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题。 来歙传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汉兵起,王莽以歙...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题。

来歙传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汉兵起,王莽以歙刘氏外属,乃收系之,宾客共篡夺,得免。更始即位,以歙为吏,从入关。数言事不用,以病去。更始败,与嘉俱东诣洛阳。帝见歙,大欢,即解衣为衣之,拜为太中大夫。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复持节送马援,因奉玺书于嚣。既还,复往说嚣。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拜歙为中郎将。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犹豫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八年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遵道病还,分遣精兵随歙,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曰:“何其神也!”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于是置酒高会,劳赐歙,班坐绝席,在诸将之右,赐歙妻缣千匹。诏使留屯长安,悉监护诸将。十一年,歙与盖延、马成进攻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下辨,陷之,乘胜遂进。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曰:“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臣不敢自惜,诚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夫理国以得贤为本,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可任,愿陛下裁察。又臣兄弟不肖,终恐被罪,陛下哀怜,数赐教督。”投笔抽刃而绝。

《后汉书·卷十五·列传第五》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帝见歙,大欢,即解衣为衣之    衣:穿衣

B.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        素:特别

C.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    殊:差异

D.臣不敢自惜,诚恨奉职不称      诚:真诚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来歙“勇猛无畏”的一项是

①数言事不用,以病去 ②遂发愤质责嚣,欲前刺嚣

③歙徐杖节就车而去   ④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

⑤陷之,乘胜遂进     ⑥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来歙是南阳人,因为是刘氏的外亲被王莽逮捕,后来在来歙宾客的共同努力下,才算没有被杀死,更始帝时从关中到了洛阳,做了太中大夫。

B.西州是隗嚣盘踞的地方,后来来歙到了西州,劝说隗嚣归汉,但是隗嚣不听,只是让他的儿子隗恂到了洛阳,来歙很生气想杀死隗嚣,未果。

C.来歙在攻打隗嚣时,只带了二千多人,但行动神速,很快占领了略阳这个城池,并杀死守将金梁,守略阳时很勇敢,从春天一直坚持到秋天。

D.建武十一年,来歙攻打蜀地,还未进入蜀地,因为来歙的威名,有些人就派遣刺客来刺杀来歙,使得来歙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终生的遗憾。

 

 

1.A 2.B 3.C 【解析】 1.B项,平素、平常。C项,死亡。D项,确实。 2.①更始时期不被重用,离开,聪慧。②无畏。③无畏。④西州人都信服来歙。⑤勇猛。⑥向皇帝报告自己深受重伤。 3.A项,时间错误,更始帝时,来歙入关中;后来更始帝失败才到洛阳,做了光武帝的太中大夫。B项,来歙到西州有两次,第一次是劝说隗嚣归汉,隗嚣答应并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洛阳做人质;第二次来歙到西州,想让隗嚣与汉一起伐蜀,因隗嚣畏首畏尾想杀死隗嚣。D项,来歙攻占了蜀地的两座城池河池、下辨后,蜀将才派刺客刺杀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题。

通感得“道”

“妙”,在中国古典哲学、文论、画论、书论中是一重要范畴,可以称之为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关键词。“妙”的涵义有一个渐变历程。先秦时期,它偏于哲学内涵,到了汉代,开始转向审美领域,成为美中见真、诗中观道、 “妙语”开“天”、“笔补造化”的独特范畴。“妙”的本质是艺术通“道”之代言。它借助于美学的形式,最终走向“道”的哲学家园。所以,通感可以得“妙”其实也就是通感可以得“道”。“道”在我国古代一直是哲学的中心概念和最高范畴,享有万物本体的尊严,是哲学所欲洞穿的根本问题。所以,通“道”意味着通感深层的确存在有一种“哲性”品质。

通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现象。如果我们把“通感”放在中国诗学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其“通感可以得道”的哲性品格就会显得更为清晰。我们知道,艺术是“情”、“思”的表征。其中,个体的情与思直接受制于群体的情与思,受制于“集体无意识”、“民族精神气候”、“民族心理传统”。我国“民族心理传统”中有一种与自然万物和和相处的“和”的思想意识,它建立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之上。最高的“和”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潜在或显在的意识制约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艺术家和诗人也不例外。并且,诗人还是民族精神气质的最高代言者。当其身处艺术状态,往往会超越小我感受的一己性而以“集体人”身份传达民族心理深层的无意识积淀,于是他就成了集体无意识的代言与傀儡。因而,他的职责和任务就在于“倾听”。就中国来说,“天人合一”这一民族深层心理意识自然根深蒂固于每一位真正诗人心中,以一种显意识或潜意识的方式积淀下来,不断与诗人对话,并借诗人之口抛头露面。然而,“天人合一”的最高表演并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和”上,而是要通向无限之“道”境。通感最集中的特点就是由有限之“感”升腾到无限之“道”,从而完成自己“哲学品格”的中国式建构。

