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聪明人,文中哪句话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

2.王熙凤说林黛玉“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主要迎合了哪些人的心理?

3.文中王熙凤先后两段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4.王熙凤和两“携”一“拭”是否对黛玉有真情?这些动作含有什么感情?

 

1.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2.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黛玉和贾氏三姐妹。 3.善于察言观色、权变逢迎的性格特点,阿谀、奉迎、讨好贾母的心理状态。 4.非对黛玉有真情。其目的是讨好贾母,赢得她的欢心。 【解析】 1.看哪句话能够迎合在场的所有贾家人的心理。 2.王熙凤迎合的是贾家的主人和林黛玉,可找一找贾家哪些主人在场。 3.可根据王熙凤说话的内容和感情的变化用合适的词语概括她的性格和心理。 4.可从王熙凤看贾母的脸色行事判断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描写林黛玉的是( )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②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④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⑤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⑥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⑦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⑧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①④⑦

B.⑥⑧

C.④⑥⑦

D.②③⑤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B.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

C.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D.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盛,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B.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涌路,直接出大门的。

C.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陴胃。

D.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造(chì)盛(fǔ)宫(tāo)规(ju)

B.两(yè)度(cǔn)翠(wò)钗(chuàn)

C.纳(hǎn)弱(què)杜(zhuàn)沐(guàn)

D.视(chēng) 顽(hān)嬷嬷(mómo) 懒(bèi)

 

查看答案

近来,南京准备移栽数百棵树龄百年的法国梧桐树,为地铁三号线的建设让路。梧桐树是南京标志之一,是当地人引以为自豪的一道风景。树龄较大的树移栽后存活率很低,但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状况也给百姓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而采用增加下挖深度避免大树遭损的做法,又使建设成本大增。

一方面是耗资上百亿的特大利民工程,一方面是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梧桐树,孰去孰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①观点鲜明;②运用反问手法阐述理由;③不超过5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