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 经学文本的演变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

阅读下面的文字。

经学文本的演变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苟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两汉儒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大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初,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今天下传习”。由此完成了经注的统一。高宗永徽四年《王经正义》颁行后,速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其后,又有贾公彦作《周礼注疏》与《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疏》,合称《九经正义》。唐代明经科,以《九经》取士,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之别;至唐文宗太和年间,刻《十二经》,立石于国学,增加的《论语》、《孝经》和《尔雅》,均成为了教科书。

    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是对汉代以来经学的一次大总结。清代经学家皮锡瑞如此评析:“自《正义》定本颁之国胄,用以取士,天下奉为圭杲。唐至宋初数百年,士子皆谨守官书,莫敢异议矣。”也有学者认为,“正义”对经、注起了详解作用,有益于普及文化教育,但士人多以读经为敲门砖,并不以学术论争为意,从而造成了经典注疏的停滞。

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始兴,不信前人注疏,务出新义。熙宁间,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当时规定:“进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其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春秋》大义难知,不利“经术造士”;《春秋》经传言灾异,不利变法;依《春秋》大义治狱,与王安石以法治罪相冲突。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学校,作为士子惟一“经术”和科举考试标准。实际上,这是新党集体思想的结晶。“过分热衷于将一家注经之学定于一尊的作法是导致王安石失败的原因之一。”

    此后,经学文本进一步发展。朱嘉从《礼记》中选出《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清读书人的必修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为适应读书应举的需要,宋代以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教材流行于世,清代增有《弟子规》读本。

1.下列对“经学”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起源于子夏和荀子的经学,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成了一门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

B.经学在两汉时处于独尊地位,隋唐后因与科举结合而对儒家通识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

C.唐末后数百年间,《五经正义》一直是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也是天下士子谨守的官书。

D.经学文本经朱熹得到进一步发展,《四书集注》是以后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

2.下列不属于“推动了经学文本重大发展”的人和事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命孔颖达与诸儒撰定的《五经正义》在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后,遂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

B.贾公彦、杨士勋、徐彦在《五经正义》的基础上,又拓展了经学文本,合称的《九经正义》成为唐代明经科取士的经说。

C.北宋庆历后,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改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

D.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清的必修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经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被列为经学教科书是在唐文宗太和年间。

B.唐太宗和唐文宗都十分重视对儒家经典的训解、阐述,并完成了经注的统一,使经学得以发展。

C.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兴盛,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天下,其根本目的在于推翻前人经学的文本。

D.宋以后《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教材之所以流行于世,与读书人适应科举的需要有着密切关系。

 

1.D 2.C 3.D 【解析】 1. (A项“演化成了一门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不恰当;   B项由原文“两汉儒学处于独尊地位”可知“经学在两汉时处于独尊地位”不正确;  C项分析见第二段) 2.(由原文“过分热衷于将一家注经之学定于一尊的作法是导致王安石失败的原因之一。”知此项不属于“推动了经学文本重大发展”的人和事) 3.(A项“是经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表述错误;   B项“完成了经注的统一”的是唐太宗;  C项“其根本目的在于推翻前人经学的文本”不确切,意在维护新党集体,将一家注经之学定于一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听从母亲的要求,向母亲一遍有一遍地讲述摩德斯通带他去玩时听到的摩德斯通的一个朋友谈论的“漂亮的小寡妇”故事情节,说明大卫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大卫·科波菲尔》)

B.“因为大卫的母亲很胖,当她穿好衣服后,不论何时稍微用力,她背上的扣子就绷掉好几个。我记得当她抱我时,两粒扣子飞到客厅的另一端去了。”(《大卫·科波菲尔》)

C.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说明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查看答案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的思想愈深刻,我们的感受愈丰富,我们的情感愈细腻,我们借以表达思想、感受和情怀的语汇就愈需要丰富。内心的丰富会表现为语言的丰富,我们词汇的丰富和新颖(新锐),也就在一定的意义上意味着我们思想的丰富和新锐。我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锤炼来提升我们思想的品质。因为,                。

A. 锤炼思想其实就是锤炼语言      B.我们要锤炼思想,也要锤炼语言

C. 锤炼语言其实就是锤炼思想      D.我们要锤炼语言,也要锤炼思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完成2006年世界锦标赛和亚运会的比赛任务,积极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国家女排队委会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在湖南郴州体育训练基地组织国家女排集训。

B.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和经历不可能非常全面地看待客观事物,因此我们更应

该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  

C.英国贸工大臣休伊特的此次来访是为了落实和推动去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访

华时和中方达成的贸易合作计划。

 D.人们以麻木的心对待一切,以水火不相容的态度面对别人,这让我们的

社会怎么能够和谐融洽就谈不上了。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朝画家王冕幼年放牛之余常蹲在教室窗下听老师讲课,他的勤奋好学感

动了老师,于是老师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了最年幼的学生。

B.楼市“拐”与“不拐”的争论已经很久,相关部门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科

学合理地指导百姓购房,这比坐而论道更有意义。

C.据最新数据统计,在很多大中城市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

算首当其冲,有的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左右。

D.宽带上网是电信业的热门业务,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高得让市

民叹为观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金碧辉煌     萧索       秋蝉        厮叫

B.疏疏落落     传诵       搅尽脑汁     凋零

C.放荡不羁     落寞       隐逸恬适     点缀

D.意境姿态     洪流       训鸽       渲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