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面的甲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图为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①为清水,②为0.3g/...

下面的甲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图为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①为清水,②为0.3g/mL的蔗糖溶液),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丙为液泡体积随时间变化坐标系。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乙图中的[  ]_______。它与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乙图细胞浸在一定浓度的KN0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若将乙图细胞浸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丙图上画出根毛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________________

(4)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Ⅰ.组装图甲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Ⅱ.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Ⅲ.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Ⅳ.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低温会降低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④原生质层 甲图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乙图中的④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KN03能进入植物细胞而蔗糖不能 等量同一浓度 漏斗内液面的变化 渗透 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低于1组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渗透作用发生必须具备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这两个条件。2、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由于载体蛋白的存在使得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3、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外界溶液浓度过大时,细胞一次性失水过多死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1)甲图中的③是半透膜,相当于乙图中的④原生质层。与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甲图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乙图中的④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蔗糖是二糖,分子较大,不能进入植物细胞,而KN03溶液中中存在K+、NO3-,这两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并吸水,细胞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根毛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如图所示:。 (4)实验步骤: Ⅱ 探究“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中,不同温度是自变量,跨膜运输的速率是因变量,其它因素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Ⅳ 根据实验步骤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环境温度,因变量是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可以用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表示。 根据实验步骤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渗透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② 若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低于1组,这说明低温会降低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如图处理,根据P1、P2、P3、P4中所含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2)图中DNA含量最多的结构位于____________,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____(用 S1〜S4、P1〜P4填写)。

(3)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P3的棒状结构,一般需要利用___________进行染色处理。

(4)若下图1为该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中a〜g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若用碱性染料对图1中的细胞进行染色,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图1中____________(填字母)被染成深色。

②如果图1细胞是该植物的根毛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时图2中哪些结构将肯定不能被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

如图甲表示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图乙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

(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可用图甲中___________表示。氧气分子从血浆转运到红细胞中可用图甲中___________表示。二者的区别是是否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内不同的生物膜所执行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其原因是图甲中___________(填字母)不同。

(3)图乙与图甲中的___________代表的方式一致。图乙中曲线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K+、葡萄糖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毒素影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⑥代表不同的细胞器)

(1)物质A是_____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_

(2)结构E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

(3)具有双层E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动、植物细胞都有,但是功能不同的是[    ]______________

(4)除了上述6种细胞器外,细胞内具有E结构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一个神经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能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

B. Na+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

C. 维持图中离子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

D. Cl-和K+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需要相同的载体蛋白

 

查看答案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若S1、S2各分别是不问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h>0),则S1的初始浓度小于S2的初始浓度

B. 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h>0),则平衡后S1浓度等于S2的浓度

C. 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h>0),则平衡后S1浓度大于S2的浓度

D. 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KN03溶液,则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h>0)且S1浓度等于S2的浓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