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后 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后 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得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1.颈联两句,以时间的推移来分叙二景,是哪两景?请简析。(3分)

2.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下笔处处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有意、物有情的?(4分)

 

1.①晨景、晚景。(1分)②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2分)这两句表明时间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景色之美。润字从薄字看出,喧字从迟字看出,写景极细。 2.①人有意: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忆”“怜”点出诗人对再游之地的爱怜之情,将“寺”“桥”两字提到句首,突出了游览之地,加深了情感。(2分)②物有情:额联运用拟人手法。自从上次游览了之后,美好的江山也好像在那儿“忆”着我,“等待”我的再游:花也绽放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我再次登临。仿佛江山花柳都在等待着作者,奉献自己的美。(2分) 【解析】 1.答此题关键是抓住“薄”和“迟”两个字,晨光薄如轻雾,迟是指日光迟,也就是暮色迟。 然后要把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翻译一下,从翻译中可体会作作者的写景特点。写景之细令人惊叹。 2.答此题也要找出关键词,如“忆”“怜”,重点分析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再者要点出写作手法。 附鉴赏: 此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后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减愁之感。全篇景象鲜明,理趣盎然。“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忆”着诗人,“等待”着诗人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诗人再度登临。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细细品味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正如清人薛雪说“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一瓢诗话》)。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在概叙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出,写景极细。”(《杜诗镜诠》引张上若评语)“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意思是:“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表面看来好像仍是赞美这儿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这首诗写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来表现这样的情感。正因为如此,诗句感人更深。诗采用散文句式,而极为平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释褐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狱,逮者千五百人,有司不能决,湘受诏按鞫,事随以白。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荐其能,迁太仆寺丞,充度支巡官。会诏下东封,与刘蟠同知泰山路转运事。又为河北转运副使。湘经度供馈,以能干闻。

明年,契丹入寇,王师衄于君子馆,敌兵乘胜据中渡桥,塞土门,将趋镇州。诸将计议未定。湘为田重进划谋,结大阵东行,声言会高阳关兵,敌以为然,即拥众邀我于平虏城。夜二鼓,率兵而南,径入镇阳,据唐河,乘其无备破寨栅。及敌兵觉。悉遁走。端拱二年,选为将作少监。

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时有群盗聚西山下,谋断澶州河桥,入攻磁、相州,援旗伐鼓,白昼抄劫。邻郡发兵千人捕逐,无敢近。湘择州军得精锐三百人,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转运使王嗣宗以状闻,诏复旧官。湘以忻州推官石宗道、宪州录事胡则为干职,命以自随,所至州郡,勾检其簿领焉。二人后皆历清要。明年,王超等率师趋乌白池,抵无定河。水源涸绝,军士渴乏。时湘已辇大锹千枚至,令凿井,众赖以济。 

真宗即位,入为右谏议大夫。复充河北转运使,属郡民有干酿,岁输课甚微,而不逞辈因之为奸盗。湘奏废之。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又役民为步递,湘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会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收其利以资军用。湘言非便,遂止。

咸平二年,入为户部使。受诏详定三司编敇,坐与王扶交相请托。擅易板籍,责授将作少监。

四年,卒,诏遣其子希颜护丧传置归乡里。

(节选自《宋史·索湘传》,有删改)

注:①释褐:指初入仕。②按鞫jú:考查,审讯。③衄nǜ:挫败。④援:持。⑤干职:办事官。⑥历清要:历任清要的职位。⑦辇:运送。⑧输课:纳税。⑨不逞辈:不法之徒。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州有大狱:案件

B.与刘蟠同泰山路转运事知:掌管

C.即拥众我于平虏城邀:迎候

D.王超等率师乌自池趋:赶赴、前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收其利资军用德州旧赋民马给驿

B.王师衄君子馆即拥众邀我平虏城

C.又河北转运副使湘田重迸划谋

D.夜二鼓,率兵南即掩击尽擒之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索湘精明干练的一组是  (3分)

①湘受诏按鞫,事随以白       ②结大阵东行,声言会高阳关兵  

③谋断澶州河桥,入攻磁、相州 ④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

⑤二人后皆历清要             ⑥收其利以资军用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索湘有管理才能,在封禅典礼期间,他掌管供给,以能干闻名;索湘善于出谋划策,镇阳、唐河一役,采用他的声东击西之计,成功捣毁敌营。

B.索湘因全擒盗匪而官复原职。西山脚下,盗匪猖獗,竟连实施追捕的士兵们都心生畏惧,索湘率精兵突袭,生擒这帮盗匪,索湘也因此官复原职。

C.索湘处事务实,积极革除流弊。他任河北转运使时,当地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索湘上奏,堵住了这里面的漏洞。

D.索湘爱民,任河北转运使时,纠正了德州滥用民力的做法,受到好评;索湘对自身要求不严,曾先后因侵占公物和为家人谋取私利而遭到处罚。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居无何,有讼其擅易库缣以自用者,坐授膳部员外郎、知相州。(4分)

(2)侦其入境,即掩击而尽擒之。 (3分)

(3)时湘已辇大锹千枚至,令凿井,众赖以济。(3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说实在的,我没太看过国外的童话书,也不太看文学书。                  

                        ,这根本就是我胡乱编造的书,他们还都点头,说:“我也看过,我也看过。”                 

①我有一次参加作家大会,问其他作家在看什么,他们老说一些根本没听过的书,轮到我说的时候,我就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娅》

②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参加作家的聚会了

③我觉得真正的作家就不能看别人写的文章,因为文学创作就是把你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给别人看,和别人共享

④别人写的是别人的生活,你一看到就不由自主地模仿,到你这儿就成二手货了

⑤当作家的看生活就行了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

D.在哈尔滨举办的日本电影周以及后来在我国其他城市陆续上映的几部日本影片,都是近几年日本电影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A.变幻莫测 

B.扑朔迷离 

C.莫衷一是 

D.呼之欲出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息/跷 业/污渍纤维/

B.默/酿/赘/连

C.隐/横要/伏/

D.哽/笑靥提防/河堤与其/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