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A、B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遗传及花瓣中色素合成的控制过程。植物的花色...

下图A、B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遗传及花瓣中色素合成的控制过程。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让图A中的F2蓝花植株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F2植株传粉前,将所有紫花雌株与蓝花雄株移栽到同一地块(每一雌株可接受任何雄株的花粉),单株收获种子,每株所有的种子(假定数目相等且足够多)单独种植在一起可获得一个株系。则在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________的株系只有紫花植株;有________的株系三种花色的植株都有,且紫花∶蓝花∶白花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F1相比,F2中a基因频率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仅通过图A中的杂交和自交,若白花植株更易被天敌捕食,此因素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种群b基因频率下降。

 

AAbb aaBB 蓝花:白花=8∶1 1/9 4/9 5∶5∶2 不变 不会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答此题,可迁移应用教材中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紫花、蓝花、白花的各种基因型及其比例,并应用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分析F2植株进一步杂交的实验结果。 (1)根据图A F2中紫花∶蓝花∶白花=9∶ 3 ∶4,可判断紫花为双显性个体,蓝花为单显性个体,F1为双杂合子,则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 aaBB。图A中的F2蓝花植株1/3为AAbb,2/3为Aabb,可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2/3Ab、1/3ab,自由交配的后代白花比例为(1/3)×(1/3)=1/9,则蓝花比例为1—1/9=8/9,蓝花∶白花=8∶1。 (2)F2紫花植株基因型包括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在F2植株传粉前将所有紫花雌株与蓝花雄株移栽到同一地块(每一雌株可接受任何雄株的花粉),在所有株系中,紫花植株AABB的后代一定为紫花,理论上有1/9的株系只有紫花植株;AaBb的后代三种花色的植株都有,紫花比例为[(1/3)×1+(2/3)×(3/4)] ×(1/2)=5/12,蓝花比例为[(1/3)×1+(2/3)×(3/4)] ×(1/2)=5/12,则白花比例为1—5/12—5/12=2/12,紫花∶蓝花∶白花的比例为5∶5∶2。 (3)由于没有选择作用,与F1相比,F2中a基因频率不变。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仅通过图A中的杂交和自交,若白花植株更易被天敌捕食,由于白花植株和紫花、蓝花植株中B、b的基因频率相等,此因素不会导致种群b基因频率下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这些色素吸收光能的两个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质量分数为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________。在强光下甲图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呼吸相比,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________部位。

(4)在图丙中,若每天光照8h,则平均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________klx时,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

 

查看答案

下图1、图2分别是某细胞结构局部示意图和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①~⑤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2)如果图1细胞为浆细胞,则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标号)。某科学家用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图l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3H2O,则3H2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 (填标号),3H2O中的3H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填基团)。

(3)图2甲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在一般情况下,若2号染色体上基因为A,则6号和3号染色体相应位置的基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①利用药物Ⅰ阻断Na通道;②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③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④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A. 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B. 甲—④,乙—②,丙—③,丁—①

C. 甲—③,乙—①,丙—④,丁—②

D. 甲—④,乙—①,丙—②,丁—③

 

查看答案

图甲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 基因A、W之间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Da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Da、dA、dA

D. 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了Dda的卵细胞,其原因只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传递抗原的过程(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特异性免疫

B. MHC-Ⅱ是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合成后,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

C. 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

D. MHC-Ⅱ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B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