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10分 ) 雨夜 张 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10分 )
雨夜
张 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这首诗使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5分)
(2)诗的结尾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结合第三、四句诗,说说诗人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5分)

 

(1)意象:帘幕、竹院、孤灯、阶雨(2分),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意境(3分); (2)采用抒情手法(2分),“一夜空阶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因思乡的愁绪而彻夜难眠的孤寂的心境。“滴破”则写出了点点夜雨仿佛滴在游子心头,让其不堪思乡的愁苦(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姜太公,齐国始封国君)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缩酒之礼),寡人是徵(责问)。昭王南征而不复(周昭王晚年不理国事,巡行南方过汉水时,当地人用胶粘的船给他坐,船到江心,解体沉船,周昭王及其随行人等淹死),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楚国大夫)如师。师退,次於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不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何如?”对曰:“君惠徼(求)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齐桓公伐楚》
1.下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虞:料想。

B.师退,次於召陵。次:这一次。

C.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乘:乘车。

D.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绥:安抚

2.对下面加点虚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1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3先君之好是继        4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A.12相同,34也相同.

B.12相同,34不相同.

C.12不相同,34相同.

D.12不相同,34也不相同.

3.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国遭到齐国的侵略后,派出使者与之交涉,认为齐国没有理由攻打自己。

B.面对楚国的质疑,管仲以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周昭王死于南征途中为由,给予楚使以答复,楚使对这一答复也给了坚决的反击。

C.尽管楚国使者回复管仲的所谓的理由时非常有力,但齐国所率领的诸侯军队仍然向前行进,屈完到前方时,又让楚国的军队有所撤退。

D.屈完和齐侯检阅齐国军队时,表现得不卑不亢,委婉中带着强硬,表现出了优秀的外交能力。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5分)
译文:                                             
(2)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5分)
译文: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  )

A.《鲁宾孙漂流记》问世后立即引起轰动,但时人并不理解笛福的苦心孤诣,只当它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逗笑”之作。

B.在学习生活中,成绩优异者大都能达到心无旁骛、得鱼忘筌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C.武汉市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不仅墙内开花墙外香,而且还香飘万里。在今年8月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中,鄂籍选手陈慧佳超水平发挥,夺取金牌并打破了世界纪录。

D.登上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是(   )

A.寒碜祈祷陶冶怏怏不乐

B.渲泄怂恿脉膊逼上梁山

C.蜕变晕眩部署趋之若鹜

D.度假褶皱惆怅天理昭然

 

查看答案

以“_____________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 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外无期功强劲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3)三五之夜,明月半强,___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___。
(归有光《项脊轩志》)
(4)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