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在黑暗中培养12h,测量胚芽鞘向右的弯曲角度(如图1所示),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胚芽鞘的弯曲度
B. 胚芽鞘向右弯曲的主要原因是右侧细胞生长速率快于左侧
C. 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D. 在黑暗中培养的目的是防止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七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f>a=b=d=e>g>c B. a=f>d=e>b=g>c
C. c>a=f>d=e>b=g D. c>f=d>a=b>e=g
某种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的部分序列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
A. AGCT B. TTAAG C. AAGTTC D. AAGCTT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l04kJ/(m2·y)
C.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25%
D. 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某池塘底栖动物主要有软体动物类(铜锈环棱螺等)、寡毛类(苏氏尾鳃蚓等)、摇蚊类(羽摇蚊等)。科研人员研究了该池塘底栖动物能量流动过程,构建了下图所示模型。相关判断的错误是
A. 流经底栖动物的总能量是2119.5KJ/m2 .a-1
B. 底栖动物同化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
C. 图中“X”包含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D. 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下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用于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A
B. 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蚕粪便中的能量
C. 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用(A1+B1+C1+D1)/C
D. 蚕丝中所含的能量来自蚕中的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