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节选) 蔡元培 一曰抱定宗...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节选)

蔡元培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性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为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有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而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1.文章说“一曰抱定宗旨”。那么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答:                                                                        

2.根据文章的主旨,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和感情。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答:                                                                        

3.蔡元培先生在这里指出的北京大学多年来的弊端,这弊端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请你探究一下,产生北京大学多年弊端的原因是什么?

答:                                                              

 

1.宗旨:为求学而来,爱惜光阴,孜孜以求,研究高深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守的基础。 2..恳切告诫青年学生应当努力学习,珍惜大好光阴,为将来的生活和事业奠定基础。 3.弊端是: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读书,多以实惠取巧为主,不研究学问;教师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原因是:①做官发财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②学校办学宗旨不明,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日趋庸俗化。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小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梳理能力。梳理文段要善于抓住关键词, 节选的这一节从首句到“宗旨既定,自趋正轨。”主要围绕着学生来北大的目的谈,要求学生“非为做官,非为致富,而求学而来。”接着,谈了珍惜光阴,发愤苦读,精学业,养美德,不误人,不误己,为未来“植其基”。最后再次指出以上的“宗旨”是正大的宗旨。 2.作者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假象不精于学业,不美于德行的情况下,未来的种种唐突之事,引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在北大努力学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学子的殷殷期盼和谆谆教诲之情。 3.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探究能力的综合题 第一问容易回答,有明显的引导语“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下面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阐述;第二问则要结合历史知识和文本内容作出分析。造成北大当时腐败的原因,无非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这样思考,问题就容易回答了。外部因素主要是当时国家混乱,官僚主义盛行,加上封建思想中,为官为正道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去北大为做官发财就好理解了;从内部看,北大内部也没有明确自己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这样庸俗注意抬头也就很自然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另写一句话,要注意句中划线的字。

例句: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贻误国家。

仿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有哪些?试指出错在哪里。

①有些人把入党看作做官的终南捷径,这种思想和共产主义是毫不相干的。

②我为这事花了很多精力,虽然没办好,却问心无愧

③面对这种混乱腐败的现状,我们能够无动于衷吗?

④小张帮助李老师的东西搬上七楼,这是小张责无旁贷的责任。

⑤老同学之间,可得开诚布公,不许隐瞒实情啊。

答: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入法科者尽可肄业(肄业:就学)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

B.二曰砥砺(砥砺:培养)德行。

C.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商榷:商讨)可也。

D.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详悉:详细知道)。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sāi)责(yí)误孜(zī)以求

B.商(què)(mǐ)谤(xiān)为人知

C.当(zhóu)相(xù)大有(pì)益

D.訾(lì)敷(yǎn)有案可(j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为学与做人(有删节)

梁启超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为学做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者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应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就是专门学识。但专靠这常识和学识还不够,还须养成总体智慧,才能得有根本判断力。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怎么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人生观怎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则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 。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刚强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刚强难。自己做不起自己主,还有何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意志磨练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目的,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1922年12月

(选自《阅读名篇——中外演讲辞卷》)

1.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和论证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最后两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