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9分,第小题3分)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将传统的常...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9分,第小题3分)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将传统的常态文学与新兴的媒体相连,融合成崭新的文艺样式,而今已变成一个社会热点。时下,“手机文学”正符合这样的趋势,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使传统的文字在新的媒介平台上焕发青春。

    什么是“手机文学”?简言之,它是以手机为传输和阅读平台、以语言文字为信息承载方式的文艺表现手段,是继网络文学之后的一种新文学形式。它也是技术时代的产物,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技术革新与精神需求的结果。2000年初,一位日本教师用手机连载的方式发布他的小说《深爱》,开创了手机文学的先河。2006年以来,随着手机3G技术和智能掌上阅读系统的日益整合与普及,手机文学逐渐突破了短信体裁的制约,其在线浏览方式和互动效果已显著增强。它不仅成为文字的“阅读”平台,而且透过电子书、博客、播客、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介在手机上的移植,手机文学正发展成一种集文学创作与发布、转载与传播、阅读与评论、反馈与回应、娱乐与监督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众文学样式。同时,“全媒体”的概念也在近年日渐升温。所谓的“全媒体”是指传统媒介与新的媒介形式的整合局面。其主旨在于,通过媒介形式、内容、渠道、功能等一系列元素的全方位融合,达到传统媒介与新媒体“1+1>2”的共赢。作为传统的文学与最新的移动传播媒介的融合,手机文学正一步步应验着全媒体的神话。它使传统文字的底蕴焕发时尚的魅力,也让移动的媒介承载视听之外的文学所带来的那份厚重而幽深的文化意境。

    的确,当代文化太需要文字的介入。尝遍了视听文艺那过眼云烟般的浅薄感,今天的大众迫切需要一种直抵心灵、浸透心脾的审美沟通。而作为传统的文学,那种长篇大论、循规蹈矩、起承转合、意味悠长的作品已难以适应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的零散化时空观念与快节奏的阅读需要。于是在新的历史境遇下,手机文学呼之欲出。其中的精品摒弃了传统文学“整体化”、“全方位”的描述,只通过某个绝佳的视点、巧妙的角度设计,运用“惜墨如金”的笔法、令人惊叹的笔调直抵心灵的敏感处。因此,其特点应是以小博大、精彩中凸显文字的爆发力、峰回路转之间使读者心生顿悟、三言两语能映出视觉上的美感、言语中的留白又能让人处处回味无穷。

    就当今的大众文化理论来说,手机文学正符合时下方兴未艾的后现代语境。现代主义依靠空间相隔与时间相继的“线性”文化逻辑,已逐渐向“零散化”、“平面化”、“仿拟化”的后现代气脉聚拢。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向后现代的“微型叙事”转变。人们愈加零散化的时空状态必定需要同样零散的“微叙事”来填补。一时间微小说、微阅读、微电影、微新闻、轻博客、微博等文化概念大行其道。当代文化“微薄”之至,其中独少了“厚重”二字。不论历史还是文化,都需要“厚重”来承载它的精神和灵韵。这其中,“文学”的力量不可或缺。如此,手机文学的兴起是时代的必然。

(选自《 光明日报 》2011年月4日,略有改动)

1.下列有关“手机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文学”是技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将传统的常态文学与新兴的媒体相结合,使传统的文字焕发出新的活力。

B.“手机文学”是继网络文学之后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以语言文字信息为承载方式,手机只是这种文学形式表达的凭借和媒介。

C.随着手机功能的提高,手机文学渐渐突破了短信体裁的制约,如今它已经发展成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众文学样式。

D. 手机文学与传统文学“整体化”、“全方位”的描述不同,其中精品在表达上“惜墨如金”,角度设计巧妙,视点绝佳,能够触动人的内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手机文学”之所以能够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就是因为它能够使传统的文字焕发青春。

B. 随着人类技术革新和精神需求的需要,手机文学应运而生,日本教师用手机连载的方式发布的小说《深爱》,开创了它的先河。

C. 要达到传统文学与新媒介的共赢就需要通过媒介形式、内容、功能等一系列元素的全方位融合,这也是“全媒体”的主旨所在。

D. 传统的文学难以适应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的零散化时空观念与快节奏的阅读需要,再加上时代技术的发展,于是,手机文学呼之欲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让移动的媒介承载视听之外的文学所带来的那份厚重而幽深的文化意境,这是传统的文学与最新的移动传播媒体融合的结果。

B. 今天的大众迫切需要一种直抵心灵、浸透心脾的审美沟通,但当今的视听文艺因缺乏文字的介入而难以实现这一使命。

C. 微小说、微阅读、微电影、微新闻、轻博客、微博等文化概念能够大行其道,是因为它能够适应人们愈加零散化的时空状态的精神需求。

D.手机文学顺应时代应运而生,它既符合时下方兴未艾的后现代语境,同时能够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精神和灵韵。

 

1.C 2.A 3.D 【解析】 1.本题考点是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的含义。C项时间错位,“已经发展成”错,原文为“正发展成”。 2.考点是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A项前后不是因果关系,后者是前者的作用和价值。 3.考点是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归纳要点、概括中心。D项“未然”当“已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请以“邂逅春天”为题目,写一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
要求:(1)写景要抓住特征,运用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手法;
(2)不得抄袭、套作,字数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对于“财富”,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是对“财富”的总结,请仿照再写两个句子,阐述你对“财富”新的见解。要求:体现“财富”的特点,句式相近,形成完整的排比句。(4分)
乐观是一种财富,微笑也是一种财富,最值得珍视的财富是健康。
                                                 
                                                 

 

查看答案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不超过20个字)(3分)。

调查问题

什么是幸福?

调查记录

①三轮车夫:有钱就是幸福。  ②匆忙的白领:有闲就是幸福。

③下岗工人:有工作就是幸福。 ④失去双亲的人:父母在就是幸福。

⑤捡破料的人:多捡些垃圾就是幸福。 
⑥高考落榜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

⑦双目失明的姑娘:能看见就是幸福。 
⑧轮椅上的瘫痪病人:站起来就是幸福。

⑨高三老师:每周放一天假就是幸福。 
⑩小学生:妈妈能带上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

调查结论

答:                                  

 

 

查看答案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女也不爽,__________ 。__________,二三其德。《氓》)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生死观的句子:
                                       
3.苏轼《赤壁赋》中运用夸张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5.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