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甲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某细胞中的两对...

图甲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 基因A、W之间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Da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Da、dA、dA

D. 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了Dda的卵细胞,其原因只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

 

B 【解析】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A.图甲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着丝粒没有分裂,所以也含有2个染色体组。故不正确。 B.基因A、w 之间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因为它们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能独立遗传。故正确。 C.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Da 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da 、dA 、dA 而不是Da,故不正确。 D. 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了Dda 的卵细胞,其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①分裂产生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故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传递抗原的过程(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特异性免疫

B. MHC-Ⅱ是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合成后,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

C. 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

D. MHC-Ⅱ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B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

下面是有关促胰液素发现的实验,有关促胰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入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静脉入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 ①组与③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神经,几组实验的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C.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调节

D. 上述实验说明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只有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

图是高等动物雌性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A、B、C代表器官,a、b、d、e代表物质,①和②代表过程。据图判断合理的是

A. 雌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后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

B. 图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B处

C. 血液中雌性激素含量通过神经调节维持相对稳定

D. 该雌性激素通过调节DNA的复制过程调节代谢过程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操作或结论是(    )

A. 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用3H标记的核苷酸,一段时间后,可依次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检测到放射性

B. 小白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

C. 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O2中氧的来源实验中,可用18O同时标记H2O和CO2作为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原料

D. 15N标记精原细胞的DNA双链,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50%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 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 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