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珪人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珪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议日: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日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王立礼,所以人也进:提拔

B.元庆宜伏辜:罪

C.教之不,元庆不宜诛苟:马虎

D.然后其闾墓旌:表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居礼者不法伤义 斧斤时入山林

B.仁之所利,以崇德今已亭亭如

C.今若释元庆罪以利其生臣闻求木长者,必固其根本

D.编之令,永为国典苟全性命乱世

3.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划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B.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患生而及于德也/伶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C.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D.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1.A 2.译文:据我了解,则天皇后时,同州下邦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然后把自己绑起来,投案自首。 我认为:先王制订礼义,是用来约束人们,催其上进的;严明刑罚,是用来整顿政治的。枕着武器,伺机报仇,是为人子女的孝义;惩杀罪人,防止作乱,是帝王统治天下的政纲。既然如此,那么没有孝义就不能教育人民,政纲混乱就不能严明法制。所以圣人制订礼制,梳理人们的思想,整饬法令,约束人们的行动,使这些掌管法制的人不因为礼义而废弃刑律,遵守礼制的人不因法规而妨害礼义,这以后暴乱才会不发生,廉洁知耻之风就能蔚然兴起,天下就能按正道顺利发展了。 然而,依据国家法律,杀人的人应当处死,这是国家统一的法规。执法不能两样,徐元庆应该伏罪。又据《礼》,父仇不共戴天,也是国家勉励人尽孝的教化内容;教化不能马虎,徐元庆不应被处死,但我听说从前刑罚的产生,本来是用来制止暴乱的,讲求仁德可获取益处,人们大都崇尚德行。现在元庆报杀父之仇,本意不是作乱,只是尽子女的孝道,教子属于仁德。讲仁德却得不到益处,与作乱一样都被处死,这虽叫执法不二,却不能用来教育人。在这一点,就可公开宽恕元庆的罪行。但是,如能使邪恶有了合法的产生根源,作乱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前借助礼教来周密防范作恶,它的弊端数不胜数;先王之所以严明刑罚,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如果认定元庆的孝道是正义的,而废止国家的刑法,(把这)作为将来处理类似行为的原则,国家必定会多灾多难;那么对于徐元庆的过错,不能免除责罚。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圣贤君主开始做一件事,必定考虑到它的后果,而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而必须使法律全面完备。所以说:“发扬人们的正义,势在必行。”况且因孝义而妨害公法,是仁德的人所不做的,用公法迁就私情的行为,王道就不能施行,徐元庆之所以教义高尚超过古人,正义的行为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今天如果赦免了元庆的罪行而让他快乐地活着,就是磨灭了他的德行,损伤了他的义节,就不是所说的杀身成仁,舍身全节的节操了。 依我辈所见,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按照刑律处死元庆,然后在他的墓前立碑表彰,赞颂他的美好节操,这样,可以使天下按正道顺利发展。把这个案件载入国家法律,永远作为国家法典,恭谨呈上建议。 3.D 【解析】 1.进:使……上进 2.略 3.均为介词“在”。A介词“因为”/介词“按照”。B连词/名词,“车盖”。C助词“的”/取独,用于主谓之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中充分强调“学”的重要性。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强调学习道德修养放在首位,文学技艺次之。(《论语》)

B.曹操疑忌马腾,召其入京。马腾欲趁机杀曹操,谋泄被杀。其子马超闻讯,与韩遂起兵报仇,屡胜曹兵。曹操使用反间计,使马超、韩遂自相火并,借机打败马超。(《三国演义》)

C.鸳鸯本来是贾母的丫鬟,后来被送给林黛玉。她同这位孤高自傲、动辄爱恼的贵族小姐相处得很好。尤为可贵的是,黛玉去世后,她仍珍重情感,谴责宝玉负情(当然是错怪了宝玉)。(《红楼梦》)

D.鲍赛昂夫人的情夫是葡萄牙最有钱有名的贵族,却为了20万法郎利息的陪嫁抛弃了她,娶了资产阶级小姐洛希斐特,迫使鲍赛昂夫人焚毁情书,退出社交界,隐居乡下。(《高老头》)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    )
①病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
②它从人刚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
③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
④病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
⑤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性才得以展现。

A.①⑤④③②

B.②④①⑤③

C.④②③①⑤

D.①②④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铁道部决定2010年春运期间在广州、成都两地试行实名制购票,是因为春运时票贩子倒
票、炒票的行为猖獗,给广大旅客购票带来了许多麻烦。

B.气候恶化从多方面直接显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失衡,也告诉人们如果不采取措施,工业化
就会导致人类难以逆转的绝境。

C.电影《喜洋洋与灰太郎之虎虎生威》自1月29日上映以来,创下了接近亿元票房,再次
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成为第一部突破亿元票房的国产动漫电影。

D.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

应发展和重视家庭教育。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两辆地铁列车相撞,这一事件又一次给我们的铁路运输敲响
了安全警钟,目前摆在铁路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确保旅客安全。

B.他在座谈会上一再号召部下多读书,多学一些过去不知道的事情,但是言者谆谆,听者
藐藐,几乎毫无作用。

C.为了应付高考,老师是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
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D.针对街头信笔涂鸦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

这个痼疾。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沸反盈天自鸣得意畏葸不前浅尝则止

B.安之若素义愤填膺旁稽博采繁芜丝杂

C.英雄气慨撒手人寰残羹冷灸风和日丽

D.衣服褴缕苌弘化碧万恶不赦羽扇纶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