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因被诬陷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所做。②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③汉文:指汉文帝。
1.本诗首联第二句的关键字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5分)
2.这首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请结合后两联诗句做具体说明,注意分条作答。(6分) 

 

1.一个“悲”字,(1分)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2分)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1分)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1分) 2.(1)颈联出句要注意 “有道”和“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2分) (2)颈联的对句在说: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当世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真切地表现了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2分) (3)读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2分) (4)尾联对句中的“君”,既代贾谊,也指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 (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2.下列4个要点,分析3处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但必须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并能分析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食埃土,饮黄泉,用心一也。有卷天下,举宇内,括四海之意

B.五亩之宅,之以桑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C.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天下之民。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学于师。

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无憾,王道之始也。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请以战(作比喻)(借助)舟楫者术业有专(学习、研究)竿(举起)

B.(登)至尊养生(丧事)死(击退)匈奴君子不齿(表示极端鄙视)

C.负于道路(顶着东西) (招纳)天下之士制其(毛病,缺点)传道业(传授)

D.河内(收成不好,荒年) (继承)故业作《师说》以(留下)之不珍器(吝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师道不传也久矣!

B.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或师,或不,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位卑足羞,官盛近谀。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3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孔子是灰色的。或者说,我们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__________。这也就是和谐。
(易中天《灰色的孔子和多彩的世界》)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
⑤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⑥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A.①⑥②⑤③④

B.②⑤①⑥③④

C.②①⑤④⑥③

D.①②⑤④⑥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清明上河园成为开封旅游的新名片,它的门票上印着古香古色的汴京市井风俗画,让人们一拿到手中,就喜欢上了它。

B.“朝霞工程”是省文联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江苏文化大省的号召而联合社会各界实施一项人才工程。

C.这位前世界冠军说,当今乒乓球技术飞速发展,世界一些顶尖选手的实力非常接近,决赛时往往只差两分,甚至一分。

D.此次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挖掘爱心人物和事件,并通过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宣传,来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并奉献爱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