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一个神经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能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
B. Na+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
C. 维持图中离子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
D. Cl-和K+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需要相同的载体蛋白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若S1、S2各分别是不问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h>0),则S1的初始浓度小于S2的初始浓度
B. 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h>0),则平衡后S1浓度等于S2的浓度
C. 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h>0),则平衡后S1浓度大于S2的浓度
D. 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KN03溶液,则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h>0)且S1浓度等于S2的浓度
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下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 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30min后最可能出现的形状是
A. A B. B C. C D. D
研究人员分别对蓝藻和蛔虫进行各种分析、观察,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该研究人员对蓝藻和蛔虫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 核仁 | 光合色素 | 叶绿体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
蓝藻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蛔虫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A. 蓝藻 B. 蛔虫 C. 都正确 D. 都不正确
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 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 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 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二者均为双层膜的细胞器,均含有DNA分子
B. 二者均能合成部分蛋白质
C.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D. 光合作用均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均在线粒体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