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心理描写。(15分) “柳惠是本次联考语文成...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心理描写。(15分)

 “柳惠是本次联考语文成绩唯一上了120分的同学。”钟老师自豪地说。班上掌声一片,大家都对这位语文课代表投去羡慕的眼光。可柳惠心知这120分里多加了10分,面对此情此景,柳惠该怎么办呢?

要求:1、运用心理描写写出柳惠此时的内心感受。

  2、描写中必须运用比喻和烘托的手法。

 

开放性试题 【解析】符合情境,题干要求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对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

B.《家》中的主人公觉慧是高家的三少爷,在家庭的反封建斗争中,他总是站在最前列,勇猛而大胆。他反对大哥觉民的“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鼓励大哥“把幸福自己争过来”。

C.《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是个美丽而纯洁善良的吉普赛女郎,当青年诗人弗比斯误闯乞丐王国而要判死刑时,她为救这位诗人答应与他结为夫妻。

D.《大卫 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科波菲尔一生有两次婚姻。第一任妻子是“娃娃妻”阿格妮丝;第二任妻子是多拉,也是他最理想的伴侣。

E.大卫的是非观念和健全的人格是在姨婆的帮助下确立起来的,她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话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做人的箴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21分)         

韦杰三君

朱自清

韦杰三君是一个可爱的人;我第一回见他面时就这样想。这一天我正坐在房里,忽然有敲门的声音;进来的是一位温雅的少年。我问他“贵姓”的时候,他将他的姓名写在纸上给我看;说是苏甲荣先生介绍他来的。苏先生是我的同学,他的同乡,他说前一晚已来找过我了,我不在家;所以这回又特地来的。我们闲谈了一会,他说怕耽误我的时间,就告辞走了。是的,我们只谈了一会儿,而且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话;——我现在已全忘记——但我觉得已懂得他了,我相信他是一个可爱的人。

第二回来访,是在几天之后,那时新生甄别试验刚完,他的国文课是被分在钱子泉先生的班上。他来和我说,要转到我的班上。我和他说,钱先生的学问,是我素来佩服的;在他班上比在我班上一定好。而且已定的局面,因一个人而变动,也不大方便。他应了几声,也没有什么,就走了。有一回,在三院第一排屋的后门口遇见他,他微笑着向我点头;他本是捧了书及墨盒去上课的,这时却站住了向我说:“常想到先生那里,只是功课太忙了,总想去的。”我说:“你闲时可以到我这里谈谈。”我们就点首作别。我常是这样想:他是一个可爱的人。

钱先生有一日告诉我,说韦君总想转到我班上;钱先生又说:“他知道不能转时,也很安心的用功了,笔记做得很详细的。”我说,自然还是在钱先生班上好。以后这件事还谈起一两次。直到三月十九日早,有人误报了韦君的死信;钱先生站在我屋外的台阶上惋惜地说:“他寒假中来和我谈。我因他常是忧郁的样子,便问他为何这样;是为了我么?他说:‘不是,你先生很好的;我是因家境不宽,老是愁烦着。’他说他家里还有一个年老的父亲和未成年的弟弟;他说他弟弟因为家中无钱,已失学了。他又说他历年在外读书的钱,一小半是自己休了学去做教员弄来的,一大半是向人告贷来的。他又说,下半年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呢。”但他却不愿平白地受人家的钱;我们只看他给大学部学生会起草的请改奖金制为借贷与工读制的信,便知道他年纪虽轻,做人却有骨气的。

我最后见他,是在三月十八日早上,天安门下电车时。也照平常一样,微笑着向我点头。他的微笑显示他纯洁的心,告诉人,他愿意亲近一切;我是不会忘记的。所以我现在又想,他毕竟是一个可爱的人。

三月十八日晚上,我知道他已危险;第二早天上,听见他死了,叹息而已!但走去看学生会的布告时,知他还在人世,觉得被鼓励似的,忙着将这消息告诉别人。有不信的,我立刻举出学生会布告为证。我二十日进城,到协和医院想去看看他;但不知道医院的规则,去迟了一点钟,不得进去。我很怅惘地在门外徘徊了一会,试问门役道:“你知道清华学校有一个韦杰三,死了没有?”他的回答,我原也知道的,是“不知道”三字!那天傍晚回来;二十一日早上,便得着他死的信息—这回他真死了!他死在二十一日上午一时四十八分,就是二十日的夜里,我二十日若早去一点钟,还可见他一面呢。这真是十分遗憾的!二十三日同人及同学入城迎灵,我在城里十二点才见报,已赶不及了。下午回来,在校门外看见杠房里的人,知道柩已来了。我到古月堂一问,知道柩安放在旧礼堂里。我去的时候,正在重殓,韦君已穿好了殓衣在照相了。照相毕,入殓,我走到柩旁:韦君的脸已变了样子,我几乎不认识了!他的两颧骨突出,颊肉瘪下,掀唇露齿,那里还像我初见时的温雅呢?这必是他几日间的痛苦所致的。唉,我们可以想见了!我正在乱想,棺盖已经盖上;唉,韦君,这真是最后一面了!我们从此真无再见之期了!死生之理,我不能懂得,但不能再见是事实,韦君,我们失掉了你,更将从何处觅你呢?

