肯定,她主动指点。④急忙下电梯的姑娘的玫瑰花掉了,她迅速捡起追了出去。共同点:主动帮助别人。 3.①电梯上戴眼镜的女士和剩下的十余人。②冷漠、自私自利。③揭示了当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冷漠病态的关系,从而唤醒人们的良知,宁可被冷漠的人视为“病人”,也不要成为不知关心别人只知关心自己的冷血动物。 4.参考角度:写作角度独特,以小见大,把生活中最平淡无奇的事,浓缩在乘电梯这样一个平常而又独特的场景,使情节更集中,人物更突出。小说所反映的事发人深思,却没有教条的说教,褒贬也不露声色,符合小小说创作的重要法则:“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本身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点出来”(恩格斯)。以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现人物形象。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分)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1.祥林嫂去土地庙求捐门槛,写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用的是什么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

2.丧夫失子,祥林嫂经受过多次打击,但精神被彻底打垮的却是这一次的祭祀活动。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请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1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选出对“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5分)(    )

A.无所依靠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看不见他了。

B.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

C.生活没有意思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D.没有意思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2.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死去,我“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怎样理解?“我”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

 

查看答案

选出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  )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①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② 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A.;。

B.,。

C.;:

D., :

 

查看答案

下句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    〕四婶,〔    〕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    )懒(    )馋,〔    〕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

A.只有因为或或而且

B.唯独由于非即或者

C.只有因为非即或者

D.只有因为或或甚至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B.老师为我们订复习资料,可我身边没有钱,连借几位同学,也都没有,百无聊赖,只得请假回家。

C.这几天天气闷热,上床以后总是惴惴不安,难以入睡。

D.前有警车当道,后有群众追赶,歹徒走投无路,扔下凶器,向警察投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