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得到了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响应,大家趋之若鹜,踊跃报名。消息传到很多当年“老支边”耳中,他们不约而同地对该计划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对国家发展是功德无量的大事。当然,尽管今天西部的条件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大学生们也要有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思想准备。

A.趋之若鹜  B.不约而同  C.功德无量  D.同日而语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A(A.趋之若鹜:像野鸭子那样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此处感情色彩误用,不合语境。B.不约而同:事先没有商量而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却完全一致。C.功德无量:指功劳恩德非常大。D.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这三个词语都合乎语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枯槁/长篙    压轴/诅咒    哺育/果脯

B.叱咤/惊诧    沏茶/堆砌    忤逆/铁杵

C.内讧/拱手    泥淖/橹棹    粘贴/沾染

D.潜水/掮客    筵席/梦魇    囹圄/妩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神奇,最不可捉摸的,应该是未来的时间。没有人能确切地描绘它的形态,但可以感觉它步步紧逼的态势。也许,只有未来的时间是可以被设计,可以被规划的。因为,我们可以对时间即将赐予的机遇做一点准备,也就是对未来的生活做一点准备。

请以《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语句的形式,以海地太子港地震求援为内容,写一句话。

雨雪、冰冻,苍茫惨白的大地上,一望无际的长长的车队,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疲惫;

                                                                                    

 

查看答案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16个字。

本报北京电(赵蕴)比利时连环画大师乔治·雷米(笔名埃尔热)的经典巨著《丁丁历险记》系列出了新译本。1月9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举行新译本发布会,同时庆祝《丁丁历险记》诞生81周年。

2001年,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独家引进了《丁丁历险记》的中文译本,受到了广大丁丁迷的欢迎和追捧,对其英文译文和开本形式也有着热烈的争论和诚挚的建议。9年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法文原版图书为依据,携手法语专家、比利时文学研究学者王炳东教授完成新译本《丁丁历险记》。新译本基于法文原作,更加忠实于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语言风格,同时也修正了英文转译产生的错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

虫类与人类

⑴对于虫类来说,人类的社会只不过是一块新的殖民地。它们一直都在我们周围窥探等待进犯的机会。

⑵在过去的4亿年间,地球的统治者既不是恐龙,也不是哺乳类动物,而是这些虫类。这个蜿蜒爬行的群体,就以绝对数量占据了主导地位。后来,人类出现了,为了获得清洁与整饬,扫清了荒野,想创造一个不受虫类侵扰的安全世界。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安全过,因为它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今天,这些外来物种正在占领城市,杀人蜂正在不知不觉中向全球蔓延。当昆虫决定殖民人类社会的时候,我们显得如此无可奈何。昆虫对人类的种种反制手段无动于衷,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也确实没有足以制胜的杀手锏。

⑶我们被这些无孔不入的生物所包围,无法从生活中摆脱它们。向来以苛刻著称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也不得不接受那些无法避免的昆虫现象。每一桶番茄里至少有两条蛆,每100克番茄酱里有一条蛆或者30颗苍蝇卵。每100颗花椰菜里有60只蚜虫、齿虱和海石虫。每份通心粉里有225片各种虫类尸体。每听蘑菇里有20条完好的或肢解的大大小小的蛆。上菜的时候,你除了获得一份美食,还有270只完整不一的昆虫和23条蛆。

⑷有些生物一生下来,就对我们穷追不舍。在你我眼中美丽的躯体,在它们眼中只是一个充血的皮囊,装满了最有营养的液体。人体本身就包含多个生态系统,每套系统都有不同的定居者。我们的皮肤经过放大,就像月球表面的荒原。但表面这些汗毛却很适合居住,扁虱的头部天生就是要扣死在我们的表皮上。人类对这些生物的厌恶程度要取决于双方关系的疏密。在我们最隐私的地方,同样存在着特有的寄居者。

⑸目前地球上已知物种中的70%都属于虫类,想逃避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无法摆脱它们,也许该转而考虑研究它们,我们需要进入它们的头脑,换个视角看这个世界。现代科学已经能够实现这点,我们有机会了解到蟑螂的第二个大脑,监视黄蜂的感觉器官,破解蜘蛛的致命毒液,对于这些动物加深了解,很可能帮助我们化敌为友。但直到这项工作完成以前,我们的生活仍然要不断受到虫类的滋扰,而我们决不能低估这些生物的工作效率和毅力。

⑹在对抗昆虫的战争中,要追踪我们的敌人,科学家所面临的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超过一百万,但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每天都有新的品种出现,好像永无止境。单单是研究我们所谓的害虫,已经令学者们应接不暇。例如日本丽金鱼,每年要席卷1千万公顷农作物。至于棉籽象鼻虫,全美三分之一的杀虫剂就是为它而准备的,玉米穗虫每年都要造成至少5亿美元经济损失。真正最具威胁的入侵者是那些无所不在、无所不食的角色,它们就叫蟑螂。1997年全美仅用于蟑螂杀虫剂的开支就约为5亿美元,我们以为用毒药就可以战胜它们,显然我们低估了对手。

⑺蟑螂的反围剿让我们陷入了新的困境。我们以为杀虫剂能够百战不殆,不料它却成了对手的甜浆。我们自己想要更多的蜂蜜,却造就了新的梦魇。非洲野毒蜂和人工蜂杂交的结果是制造了不受人类控制的恶魔——杀人蜂。

⑻我们正在逐渐认识到人类世界的兴衰将会与虫类世界息息相关,这迫使我们改变与虫类相处的方式,与虫类之间建立的伙伴关系,似乎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全世界的技术机构,都开始学习掌握这种诱人的能量。

⑼原先步步逼迫的恶魔,有些就成为有益于人类的朋友。你看,蛆变成清理伤口的能手,黄蜂也因其超强的嗅觉而被用于协助检查癌症,原先剑拔弩张的恐怖氛围骤然消失了。在新墨西哥蜜蜂正在接受扫雷训练,即使是历史悠久的昆虫产品蜂蜜,也刚刚被发现能用于治服那些抗生素抗性病菌。在德国,人类与蜜蜂之间的关系,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研究人员正在利用微型雷达传送装置,试图掌握蜜蜂复杂的语言表达规律。还有一些地方,科学家甚至利用蜜蜂进行侦测、协助扫雷工作。

⑽也许要不了多久,蟑螂机器人就可以在厨房里帮助你清理蟑螂了。

(节选自《动物生存的智慧》,有删改)

1.第⑶段主要采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根据文章内容说明下面两个词语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语言特色。

①殖民地           ②似乎已经

3.人类已经和虫类建立了伙伴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与文中多处提到的人类对虫类的侵扰无可奈何,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