韦君现在一个人睡在刚秉庙的一间破屋里,等着他迢迢千里的老父,天气又这样坏;韦君,你的魂也彷徨着吧!

1926年4月2日

(选自《朱自清散文》卷二,有删节)

[注]韦杰三,清华大学学生,在“三·一八惨案”中和刘和珍等人被段祺瑞反动政府杀害。

1.结合文意,请概括韦杰三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                                                                    

2.作者反复写 “韦杰三是一个可爱的人”,请分析该句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3.作者在第4、5两个自然段中不厌其烦地叙写表时间数字,请探究作者这样处理的目的。(5分)

答:                                                                 

4.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忘记与韦杰三初次见面时的谈话内容的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的韦杰三还不引人注目,另一方面是谈话的时间短。

B.本文叙述了作者与韦杰三相识、相交、相知以及韦杰三遇害的详细经过,表达了作者对韦杰三之死的深切哀悼之情。

C.本文虽然没有直接写“三·一八惨案”的经过,但文章的内容却鲜明地反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三·一八惨案”。

D.文章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的表达方式,既突出了人物形象,又使作者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发。

E.本文的语言虽然朴实自然,可是朴实的语言中却饱含着作者深沉而强烈的爱憎情感,这也使文章内容十分真切感人。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8分,每空1分)

(1)书生意气,               。(《沁园春 长沙》) 

(2)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3)女也不爽,               。(《氓》)

(4)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

(5)               ,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6)敬人者,               。(《人和》)

(7)               ,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

(8)子曰:“岁寒,               。”(《论语 子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释:这首诗写作者出使到蜀地,未能按期归家的感受。“后期”即延期、误期的意思。

(1)赏析首句“争”字的妙处。(2分)

(2)对于最后两句作者的感情倾向,有人认为是一种自嘲,有人认为是一种惆怅,你认为呢?请加以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何夔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也。夔幼丧父,与母兄居,以孝友称。袁术至寿春辟之夔不应,然遂为术所留。久之,术与桥蕤俱攻围蕲阳,蕲阳为太祖①固守。术以夔彼郡人,欲胁令说蕲阳。遂遁匿灊山②。

建安二年,夔将还乡里,度术必急追,乃间行得免,明年到本郡。顷之,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时有传袁术军乱者,太祖问夔曰:“君以为信不?”夔对曰:“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夫失道之主,亲戚叛之,而况于左右乎!以夔观之,其乱必矣。”迁长广太守。长广县人管承,徒众三千余家,为寇害。夔曰:“承等非生而乐乱也。今兵迫之急,彼恐夷灭,必并力战。不如徐喻以恩德,使容自悔,可不烦兵而定。”乃遣郡丞黄珍往,为陈成败,承等皆请服。牟平贼从钱,众亦数千,夔率郡兵与张辽共讨定之。东牟人王营,众三千余家,胁昌阳县为乱。夔遣吏王钦等,授以计略,使离散之。

是时太祖始制新科下州郡。夔以郡初立近以师旅之后不可卒绳以法,乃上言曰:“所领六县,疆域初定,加以饥馑,若一切齐以科禁,恐或有不从教者。有不从教者不得不诛,则非观民设教随时之意也。愚以为此郡宜依远域新邦之典,其民间小事,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正法,下以顺百姓之心。”太祖从其言。

入为丞相东曹掾。夔言于太祖曰:“夔闻以贤制爵,则民慎德;以庸制禄,则民兴功。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间使长幼顺叙无相逾越。显忠直之赏,明公实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在朝之臣,时受教与曹并选者,各任其责。上以观朝臣之节,下以塞争竞之源,如是则天下幸甚。”太祖称善。魏国既建,拜尚书仆射。文帝践阼,封成阳亭侯,邑三百户。疾病屡乞逊位文帝挽再三。薨,谥曰靖侯。子曾嗣,咸熙中为司徒。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二》,有删改)

注:①太祖:即魏太祖曹操。②灊山:灊,音qián。灊山,古地名,在今安徽霍山东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欲胁令说蕲阳          游说

B. 乃间行得免            赶时间

C. 不可卒绳以法          通“猝”,仓猝

D. 若一切齐以科禁        同等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3分)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以夔彼郡人                              蕲阳为太祖固守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乃间行得免                              其民间小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3.下列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术至/寿春辟之夔/不应      

B. 夔以郡初立/近以师旅之后不可/卒绳以法

C. 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间使长幼顺叙/无相逾越     

D. 疾病/屡乞逊位/文帝挽再三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夔为人很有气节,他曾拒绝袁术的征召,后来袁术又企图利用他攻克蕲阳,他就趁机逃到了灊山。

B.何夔治理郡县很有办法,可谓足智多谋,有时以柔克刚,有时武装攻克,有时使用离间计,各个击破。

C.何夔曾提出“上以观朝臣之节,下以塞争竞之源”,上思国家法律,下忧百姓实际,可见其治郡很有全局观。

D.何夔分析问题能从实际出发,太祖多次采纳他的建议。文帝继位后,对他很敬重。他死后,爵位由儿子何曾继承。

 

5.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3分)

译文:                                                                         

(2)不如徐喻以恩德,使容自悔,可不烦兵而定。(3分)

译文:                                                                        

(3)显忠直之赏,明公实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4分)

译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