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伯(bó)仲 逡(qūn)巡...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伯(bó)仲       逡(qūn)巡       喟(wèi)然        潦(lǎo)缩 

B.霰(sàn)雪      勖厉(xù)        砌(qiè)墙        贿赂(lù)

C.汾(fēn)州      矗(zhù)立       恣(cì)意         参(cēn)  差

D.渗(shèng)漏    沙汀(dīng)      扁舟(piān)       潜(qián)伏

 

C 【解析】A喟(kuì)B霰xiàn砌 qì  C汾fén 矗chù    恣zì   D渗shèn汀tīng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观赏,他们总是那么自傲、那么清高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迪。  

请全面理解材料,围绕“绽放”写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写成议论文。③不少于800字。④行文不得照抄材料。⑤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介绍,分别从四个方面概括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特点。(不超过20个字。)(4分)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首个以文字为“藏品”的国家级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展现殷商宫殿“四阿重屋”的建筑效果。它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等多项功能为一体。入藏文物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博物馆被誉为“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查看答案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请自选角度评价下面的一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60字。(5分)

南京交管首曝醉驾者

扬子晚报11月6日报道  从今天开始,南京正式通过媒体曝光醉酒驾车者,首批公布的名单共有106人,都是在7月份被警方查获并实施拘留的。交管部门介绍,曝光还将不定期发布。有人提出醉驾者拘留后还要被曝光是不是过于严厉一说,交管部门认为,曝光可以使醉驾者得到震撼,以后不敢再有类似行为,同时给其他司机以警示。被曝光者感到“很震惊”,认为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社会各界对此事反应不一,而交管则认为曝光不侵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美与同情

丰子恺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

画家,所见各人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

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所以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而在中国画家是很好的题材。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

故普通世间的价值与阶级,入了画中便全部撤销了。画家把自己的心移入于儿童的天真的姿态中而描写儿童,又同样地把自己的心移入乞丐的病苦的表情中而描写乞丐。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事手指的刻划,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即使他能描画,所描的至多仅抵一幅照相。画家须有这种深广的同情心,推而广之,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

艺术家的同情心,不但及于同类的人物而已,又普遍地及于一切生物、无生物;犬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灵魂而能泣能笑的活物了。诗人常常听见子规的啼血,秋虫的促织,看见桃花的笑东风,蝴蝶的送春归;用实用的头脑看来,这些都是诗人的疯话。其实我们倘能身入美的世界中,而推广其同情心,及于万物,就能切实地感到这些情景了。画家与诗人是同样的,不过画家注重其形式姿态的方面而已。我们画家描一个花瓶,必其心移入于花瓶中,自己化作花瓶,体得花瓶的力,方能表现花瓶的精神。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能与海波的曲线一同跳舞,方能描写海波。这正是“物我一体”的境涯,万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美儿童了。因为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doll)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见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换言之,即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销磨了。惟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这种人就是艺术家。

西洋艺术论者论艺术的心理,有“感情移入”之说。所谓感情移入,就是说我们对于美的自然或艺术品,能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于其中,没入于其中,与之共鸣共感,这时候就经验到美的滋味。我们又可知这种自我没入的行为,在儿童的生活中为最多。他们往往把兴趣深深地没入在游戏中,而忘却自身的饥寒与疲劳。《圣经》中说:“你们不像小孩子,便不得进入天国。”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而和平的世界。

1929年9月8日

1.文章第二段说:“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那么,画家所见是什么,“前三者”所见又是什么呢?(4分)

答:

 

 

2.为什么说,画家要画好一个花瓶,必“自己化作花瓶”呢?作者借此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5分)

答:

 

3.联系上下文,谈谈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圣经》中的话有哪些作用。(6分)

 

 

4.文中说: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结合你的学习体验,举例(最少三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6分)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填空。(每空1分)(8分)

(1)戏剧是舞台艺术,               是舞台表演的依据。

(2) 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8)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