“通感可以得道”还可以用佛道两家的有关原理来验证。首先,对两家而言,通感是“参禅”、“观道”的一种方式与途径。为了达到“涅槃”、“悟道”的境界,必须对人的自然感官进行功能上的改造,打通五感,诸根互用。如此才能越过有限之域而到达“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无限之境;才能够“六根归心,九识无碍”,进入“天人合一”、“梵我一体”的生命体悟境界。其次,通感本身常被视为体道悟佛的高妙境界和一种直透本心的全息化整体经验。通感不仅是佛道两家修道悟佛的途径,它本身就是一种境界。这样,通感就不仅仅是方法论的概念,还是一种可以体验高妙圆通境界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概念。

“道”是中国哲学独有的话语范畴,是中国式的“存在”。通感能够得“道”其实诉说了通感的形而上诉求,一种通过非逻辑性心理经验与非语法性话语秩序展开的对于宇宙和世界本体的观照方式。虽然它所操演的一套话语并非哲学的认知性叙事话语,但这套话语的最终指向却与认知话语殊途同归,即试图达到对本体和“真实”的穿透,从而实现对人生和宇宙深层内涵的思考和把握。

(节选自《论文学通感的“哲”性向度》)

1.下列对“通感得‘道’”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A.通感得道是有着哲性品格的,如果把通感放到中国诗学的背景下可以清晰地体会出来。

B.通感可以把人们有限的感悟上升到无限的“道”上,体现出人们对事物的高层次理解。

C.通感得道可用佛道原理验证,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理解的境界,能够改造人的自然感官。

D.通感得道试图达到对宇宙万物和世界本体的认识,是一种非逻辑、非语法的表述方式。

2.下列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是比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更高级的包涵在民族心理中的复杂境界。

B.天人合一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制约,包括艺术家。

C.天人合一集中体现在诗人身上,各国诗人都能在集体无意识中成为代言人的。

D.天人合一实际上不是体现在“和”上,而是体现在通往“道”的无限之境上。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是表现情思的,是人们情思的表现载体,是一种感受和心理现象。

B.诗人是民族精神的代表,他们会时时超越小我感受民族心理深层意识。

C.通感本身是一种高境界,是佛道修道悟佛的途径,是佛道的高妙境界。

D.通感可以实现人们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层内涵的思考和把握,是认识论。

 

查看答案

为下列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又仿佛是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②油菜整块整块地铺在大地上

③油菜花在四周里舞动的时候

④那种芳香让人想到雅致,想到端庄,想到优美的舞姿

⑤仿佛江南女子晾晒的方巾

⑥就有股色彩的芳香浓浓地灌进了周庄

A.③⑤①⑥②④

B.③⑤⑥②④①

C.②⑤①③⑥④

D.②⑥③④⑤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尽管灾区各级财政都有困难,但各个部门还是积极筹措资金,采取发放补助等方式,提高干部群众的经济状况,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

B.我国最大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1号”开赴南海,担负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护渔护航,同时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C.“网络问政”制度的设立,不仅有利于政府随时接受舆论监督,提高行政效率,而且有助于民众更加便捷地参政议政,维护自身的权利。

D.上千名中国留学生在马德里市中心的西班牙广场举行游行集会,反对西藏分裂,抗议西方某些报刊、电视台和媒体歪曲报道西藏暴动事件。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九嶷山是一个瑶族聚居区,瑶族的瑶歌、长鼓舞,以及瑶家姑娘出嫁“坐歌堂”的婚俗,都是极富情致的活动,使人永志不忘。

B.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暇接,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C.“妈妈,打人是不对的,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你不能打人!”说话的那个小朋友语气极其郑重其事,应该是幼儿园老师教育他们时用的口气。

D.多数时间封闭训练,两场热身赛全不对外公开,就连队员接记者电话也战战兢兢:正在成都备战亚洲杯的女足成了神秘之师。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侪(jì)辈    恪(kè)守    粳(jīng)米   戛(jiá)然而止

B.傣(dǎi)族   龃龉(yǔ)    纨(wán)绔   波诡云谲(jǔ)

C.砧(zhēn)板  踟(chí)躇   鞭挞(tà)     潸(shān)然泪下

D.联袂(mèi)  菜畦(qí)    譬(pì)如     呶(nǔ)呶不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