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这些色素吸收光能的两个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质量分数为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________。在强光下甲图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呼吸相比,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________部位。
(4)在图丙中,若每天光照8h,则平均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________klx时,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
下图1、图2分别是某细胞结构局部示意图和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①~⑤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2)如果图1细胞为浆细胞,则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标号)。某科学家用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图l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3H2O,则3H2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 (填标号),3H2O中的3H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填基团)。
(3)图2甲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在一般情况下,若2号染色体上基因为A,则6号和3号染色体相应位置的基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①利用药物Ⅰ阻断Na+通道;②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③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④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A. 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B. 甲—④,乙—②,丙—③,丁—①
C. 甲—③,乙—①,丙—④,丁—②
D. 甲—④,乙—①,丙—②,丁—③
图甲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 基因A、W之间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Da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Da、dA、dA
D. 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了Dda的卵细胞,其原因只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
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传递抗原的过程(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特异性免疫
B. MHC-Ⅱ是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合成后,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
C. 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
D. MHC-Ⅱ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B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
下面是有关促胰液素发现的实验,有关促胰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入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静脉入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 ①组与③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神经,几组实验的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C.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调节
D. 上述实验说明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只有体液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