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形状相似大小有差异,都与细胞内能量转化有关
B.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 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而观察叶绿体一般不用染色
D. 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和叶绿体有四层磷脂双分子层
常用的分离细胞器和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生物科学方法是( )
A. 模型构建法 B. 荧光标记法
C. 同位素示踪法 D. 差速离心法
下列哪项叙述不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A. 有些蛋白质分子可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
B. 变形虫摄食过程中发生的变形运动
C. 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淀粉酶
D. 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
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质体与生物膜相比缺乏蛋白质,所以功能上也比细胞膜简单
B. 脂质体的分子形成的结构与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的结构大致相同
C. 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D. CO2、苯、葡萄糖、酒精都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脂质体的内部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
B. 膜蛋白都能移动使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有些膜蛋白使某些化学反应能在生物膜上进行
D.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下列关于细胞膜探索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电镜观察细胞膜,看到的是亮-暗-亮三层,其中暗的部分是蛋白质,亮的是磷脂
B. 提取人的红细胞中的脂质,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证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为两层
C.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发生流动,可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磷脂是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其中“磷酸”头是疏水的,“脂肪酸”尾是亲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